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升降火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16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烹饪炉具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外置升降火锅结构;包括底座和锅体,所述锅体内设有食物盘,食物盘上设有升降架,升降架的一端与食物盘固定连接,升降架的另一端从锅体的上端口向外侧延伸设置;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升降架的另一端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外置升降火锅结构,底座上的驱动组件通过伸缩杆和导向柱驱动升降架上下运动,带动食物盘在锅体内实现升降调节,避免驱动以及传动机构对锅体内腔空间的占用,提高食物盘的有效使用面积,拆装和清洗方便,可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升降火锅结构
本技术涉及烹饪炉具
,特别指一种外置升降火锅结构。
技术介绍
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各类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火锅的特色为边煮边吃,食材与汤汁同滚,因此也有打边炉和捞火锅之称。由于食物在烹煮过程中浸没在汤汁中,食物难以捞取使煮制时间过长而老化,为此市场已经出现升降火锅,升降火锅是指锅具内具有可活动的托盘结构,食物处于托盘之上,在烹煮时托盘和食物浸没在汤汁内,煮熟以后托盘可以上浮以方便食客夹取锅内的食物,防止食物烹煮过度影响口感。中国专利CN105902143A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垂直驱动升降电火锅,包括锅体及安装在锅体底部的底盘,底盘内设有电加热装置,锅体内设有升降托盘,底盘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托盘完成升降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盘上的滑筒,滑筒内水平固定安装有驱动螺杆,驱动螺杆上安装有升降螺母,滑筒内设有与升降螺母相配且上下延伸的导向轨道,所述升降螺母上连接有可伸出到滑筒外且用于抬举升降托盘的升降传动筒。现有的火锅升降机构结构复杂,且升降机构设置在锅体中间,破坏了食物托盘的结构整体性,对锅体内腔空间和食物托盘的使用面积占用很大,清洗拆卸不便都很不方便,既影响外观也不利于用户使用。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对锅体内腔空间占用少,使用方便的外置升降火锅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外置升降火锅结构,包括底座和锅体,所述锅体内设有食物盘,食物盘上设有升降架,升降架的一端与食物盘固定连接,升降架的另一端从锅体的上端口向外侧延伸设置;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升降架的另一端配合连接。所述底座上的驱动组件驱动升降架上下运动,从而带动锅体内的食物盘实现升降调节,避免驱动以及传动机构对锅体内腔空间的占用,提高食物盘的有效使用面积,拆装和清洗方便,可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升降架竖直设置使其下端与食物盘固定连接,升降架的上端横向弯折构成转接柄;所述转接柄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竖直设置在锅体的外侧,导向柱的上端与转接柄固定连接,驱动组件与导向柱配合连接从而驱动升降架以及食物盘上下活动。所述转接柄与升降架构成倒“L”形结构设置,从而使转接柄从横向从锅体向外延伸设置,导向柱竖直设置从而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使升降架以及食物盘在锅体内上下活动。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源、基座和伸缩杆,基座设于底座的一侧并与其固定连接,基座上端面上开设有导向孔,伸缩杆穿设于导向孔并可沿其上下活动,动力源与伸缩杆下端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可与导向柱配合连接从而驱动升降架以及食物盘上下活动。所述动力源驱动伸缩杆在基座上沿导向孔上下运动,伸缩杆与导向柱适配连接以驱动其同步上升或下降,进而带动升降架以及食物盘在锅体内上下活动。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导向柱的下端开设有沉头孔,伸缩杆的上端可插入沉头孔从而与导向柱构成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上端与导向柱下端的沉头孔构成孔轴配合连接,进而当伸缩杆上端插入沉头孔从而与导向柱构成一体连接,二者之间既存在竖向的传动连接,同时也构成横向上的结构配合使伸缩杆通过导向柱在转接柄、升降架以及食物盘之间形成稳定的结构连接,从而伸缩杆的上端运动可以驱动食物盘在锅体内上下运动。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基座上端面上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上竖直开设有导向孔,所述沉头孔的下端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引导口。所述锅体放置在底座上时导向柱与定位柱上下对应设置,使定位柱的上端可插入引导口。所述伸缩杆与导向孔为同心设置从而可沿其上下活动,伸缩杆通过定位柱与沉头孔构成同心设置,从而便于伸缩杆准确地插入沉头孔与导向柱构成配合连接。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基座内设有气缸和活塞,活塞可沿气缸上下活动,伸缩杆的下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源与气缸配合连接。所述动力源采用气泵装置,动力源对气缸输出压力是气缸内的压强发生变化,从而驱动活塞在气缸内上下活动以带动伸缩杆。根据以上方案,还包括锅盖,锅盖与锅体上端口的结合处设有开口,升降架穿设于所述开口从而使转接柄向外侧延伸设置,转接柄的外端设有手柄。所述开口用于留出升降架的活动空间,当食物盘上的食材煮熟后,驱动组件可通过伸缩杆带动升降架沿开口向上运动,带动食物盘上升使食材与锅体内汤汁分离,避免食材被过度烹煮影响食材的口感和营养。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底座上设有发热组件、电源组件和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分别与发热组件、电源组件和动力源电连接。所述发热组件包含有发热盘和温控装置,锅体放置在底座的发热组件上进行加热烹煮,控制组件可根据发热组件的工作时间和温度进行智能控制,且可根据烹煮时间自动控制动力源启动,从而使食物盘自动升起以防止食材被过度烹煮。本技术的一种外置升降火锅结构,底座上的驱动组件通过伸缩杆和导向柱驱动升降架上下运动,带动食物盘在锅体内实现升降调节,避免驱动以及传动机构对锅体内腔空间的占用,提高食物盘的有效使用面积,拆装和清洗方便,可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食物盘下降状态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食物盘上升状态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拆分后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锅体;3、食物盘;4、驱动组件;11、发热组件;12、电源组件;13、控制组件;21、锅盖;22、开口;31、升降架;32、转接柄;33、导向柱;34、沉头孔;35、引导口;36、手柄;41、动力源;42、基座;43、伸缩杆;44、导向孔;45、定位柱;46、气缸;47、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外置升降火锅结构,包括底座1和锅体2,所述锅体2内设有食物盘3,食物盘3上设有升降架31,升降架31的一端与食物盘3固定连接,升降架31的另一端从锅体2的上端口向外侧延伸设置;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与升降架31的另一端配合连接。所述底座1上的驱动组件4驱动升降架31上下运动,从而带动锅体2内的食物盘3实现升降调节,避免驱动以及传动机构对锅体2内腔空间的占用,提高食物盘3的有效使用面积,拆装和清洗方便,可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所述升降架31竖直设置使其下端与食物盘3固定连接,升降架31的上端横向弯折构成转接柄32;所述转接柄32上设有导向柱33,导向柱33竖直设置在锅体2的外侧,导向柱33的上端与转接柄32固定连接,驱动组件4与导向柱33配合连接从而驱动升降架31以及食物盘3上下活动。所述转接柄32与升降架31构成倒“L”形结构设置,从而使转接柄32从横向从锅体2向外延伸设置,导向柱33竖直设置从而在驱动组件4的带动下,使升降架31以及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置升降火锅结构,包括底座和锅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锅体内设有食物盘,食物盘上设有升降架,升降架的一端与食物盘固定连接,升降架的另一端从锅体的上端口向外侧延伸设置;/n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升降架的另一端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升降火锅结构,包括底座和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内设有食物盘,食物盘上设有升降架,升降架的一端与食物盘固定连接,升降架的另一端从锅体的上端口向外侧延伸设置;
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升降架的另一端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升降火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竖直设置使其下端与食物盘固定连接,升降架的上端横向弯折构成转接柄;所述转接柄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竖直设置在锅体的外侧,导向柱的上端与转接柄固定连接,驱动组件与导向柱配合连接从而驱动升降架以及食物盘上下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升降火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源、基座和伸缩杆,基座设于底座的一侧并与其固定连接,基座上端面上开设有导向孔,伸缩杆穿设于导向孔并可沿其上下活动,动力源与伸缩杆下端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可与导向柱配合连接从而驱动升降架以及食物盘上下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纪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胜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