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负压吸引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22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负压吸引注射器,包括:针筒、活塞杆、活塞和挡板,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固定有所述活塞,活塞位于所述针筒的内腔中,且活塞与针筒内壁之间紧密接触,防止从活塞与针筒内壁之间漏气,破坏形成的负压。挡板倾斜固定在针筒的尾端,且挡板的一端朝向活塞杆设置。活塞杆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组环形卡槽,且这些卡槽沿着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分布,挡板的朝向活塞杆的一端紧贴活塞杆的外表面设置,且至卡槽随活塞杆移动至挡板一端时,该端能够滑入所述卡槽中。该注射器通过设置在注射器上的挡板和开设在活塞杆上的多组卡槽的配合,可满足不同囊性成分的抽吸的负压需求,并能够防止抽动注射器过程中双手抖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负压吸引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负压吸引注射器。
技术介绍
本部分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可用于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单纯囊性甲状腺良性结节以及囊实性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目前主要应用两种取材工具,一种为活检切割针,一种为一次性注射器,两种工具取材结果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然而目前发现:对于乏血供结节,部分切割针效果欠佳,且涂片效果欠佳,而一次性注射器可以形成负压进行抽吸,但常规的一次性注射器在取材使用时,无法满足临床上不同结节的负压需求。另外,由于部分囊性成分为胶质成分,抽吸过程中存在阻力较大的情况,对于操作者的操作力度存在一定的要求,并且在持续抽动注射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双手抖动等情况,容易造成注射部位的挪动,存在损伤周边脏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次性负压吸引注射器,该注射器通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负压吸引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活塞杆、活塞和挡板,其中,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固定有所述活塞,活塞位于所述针筒的内腔中,且活塞与针筒内壁之间紧密接触,所述挡板为金属片,其倾斜固定在针筒的尾端,且挡板的一端朝向活塞杆设置;所述活塞杆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组环形卡槽,且卡槽沿着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挡板的朝向活塞杆的一端紧贴活塞杆的外表面设置,且至卡槽随活塞杆移动至挡板一端时,该端滑入所述卡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负压吸引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活塞杆、活塞和挡板,其中,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固定有所述活塞,活塞位于所述针筒的内腔中,且活塞与针筒内壁之间紧密接触,所述挡板为金属片,其倾斜固定在针筒的尾端,且挡板的一端朝向活塞杆设置;所述活塞杆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组环形卡槽,且卡槽沿着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挡板的朝向活塞杆的一端紧贴活塞杆的外表面设置,且至卡槽随活塞杆移动至挡板一端时,该端滑入所述卡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负压吸引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的头端还固定有与针筒内腔连通的连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负压吸引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上还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荣欣赵冬郑召辉张强付颖于彩果曹斌张媛媛韩洋许月超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