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增光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油箱盖及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75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油箱盖及油箱,包括摩托车主体,所述摩托车主体的内部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油箱,所述摩托车主体的内表面两侧靠近加油箱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坐垫,所述固定板与加油箱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后端活动连接有拉伸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拉伸机构,使用者可通过翻动坐垫带动滑板进行滑动,从而使注油口自动关闭和开启,简化了操作过程,便于操作者进行操作,同时避免了操作者手部与油箱盖发生接触,由于油箱盖的外表面沾染油污,使得操作者手部受到污染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油箱盖及油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箱
,具体为一种智能油箱盖及油箱。
技术介绍
摩托车是由汽油机驱动,通过把手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机动车,由于其结构小巧,轻便灵活,行驶速度,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方面,摩托车油箱是摩托车上储存汽油的地方,要求油箱内部防锈性能好,清洁无污物,油箱盖是机动车辆上油料箱口的封闭装置,可防止汽油从注油口漏出。现有专利(申请号:CN201110135531.8)一种摩托车及其油箱盖,属于摩托车油箱
,摩托车及其油箱盖包括外盖,上端镶嵌在所述外盖内的内盖及置于所述内盖内,且上端位于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之间的衬套,所述内盖底部设有与油箱相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外盖上设有用于与燃油蒸发控制组件连接的燃油蒸发管接头,该燃油蒸发管接头与所述衬套的内腔相通。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技术中摩托车油箱分为外置式与内置式,对于内置式油箱而言,在加油时,一般通过翻转坐垫,使油箱及油箱盖暴露在外,然后拧开油箱盖使注油口打开,再通过注油口箱加油箱内加油,这种加油方式操作繁杂,且由于油箱盖的外表面沾染油污,会使得操作者的手部受到污染,从而为操作者带来不便。2.为防止车辆行驶在颠簸路面时,油料从注油口泄漏出,造成污染和浪费的情况发生,现有技术对油箱盖的密封要求较高,但随着油料的消耗,加油箱内的气压会逐渐降低,从而影响加油箱的正常给油,现有加油箱上一般通过设置气压平衡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但现有技术中的这一类装置要么结构复杂,要么防溢油效果不好,难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为此,提出一种智能油箱盖及油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油箱盖及油箱,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拉伸机构,使用者可通过翻动坐垫带动滑板进行滑动,从而使注油口自动关闭和开启,简化了操作过程,便于操作者进行操作,同时避免了操作者手部与油箱盖发生接触,由于油箱盖的外表面沾染油污,使得操作者手部受到污染的情况发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油箱盖及油箱,包括摩托车主体,所述摩托车主体的内部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油箱,所述摩托车主体的内表面两侧靠近加油箱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坐垫,所述固定板与加油箱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后端活动连接有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拉杆、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转杆,其中靠近下端的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外表面与滑板活动连接,靠近上端的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外表面与坐垫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外表面与坐垫活动连接,所述加油箱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开设有注油口,所述固定板的内部与注油口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口,所述摩托车主体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活动连接有固定机构。工作时,由于现有技术中摩托车油箱分为外置式与内置式,对于内置式油箱而言,在加油时,一般通过翻转坐垫,使油箱及油箱盖暴露在外,然后拧开油箱盖使注油口打开,再通过注油口箱加油箱内加油,这种加油方式操作繁杂,且由于油箱盖的外表面沾染油污,会使得操作者的手部受到污染,从而为操作者带来不便,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拉伸机构,加油时,操作者向上翻动坐垫,带动拉杆发生移动,拉杆带动滑板向后移动,使滑板与注油口相互分离,从而使注油口打开,再通过注油口向加油箱内加油即可,加完油后,操作者向下翻动坐垫,使移动杆带动滑板滑动至与注油口位置对应,从而使注油口关闭,通过翻动坐垫带动滑板进行滑动,从而使注油口自动关闭和开启,简化了操作过程,同时避免了操作者手部与油箱盖发生接触,以防止操作者手部受到污染的情况发生,便于操作者进行操作。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旋钮、连接杆、卡杆、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扭簧与第一活动槽,所述旋钮活动连接于摩托车主体的一侧外表面靠近滑板下端的位置,所述旋钮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旋钮的一侧贯穿摩托车主体并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滑板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卡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摩托车主体的内表面一侧靠近第一凹槽下端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卡杆与第一凹槽相互卡合,所述卡杆与第二凹槽相互匹配,所述连接杆的环形外表面套接有扭簧,所述摩托车主体的内部靠近扭簧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扭簧一侧与第一活动槽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侧与旋钮固定连接。工作时,由于加油时坐垫需保持向上翻起的状态,而滑板滑动连接于固定板与加油箱之间,缺乏固定机构,从而容易导致滑板由于受到坐垫对其产生的压力发生滑动,使坐垫向下翻转,使得滑板与加油设备相互接触,造成操作不便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当坐垫向上翻起时,拉杆带动滑板滑动至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互对应,卡杆在扭簧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并与第一凹槽相互卡合,从而对滑板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加完油后,通过转动旋钮,使得连接杆与卡杆发生转动,使卡杆收纳进第二凹槽内,卡杆与第一凹槽相互分离,在向下翻动坐垫使注油口关闭,通过卡杆与第一凹槽相互卡合对滑板进行固定,以防止由于滑板滑动连接于固定板与加油箱之间,缺乏固定机构,从而容易导致滑板由于受到坐垫对其产生的压力发生滑动,使坐垫向下翻转,使得滑板与加油设备相互接触,造成操作不便的情况发生。优选的,所述旋钮的环形外表面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摩托车主体的内部靠近卡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一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凸杆,所述凸杆远离旋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凸杆的一侧与第一移动槽固定连接,所述凸杆的环形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远离凸杆的一侧贯穿摩托车主体并延伸至摩托车主体的外部,所述摩托车主体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凸块的位置开设有通槽。工作时,由于卡杆容易受压发生自转,导致扭簧发生形变,从而使卡杆与第一凹槽相互分离,使得滑板发生滑动,影响固定机构的固定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凸杆,通过凸杆与卡槽相互卡合,从而对旋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凸块,需要转动旋钮时,拉动凸块使凸块沿着通槽进行移动,凸块与卡槽相互分离,对旋钮进行转动即可,通过凸杆与卡槽相互卡合对凸杆旋钮进行固定,以防止卡杆受压发生自转,导致扭簧发生形变,从而使卡杆与第一凹槽相互分离,使得滑板发生滑动,影响固定机构的固定效果的情况发生。优选的,所述滑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包括第二移动槽、泄压板、第二弹簧、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气缸与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二移动槽开设于滑板靠近注油口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二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泄压板,所述泄压板远离注油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泄压板的一侧与第二移动槽固定连接,所述泄压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滑板的内部靠近第一通孔上下两端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板的内部靠近注油口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气缸,所述加油箱的内表面顶端靠近注油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油箱,包括摩托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主体(1)的内部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油箱(11),所述摩托车主体(1)的内表面两侧靠近加油箱(11)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两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坐垫(14),所述固定板(12)与加油箱(11)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15),所述滑板(15)的后端活动连接有拉伸机构(2);/n所述拉伸机构(2)包括拉杆(21)、第一转杆(22)与第二转杆(23),所述拉杆(21)的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转杆(22),其中靠近下端的所述第一转杆(22)的两端外表面与滑板(15)活动连接,靠近上端的所述第一转杆(22)的两端外表面与坐垫(14)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13)的两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23),所述第二转杆(23)的两端外表面与坐垫(14)活动连接,所述加油箱(1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开设有注油口(16),所述固定板(12)的内部与注油口(16)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口,所述摩托车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活动连接有固定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油箱,包括摩托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主体(1)的内部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油箱(11),所述摩托车主体(1)的内表面两侧靠近加油箱(11)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两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坐垫(14),所述固定板(12)与加油箱(11)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15),所述滑板(15)的后端活动连接有拉伸机构(2);
所述拉伸机构(2)包括拉杆(21)、第一转杆(22)与第二转杆(23),所述拉杆(21)的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转杆(22),其中靠近下端的所述第一转杆(22)的两端外表面与滑板(15)活动连接,靠近上端的所述第一转杆(22)的两端外表面与坐垫(14)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13)的两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23),所述第二转杆(23)的两端外表面与坐垫(14)活动连接,所述加油箱(1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开设有注油口(16),所述固定板(12)的内部与注油口(16)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口,所述摩托车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活动连接有固定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旋钮(31)、连接杆(32)、卡杆(33)、第一凹槽(34)、第二凹槽(35)、扭簧(36)与第一活动槽(37),所述旋钮(31)活动连接于摩托车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滑板(15)下端的位置,所述旋钮(31)靠近固定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远离旋钮(31)的一侧贯穿摩托车主体(1)并固定连接有卡杆(33),所述滑板(15)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卡杆(33)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凹槽(34),所述摩托车主体(1)的内表面一侧靠近第一凹槽(34)下端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35),所述卡杆(33)与第一凹槽(34)相互卡合,所述卡杆(33)与第二凹槽(35)相互匹配,所述连接杆(32)的环形外表面套接有扭簧(36),所述摩托车主体(1)的内部靠近扭簧(36)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活动槽(37),所述扭簧(36)一侧与第一活动槽(37)固定连接,所述扭簧(36)的另一侧与旋钮(3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31)的环形外表面一侧开设有卡槽(38),所述摩托车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增光张凡
申请(专利权)人:孙增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