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用分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5515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垃圾处理用分类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接有进料斗和排水管,箱体的右侧壁上固接有排料管,箱体的内腔侧壁固接有支撑滑环,支撑滑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组呈阵列状分布的支撑滑块,多组支撑滑块之间固接有滤网筒,滤网筒的外侧壁下部固接有转料管,滤网筒的底部固接有转筒,转筒的内侧壁上固接有密封滑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电机转动,多组齿轮相配合,滤网筒对垃圾进行干湿分离,提高工作效率,省时省力;通过两组从齿轮相对称,且均与主齿轮啮合,使搅拌叶片在滤网筒内对垃圾进行搅拌,提高干湿分离精度,提高分离充分度,便于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处理用分类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为一种垃圾处理用分类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多数的城市都在研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鼓励资源回收。垃圾分类是实现减量、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能不能做到垃圾分类,直接反映一个人,乃至一座城市的生态素养和文明程度。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有时需要对垃圾进行干湿分离。目前大多数垃圾干湿分离均为自然渗干,不仅费力费力,工作效率低,且干湿分离程度低,分离充分性差。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垃圾处理用分类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处理用分类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接有进料斗(2)和排水管(3),所述箱体(1)的右侧壁上固接有排料管(4),所述箱体(1)的内腔侧壁固接有支撑滑环(5),所述支撑滑环(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组呈阵列状分布的支撑滑块(6),多组所述支撑滑块(6)之间固接有滤网筒(7),所述滤网筒(7)的外侧壁下部固接有转料管(8),所述滤网筒(7)的底部固接有转筒(9),所述转筒(9)的内侧壁上固接有密封滑环(10),所述密封滑环(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滑板(11),所述密封滑板(11)上固接有转柱(12),所述转柱(12)贯穿所述转筒(9),所述转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处理用分类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接有进料斗(2)和排水管(3),所述箱体(1)的右侧壁上固接有排料管(4),所述箱体(1)的内腔侧壁固接有支撑滑环(5),所述支撑滑环(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组呈阵列状分布的支撑滑块(6),多组所述支撑滑块(6)之间固接有滤网筒(7),所述滤网筒(7)的外侧壁下部固接有转料管(8),所述滤网筒(7)的底部固接有转筒(9),所述转筒(9)的内侧壁上固接有密封滑环(10),所述密封滑环(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滑板(11),所述密封滑板(11)上固接有转柱(12),所述转柱(12)贯穿所述转筒(9),所述转柱(12)的底部通过轴承与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柱(12)的外侧壁上与所述转筒(9)的外侧壁上均固接有从齿轮(13),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部安装设置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右侧动力输出端固接有转杆(15),所述转杆(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武许亚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闽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