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593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该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包括:第一过滤部、第二过滤部以及手动高压泵;手动高压泵与第二过滤部连通,用于将水输入第二过滤部内以被过滤;以及第一过滤部与手动高压泵连接,用于过滤待输入到手动高压泵中的水。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结构紧凑、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且产水安全可靠,进而满足海上遇险、野外或濒海区域无法获取饮用水时的制水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人们越来越关注饮水健康问题的同时,市场也出现了较多居家使用以及室内场所使用的净水装置,其能较好地满足人们日常对健康饮水的需求。但在长时间的野外活动,如勘测、探险、野营中,淡水资源作为重要的生存物资,但通常无法大量携带。由于存在水源受到自然灾害、水体污染、细菌病菌滋生的可能,就地取水饮用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例如,近年来人们海上活动增多,海上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频率不断增高,当小型渔船或个人处于海岛、地震、飞机失事等突发状况时,如果无法及时获取干净的淡水将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在航海、航空、救生阀艇、野外生存时会配备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对满足海上遇险或濒海区域紧急状况下的个人安全饮水需求,提高野外生存与遇险自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包括形成膜法(反渗透技术)和热法(多级闪蒸、多效蒸发)两种主流技术,并逐渐发展出正渗透、膜蒸馏等新技术。对于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来说,除应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携带方便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具有水源适应性广、水处理能力强、抗腐蚀性强、无需外部能源供应的特点。但现有技术中,热法海水淡化设备体积较大,正渗透、膜蒸馏等新技术尚不成熟。因此,本专利技术需要提供一种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过滤部、第二过滤部以及手动高压泵;所述手动高压泵与所述第二过滤部连通,用于将水输入所述第二过滤部内以被过滤;以及所述第一过滤部与所述手动高压泵连接,用于过滤输入到所述手动高压泵中的水。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部包括:第二过滤部主体,所述第二过滤部主体内形成有第二腔室;第二过滤膜组件,所述第二过滤膜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净水口,所述净水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滤膜组件过滤后产生的净水排出;以及污水口,所述污水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滤膜组件过滤后产生的废水排出。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部主体的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安装件,用于打开及封闭所述第二过滤部主体的上端部;以及所述净水口和所述污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膜组件包括多层过滤膜且呈筒状。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部包括:第一过滤部本体,所述第一过滤部本体上形成有多个过滤孔;以及第一过滤膜组件,所述第一过滤膜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部本体内,用于过滤由所述过滤孔进入的水,所述第一过滤膜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手动高压泵连通。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主体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安装件,用于打开及封闭所述第一过滤部主体的上端部;以及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膜组件连通,所述排水口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手动高压泵连通。在实施例中,所述手动高压泵的手柄的长度可调。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结构紧凑、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且产水安全可靠的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进而满足海上遇险、野外或濒海区域无法获取饮用水时的制水需求。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过滤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过滤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手动高压泵下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手动高压泵上提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专利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专利技术。显然,本专利技术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
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10,包括:第二过滤部11、第一过滤部13以及手动高压泵12等。其中,手动高压泵12与所述第二过滤部11连通,用于将水输入所述第二过滤部11内以被过滤。第一过滤部13与所述手动高压泵12连接,用于过滤输入到所述手动高压泵12中的水。第二过滤部11可以包括:第二过滤部主体113,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主体内形成有第二腔室111;第二过滤膜组件112,所述第二过滤膜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11内;净水口114,所述净水口114与所述第二过滤膜组件112中心管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滤膜组件112过滤后产生的净水排出;以及污水口115,所述污水口115与所述第二腔室111相通,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滤膜组件112过滤后产生的废水排出。所述第二过滤部11的主体113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安装件116,用于打开及封闭所述第二过滤部主体113的上端部;以及所述净水口114和所述污水口115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件116上。所述第二过滤膜组件112可以包括多层过滤膜且呈筒状。例如,第二过滤膜组件112可以为反渗透膜组件。反渗透膜组件的膜壳采用双相钢,保证膜壳具有较强的抗腐蚀及耐压能力。在低温、高盐等特殊情况下,反渗透膜组的进水压力需要有较大提升以保证产水量,此时膜壳材料选用钛合金材质,以提升其抗压能力,满足特殊情况下的使用要求。反渗透膜组(第二过滤膜组件112)选用抗污染型膜元件,并将其设计为模块件。膜壳设有旋转式第二安装件116,膜元件与膜壳的连接采用快插接头形式,更换膜元件时只需旋开第二安装件116,将新的膜元件插入拧紧即可,更换简单,省却了设置膜清洗系统的复杂管路以及清洗药剂携带、配制等操作。所述第一过滤部13包括:第一过滤部本体131,所述第一过滤部本体131上形成有多个过滤孔132;第一过滤膜组件133,所述第一过滤膜组件133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部本体131内,用于过滤由所述过滤孔132进入的水,所述第一过滤膜组件133通过管道与所述手动高压泵12连通。使用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滤部、第二过滤部以及手动高压泵;/n所述第一过滤部与所述手动高压泵连接,用于过滤待输入到所述手动高压泵中的水;以及/n所述手动高压泵与所述第二过滤部连通,用于将水输入所述第二过滤部内以被过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滤部、第二过滤部以及手动高压泵;
所述第一过滤部与所述手动高压泵连接,用于过滤待输入到所述手动高压泵中的水;以及
所述手动高压泵与所述第二过滤部连通,用于将水输入所述第二过滤部内以被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部包括:
第二过滤部主体,所述第二过滤部主体内形成有第二腔室;
第二过滤膜组件,所述第二过滤膜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净水口,所述净水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滤膜组件过滤后产生的净水排出;以及
污水口,所述污水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滤膜组件过滤后产生的废水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部主体的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安装件,用于打开及封闭所述第二过滤部主体的上端部;以及
所述净水口和所述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树辉黄建伟林骏曹宇杰韩世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