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俊霞专利>正文

三维肿瘤热消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24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8
三维肿瘤热消融仪。它主要是通过加热装置对肿瘤加热,同时用测温针监测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温度变化,用控制仪来控制加热温度,并同时监测正常组织的温度值,在灭活肿瘤的同时,不损伤正常组织,进行肿瘤治疗的仪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肿瘤热消融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实体肿瘤进行治疗机器及其实施方法。该仪器适用于良性和恶性固态肿瘤的治疗。
技术介绍
当前影响肿瘤热疗效果的各种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是加热技术,理想的加热要求做到100%的肿瘤组织被加热到其杀伤值温度以上,并维持一定时间,以底摧毁病灶组织,但同时还要避免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或器官过热而受损伤。为了获得一个理想的肿瘤热疗效果,加热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肿瘤细胞加热到40~43℃就会开始死亡;而正常组织细胞加热到45~47℃以上才开始死亡;②要做到对受热的目标组织区域的温度进行实时、瞬间的监测与控制,能让治疗实施者随时“看”到患者体内的温度分布和改变,提高对治疗准确性的把握度;③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温度必须保持在45℃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体肿瘤的治疗仪器及其操作方法。为了克服目前各种肿瘤热疗因不当的加热方式而产生的辐射,导致热疗器械测温不准、估计加热所造成不良治疗结果的现状,本技术提供实体肿瘤的治疗仪器及其操作方法,可以对肿瘤提供精准、实时、可控的需要温度。在以下说明中,会有一些图式说明,本申请图示并不代表部分组件的尺寸和比例,且有可能会将部分组件夸大表示以更佳地说明该组件相关之细节和特征。本说明书之目的并非限制以下实施例之内容。一种三维肿瘤热消融仪,包括:一带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3的加热装置2,前端完全封闭,第一外壳21为导热材料,内部的加热器22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3分别由第一导线25、第二导线26引出加热装置后,固定于一端头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壳21为一种金属导热材料或者一种非金属导热材料。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前端211是第一外壳21的一部分,形状为下述之一:一种锋利的形状、一种球面的形状、一种平面形状、一种曲面形状、一种平面与圆弧组合形状、一种平面和斜面组合形状、一种平面和曲面组合形状。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23与第一外壳21无间隙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23与第一外壳21通过导热材料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带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2的测温针3,前端完会封闭,第二外壳31为导热材料,内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2由第三导线34引出加热装置后,固定于一端头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外壳31为一种导热材料。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前端311是所述第二外壳31的一部分,为一种锋利的形状、一种球面的形状、一种平面形状、一种曲面形状、一种平面与圆弧组合形状、一种平面和斜面组合形状、一种平面和曲面组合形状。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32与第二外壳31无间隙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32与第二外壳31通过导热材料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仪1可以控制并显示所述加热装置2的温度值、监测并显示所述测温针3的温度值和提供直流电。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线25、第二导线26直接连到控制仪1,通过控制仪1改变加热装置2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控制仪1上显示出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导线34可直接连到控制仪1,控制仪1可读取并显示测温针的温度值。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2和测温针3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仪1电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三维肿瘤热消融仪的控制仪设定测温针最佳温度值;将加热装置置于肿瘤最佳位置;测温针处于肿瘤外边缘好组织处为测温位置;控制仪对加热装置发出指令对肿瘤进行加热,当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值时,测温针感应到的温度值会高于人体的体温;当测温针监测的温度值到达控制仪设定的测温针的最佳温度值时,控制仪会记录此时加热装置的温度值,通过控制仪的控制,保证加热装置的恒定温度值;并持续一定时间加热。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三维肿瘤热消融仪的测温位置包括肿瘤上任意处、肿瘤几何形状外边缘附近10mm以内的任意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测温针作用于肿瘤附近组织处,控制仪全程实时监测测温针的温度,其最佳温度值稳定在40~45℃的范围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作用于患者需要治疗位置,控制仪控制加热装置的温度值保持在43~70℃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温度控制在43~70℃的范围内的一恒定温度,加热装置或者固定一个温度值对肿瘤恒温加热,或者实时变化所需温度值对肿瘤进行加热。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温度控制时间在20~90分钟的范围之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测温针未处于40~45℃范围,加热装置会根据控制仪相应调整温度,或者恒温加热,或者变温加热,保持温度在43~70℃的范围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至少为1个,并对应1个测温针,或者对应多个测温针;或者多个加热装置对应多个测温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由于本仪器可以监测到正常组织的温度,使其温度在40~45℃的安全范围内,所以,本仪器可以在不伤害正常组织前提下,将肿瘤灭活。2、由于本仪器可以同时使用复个独立工作的加热装置进行肿瘤治疗,所以,本仪器可以实现对任意形状肿瘤的肿瘤组织进行完整地、无遗漏地适形加热治疗。3、由于本仪器对肿瘤灭活的温度在43~70℃之间,属于肿瘤低温治疗范围,所以,本仪器可以使肿瘤在受热过程中无碳化点产生,从而避免术后多种并发症。4、临床实验表明,由本仪器对实体肿瘤有直接的、显著的消融作用,通过热疗刺激能够起到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肿瘤治疗方法示意图;图2:加热装置结构图;图3:测温针结构图;图4:单一加热装置的热场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实体肿瘤的治疗手段,克服了目前各种肿瘤热疗因不当的加热方式而导致的不良治疗结果的现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加热装置导线25和26与控制仪连接,测温针导线34与控制仪连接,控制仪接通电源,待控制仪显示加热装置的温度值稳定后,可进行下一步操作。进一步,加热装置2作用于患者相应位置。加热装置主体为金属导热外壳21,操作者可以利用其锋利前端211直接插入患者的肿瘤处。加热装置内部前端有加热器22,通过导线25引出加热装置,连接到控制仪。加热装置内部还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3,通过导线26引出加热装置,连接到控制仪,第一温度传感器23实时监测的温度值会传到控制仪内。加热装置的尾部有一手柄24,使操作者方便操作。进一步,测温针3作用于紧邻肿瘤边缘外好组织处。测温针主体为金属外壳31,操作者可以利用其锋利前端311直接插入患者的肿瘤边缘处。测温针内部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2,通过导线34引出测温针,连接到控制仪,第二温度传感器32实时监测的温度值会传到控制仪内。进一步,已完成加热装置和测温针的操作,如图1所示。控制仪可以设定测温针最佳温度值;操作控制仪可以对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肿瘤热消融仪,包括:/n一带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3)的加热装置(2),前端完全封闭,第一外壳(21)为导热材料,内部的加热器(22)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3)分别由第一导线(25)、第二导线(26)引出加热装置后,固定于一端头上;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外壳(21)为一种金属导热材料或者一种非金属导热材料;/n第一前端(211)是第一外壳(21)的一部分,形状为下述之一:一种锋利的形状、一种球面的形状、一种平面形状、一种曲面形状、一种平面与圆弧组合形状、一种平面和斜面组合形状、一种平面和曲面组合形状;/n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3)与所述第一外壳(21)无间隙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3)与所述第一外壳(21)通过导热材料连接;/n一带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2)的测温针(3),前端完会封闭,第二外壳(31)为导热材料,内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2)由第三导线(34)引出加热装置后,固定于一端头上;/n所述第二外壳(31)为一种导热材料;/n第二前端(311)是第二外壳(31)的一部分,形状为下述之一:一种锋利的形状、一种球面的形状、一种平面形状、一种曲面形状、一种平面与圆弧组合形状、一种平面和斜面组合形状、一种平面和曲面组合形状;/n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2)与所述第二外壳(31)无间隙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2)与所述第二外壳(31)通过导热材料连接;/n一控制并显示所述加热装置(2)的温度值、监测并显示所述测温针(3)的温度值和提供直流电的控制仪(1);/n所述第一导线(25)、第二导线(26)直接连到所述控制仪(1),通过所述控制仪(1)改变所述加热装置(2)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控制仪(1)上显示出来;/n所述第三导线(34)可直接连到所述控制仪(1),所述控制仪(1)可读取并显示所述测温针的温度值;/n所述加热装置(2)和所述测温针(3)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仪(1)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肿瘤热消融仪,包括:
一带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3)的加热装置(2),前端完全封闭,第一外壳(21)为导热材料,内部的加热器(22)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3)分别由第一导线(25)、第二导线(26)引出加热装置后,固定于一端头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壳(21)为一种金属导热材料或者一种非金属导热材料;
第一前端(211)是第一外壳(21)的一部分,形状为下述之一:一种锋利的形状、一种球面的形状、一种平面形状、一种曲面形状、一种平面与圆弧组合形状、一种平面和斜面组合形状、一种平面和曲面组合形状;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3)与所述第一外壳(21)无间隙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3)与所述第一外壳(21)通过导热材料连接;
一带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2)的测温针(3),前端完会封闭,第二外壳(31)为导热材料,内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2)由第三导线(34)引出加热装置后,固定于一端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郭龙韩俊霞
申请(专利权)人:韩俊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