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混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63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形混料机构,包括下料单元、混料单元和输送单元,所述下料单元包括下料管道,所述下料管道和混料单元的进出料口可拆卸连接,所述输送单元和混料单元的进出料口可拆卸连接。通过在料罐内设置多个搅拌叶片,且搅拌叶片均匀布置在料罐内侧,可以使料罐内部物料混合更均匀,混批机的进出料口分别与下料单元的进料口和输送单元的上料管道可拆卸连接,物料运送均通过管道连接,无需人工或机器运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混料快、产量高、混料均匀的特点,混料结束后,也方便了物料的转移,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形混料机构
本技术属于物料混合
,具体涉及一种球形混料机构。
技术介绍
现代工业中,不同种的物料在加工完成后,需要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以便得到均匀的混合物,不同种物料通常是通过人工搬运或者运料车运转至混料机进行混料,传统混料机通过设置搅拌叶片,搅拌叶片旋转带动料罐内物料混合,料罐通常被设计成不同的外形,料罐内死角处容易藏有残存物料,并且混料速度慢,混料不均匀,达不到混料的效果,并且搬运物料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物料混合不均匀、混料速度慢、且物料混合后运转效率低下,从而提供一种球形混料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球形混料机构,包括下料单元、混料单元和输送单元,所述下料单元包括下料管道,所述下料管道和混料单元的进出料口可拆卸连接,所述输送单元和混料单元的进出料口可拆卸连接,下料单元通过下料管道把物料传输给混料单元,混料单元将不同的物料混合后,输送单元把物料输送至下一工作场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料单元为混批机,包括料罐、支撑柱和驱动装置,所述料罐设置在两个支撑柱之间,驱动装置与料罐传动连接并带动料罐在支撑柱之间转动;所述料罐设有进出料口,且所述料罐内部设有至少两个搅拌叶片,通过设置两个以上的搅拌叶片,多个搅拌叶片可以均匀排列在料罐内部两侧,可以使混料混合更均匀,搅拌叶片均匀排列,还便于清扫。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罐为球形料罐,料罐设置为球形,球形的料罐没有棱角,减小了物料在料罐内堆积的风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罐设有两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分别设置铰接在支撑柱上并绕铰接处转动,支撑臂可以安装在球形料罐外侧,两个支撑臂呈一条直线,从动轮安装在支撑臂上。驱动装置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可以为齿轮,那么传动件相应为链条;主动轮也可以为皮带轮,传动件则为皮带,驱动装置的主动轮转动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安装在支撑臂上,从动轮带动支撑臂转动,支撑臂带动料罐转动。支撑柱上可以设有凹槽,支撑臂安装在凹槽内并在凹槽内转动,在支撑柱顶端设有凹槽,支撑臂正好安装在凹槽内,通过设置凹槽可以避免支撑臂脱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上料机、料仓和上料管道,所述上料管道和进出料口可拆卸连接,上料管道出料口和上料机的进料口连通,上料机的出料口位于料仓的上部,上料机把物料从上料管道抽至上料机的进料口,物料从进料口下落至料仓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罐的进出料口设有横向管道,横向管道和上料管道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料罐转动混料时,上料管道不会影响料罐工作。物料混合完成后,可以通过横向管道和上料管道连接,通过真空上料机,把料罐内的物料运走,移送至料仓内,无需人工运转,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机为真空上料机,真空上料机适合用于输送粉体和颗粒的物料,真空上料机产生的高真空,使被输送的物料杜绝了分层现象,真空上料机具有输送效率高、输送距离远的特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管道上部设有辅助下料的锥形下料口,通过设置锥形下料口,锥形下料口大,方便下料;下料管道下部管道可以设置为活动管道,下料管道和球形混批机可拆卸连接,拆卸更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单元设有检修平台,设置有检修平台,方便了对设备故障的维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料罐内设置多个搅拌叶片,且搅拌叶片均匀布置在料罐内部两侧,可以使料罐内部物料混合更均匀,也方便了清扫;在支撑柱顶端设有凹槽,支撑臂安装在凹槽内,通过设置凹槽可以避免支撑臂脱落;混批机的进出料口分别与下料单元的进料口和输送单元的上料管道可拆卸连接,物料运送均通过管道连接,无需人工或机器运转;本技术具有混料快、产量高、混料均匀的特点,混料结束后,也方便了物料的转移,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球形混料机构主视图;图2为球形料罐主视图;图3为球形料罐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球形混料机构,包括下料单元、混料单元和输送单元,所述下料单元包括下料管道,所述下料管道和混料单元的进出料口可拆卸连接,所述输送单元和混料单元的进出料口可拆卸连接,物料通过下料单元的下料管道运送至混料单元,混料单元对物料进行混合后,由输送单元的上料管道11运送至料仓7内储存。所述下料单元包括下料管道,下料管道包括上部管道、中部管道和下部管道,上部管道设有辅助下料的锥形下料口10,通过设置锥形下料口10,锥形下料口大,方便了下料,上部管道可以设置在上一层平台12上,装运物料时更为方便;中部管道分别与上部管道和下部管道连接;下部管道可以设置为柔性管道,下部管道处可以设有检修平台8,可以在检修平台8上拆装下料管道和混料单元的进料口,通过设置检修平台8,也方便了设备的维修。如图2、图3所示,所述混料单元为混批机,包括料罐1、支撑柱2和驱动装置,所述料罐1为球形料罐,所述料罐1设置在两个支撑柱2之间,驱动装置与料罐1传动连接并带动料罐1在支撑柱2之间转动;所述料罐1设有进出料口5,且所述料罐1内部设有至少两个搅拌叶片3。所述料罐1设置为球形,球形没有棱角,球形料罐1可以使料罐内的物料混合的更均匀,且不容易有残存物料;通过设置两个以上的搅拌叶片3,多个搅拌叶片3可以均匀排列在料罐1内部两侧,可以使混料混合更均匀,搅拌叶片3均匀排列,还能便于清扫。驱动装置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可以为齿轮,那么传动件相应为链条;主动轮也可以为皮带轮,传动件则为皮带,驱动装置的主动轮转动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安装在支撑臂上,从动轮带动支撑臂转动,支撑臂带动料罐1转动。所述料罐1设有两个支撑臂4,所述支撑臂4分别设置铰接在支撑柱2上并绕铰接处转动。支撑臂可以安装在球形料罐外侧,两个支撑臂呈一条直线,从动轮安装在一边的支撑臂4上。支撑柱2上可以设有凹槽,支撑臂4安装在凹槽内并在凹槽内转动,在支撑柱2顶端设有凹槽,支撑臂4正好安装在凹槽内,通过设置凹槽可以避免支撑臂4脱落。所述料罐1的进出料口设有横向管道6,横向管道6和上料管道11可拆卸连接。横向管道6和上料管道11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形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单元、混料单元和输送单元,所述下料单元包括下料管道,所述下料管道和混料单元的进出料口可拆卸连接,所述输送单元和混料单元的进出料口可拆卸连接;所述混料单元为混批机,包括料罐(1)、支撑柱(2)和驱动装置,所述料罐(1)设置在两个支撑柱(2)之间,驱动装置与料罐(1)传动连接并带动料罐(1)在支撑柱(2)之间转动;所述料罐(1)设有进出料口(5),且所述料罐(1)内部设有至少两个搅拌叶片(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形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单元、混料单元和输送单元,所述下料单元包括下料管道,所述下料管道和混料单元的进出料口可拆卸连接,所述输送单元和混料单元的进出料口可拆卸连接;所述混料单元为混批机,包括料罐(1)、支撑柱(2)和驱动装置,所述料罐(1)设置在两个支撑柱(2)之间,驱动装置与料罐(1)传动连接并带动料罐(1)在支撑柱(2)之间转动;所述料罐(1)设有进出料口(5),且所述料罐(1)内部设有至少两个搅拌叶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罐(1)为球形料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球形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罐(1)设有两个支撑臂(4),所述支撑臂(4)分别设置铰接在支撑柱(2)上并绕铰接处转动。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新星梁奇星刘小钢刘耀丽张宁巴亚丽杨丽莎刘亚龙黄文隆高彦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亿川复合新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