橡胶表面处理剂及制备方法和橡胶表面处理工艺技术

技术编号:296609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胶表面处理剂,其包含:主体溶剂,100质量份;凝固剂,3‑20质量份;功能助剂A,1‑15质量份;功能助剂B,0.1‑5质量份;主体溶剂为下述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正庚烷,环庚烷,C11~C33链状烷烃,C11~C33环状烷烃,带有羟基、酯基、羰基、羧基任一种或几种官能团的C11~C33链状烷烃,带有羟基、酯基、羰基、羧基任一种或几种官能团的C11~C33环状烷烃;功能助剂A为醚类、酯类、醇类及酮类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功能助剂B为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苯乙烯橡胶、氯乙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基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氯丁橡胶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该表面处理剂可对橡胶表面实现高效的增加摩擦系数的处理,具有安全和环保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橡胶表面处理剂及制备方法和橡胶表面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劳保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橡胶表面处理剂及制备方法和橡胶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在制备橡胶手套时,通常要为了增加橡胶手套表面的摩擦系数,以提高使用手套的抓握性能或者为了增加美观度,需要开发表面有纹路的橡胶手套。目前常用方法包括物理/模具压花法、化学腐蚀法、涂覆法及有机溶剂浸渍法等。模具法是让手套表面产生需要的纹路。这种方法能够得到一定的纹路,但是纹路相对比较单一,如果需要不同纹路时,则需要开不同的模具,不方便且成本高,且通常模具法得到的橡胶手套的摩擦系数也不高。化学腐蚀法是利用有腐蚀作用的酸或是碱,在橡胶表面进行腐蚀,以形成粗糙表面;但这种方法容易对橡胶产生破坏、很难精确控制腐蚀的程度、避免对不需要腐蚀深层的橡胶产生破坏,同时使用酸碱都是强酸或强碱,危险性较大,污染性也很强,容易对人产生伤害。涂覆法是在制成的橡胶手套表面额外涂覆一层树脂或橡胶等,在其表面产生一定摩擦力。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缺点:橡胶和涂覆物容易产生粘接不牢、涂覆层脱落失效等问题。此外,涂覆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组分:/n主体溶剂,100质量份;凝固剂,3-20质量份;功能助剂A,1-15质量份;功能助剂B,0.1-5质量份;/n所述主体溶剂为常温液态有机物,选择为以下有机溶剂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正庚烷,环庚烷,C11~C33链状烷烃,C11~C33环状烷烃,带有羟基、酯基、羰基、羧基任一种或几种官能团的C11~C33链状烷烃,带有羟基、酯基、羰基、羧基任一种或几种官能团的C11~C33环状烷烃;/n所述功能助剂A为选自醚类、酯类、醇类及酮类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功能助剂B为选自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苯乙烯橡胶、氯乙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组分:
主体溶剂,100质量份;凝固剂,3-20质量份;功能助剂A,1-15质量份;功能助剂B,0.1-5质量份;
所述主体溶剂为常温液态有机物,选择为以下有机溶剂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正庚烷,环庚烷,C11~C33链状烷烃,C11~C33环状烷烃,带有羟基、酯基、羰基、羧基任一种或几种官能团的C11~C33链状烷烃,带有羟基、酯基、羰基、羧基任一种或几种官能团的C11~C33环状烷烃;
所述功能助剂A为选自醚类、酯类、醇类及酮类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功能助剂B为选自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苯乙烯橡胶、氯乙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基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氯丁橡胶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固剂为有机酸、无机酸、有机碱、无机碱、一价可溶性金属盐、二价可溶性金属盐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一种橡胶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备料
准备100质量份主体溶剂,3-20质量份凝固剂,1-15质量份功能助剂A,0.1-5质量份功能助剂B;
所述主体溶剂为以下有机溶剂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正庚烷,环庚烷,C11~C33链状烷烃,C11~C33环状烷烃,带有羟基、酯基、羰基、羧基任一种或几种官能团的C11~C33链状烷烃,带有羟基、酯基、羰基、羧基任一种或几种官能团的C11~C33环状烷烃;
所述功能助剂A为选自醚类、酯类、醇类及酮类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功能助剂B为选自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台宝泉孙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