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克折叠式衣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15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鲁比克折叠式衣架,包括两折叠支架,每一折叠支架包括晾杆、伸缩杆、固定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两折叠支架通过其各自的晾杆的一端端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晾杆的另一端端面与伸缩杆的一端端面转动连接;伸缩杆远离晾杆的一端滑动套设在固定杆内,固定杆中空,固定杆远离晾杆的一端端面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端面;第一支撑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端面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端部;第三支撑杆位于第一支撑杆的一侧,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连接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鲁比克尺的折叠原理,使得衣架可全面折叠,从而使得衣架收纳时所占空间小,折叠效果较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鲁比克折叠式衣架
本技术涉及衣架
,特别涉及一种鲁比克折叠式衣架。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居家生活的复杂多样,居家产品放置空间也随之变得稀少,在储物以及晾物方面也开始需要减小收纳空间,因此,现有各式各样的折叠式晾衣架应运而生,虽然现在的折叠式晾衣架能够起到晾晒的作用,还在不使用时折叠收纳,但是,其仅仅是部分折叠,如从一个立体结构折叠为一个叠置的平面结构,仅做了宽度方向上的变化,高度和长度方向无变化,或者因宽度方向的变化而发生一定变动,又如将晾晒支臂向下折叠缩小空间范围,无论是哪种,折叠均不够全面,收纳时所在的空间还是较大,即折叠效果不够理想,还有待改善。基于上述所述,本技术拟设计一种可折叠及可收纳的鲁比克折叠式衣架,其利用鲁比克尺的折叠原理,使得衣架可全面折叠,从而使得衣架收纳时所占空间小,折叠效果较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鲁比克折叠式衣架,包括两折叠支架,每一折叠支架包括晾杆、伸缩杆、固定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两折叠支架通过其各自的晾杆的一端端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所述晾杆的另一端端面与伸缩杆的一端端面转动连接,两者连接的端面均为倾斜面,所述晾杆与伸缩杆之间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该倾斜面,所述晾杆通过相对伸缩杆的转动与所述伸缩杆垂直设置或者与所述伸缩杆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伸缩杆远离晾杆的一端滑动套设在固定杆内,所述固定杆中空,其内侧面尺寸略大于所述伸缩杆和晾杆的外侧面尺寸,所述固定杆远离晾杆的一端端面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端面,两者连接的端面均为倾斜面,所述固定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该倾斜面,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相对固定杆的转动与所述固定杆处于同一直线上或者与所述固定杆成角度,角度大于90度,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固定杆成角度时所在的平面与晾杆垂直伸缩杆时晾杆与伸缩杆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端面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端部,两者连接的端面均为倾斜面,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该倾斜面,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相对第一支撑杆的转动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处于同一直线上或者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成角度,且在成角度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固定杆成角度时的平面上,并位于所述固定杆的正下方,此时,所述第二支撑杆和固定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位于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该一侧为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成角度时第二支撑杆所在侧,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连接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杆长,所述第三支撑杆通过相对第一支撑杆的转动贴附第一支撑杆或者与第一支撑杆成角度,且成角度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固定杆成角度时的平面上,并位于所述固定杆的正下方,此时,所述第三支撑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端部抵接同位于固定杆正下方的第二支撑杆的杆身。优选地,两折叠支架各自的晾杆的一端通过连接套筒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结构包括旋转筒和连接杆,所述旋转筒的一端转动套设在一折叠支架的晾杆的一端端部,其另一端端部敞开,该另一端的内侧壁具有卡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另一折叠支架的晾杆的一端端部,其另一端的外侧壁开设有供所述卡块滑入的滑轨,所述滑轨包括周向滑口和轴向滑口,所述周向滑口位于连接杆的两端之间,其环绕在所述连接杆的周向,所述轴向滑口沿着连接杆的杆长方向设置,其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端部至周向滑口开设,并与所述周向滑口连通。优选地,所述旋转筒的外侧壁设置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旋转筒的长度方向,所述加强块和卡块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加强块的两端与旋转筒的两端齐平。优选地,所述卡块沿旋转筒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轴向滑口沿该方向上的尺寸,但是略大于所述周向滑口沿该方向上的尺寸。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和晾杆的长度之和大于固定杆的长度。优选地,两伸缩支架的第二支撑杆相对第一支撑杆成角度时两者所成角度的夹角开口朝向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撑杆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端部为倾斜面,该倾斜面在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端部抵接第二支撑杆时与第一支撑杆连接固定杆的一端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撑杆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第三支撑杆背向第一支撑杆的一侧杆身上,其一端固连所述第三支撑杆,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上,且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成角度时抵接固定杆的外侧壁。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撑杆抵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端部形状匹配第二支撑杆的外轮廓,且该一端端部包裹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采用橡胶材质制作。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第三支撑杆的一侧具有缺口,所述缺口从连接第三支撑杆的一端端部开设,但不延伸至上述第二支撑杆所在端的端部,所述第三支撑杆通过该缺口贴合第一支撑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设计的折叠式衣架在使用时可展开使用,不使用的时候可折叠放置,起到临时晾晒收纳衣物的作用,同时收纳时可以减少居家使用空间。2.本技术所设计的折叠式衣架利用鲁比克尺的折叠原理,使得衣架不使用时能够拆分并变形为两根独立的杆状结构,从而便于收纳,即,本技术的折叠式衣架可全面折叠,折叠后所占空间小,折叠效果较理想,便于收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两折叠支架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晾杆相对伸缩杆转动至与伸缩杆同一直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晾杆随伸缩杆回缩至固定杆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三支撑杆转动叠置在第一支撑杆上且第二支撑杆转动至与第一支撑杆同一直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一支撑杆相对固定杆转动至与固定杆同一直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第一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拆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所使用的转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图中:晾杆1、连接套筒结构2、旋转筒21、卡块211、连接杆22、轴向滑口221、周向滑口222、伸缩杆3、固定杆4、第一支撑杆5、限位块51、第三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转轴8、转动槽9。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9,在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鲁比克折叠式衣架,包括两折叠支架,每一折叠支架包括晾杆1、伸缩杆3、固定杆4、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7和第三支撑杆6。两折叠支架通过其各自的晾杆1的一端端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两折叠支架各自的晾杆1的一端通过连接套筒结构2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结构2包括旋转筒21和连接杆22,所述旋转筒21的一端转动套设在一折叠支架的晾杆1的一端端部,其另一端端部敞开,该另一端的内侧壁具有卡块211,所述连接杆22的一端固定在另一折叠支架的晾杆1的一端端部,其另一端的外侧壁开设有供所述卡块211滑入的滑轨,所述滑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鲁比克折叠式衣架,包括两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折叠支架包括晾杆、伸缩杆、固定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两折叠支架通过其各自的晾杆的一端端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所述晾杆的另一端端面与伸缩杆的一端端面转动连接,两者连接的端面均为倾斜面,所述晾杆与伸缩杆之间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该倾斜面,所述晾杆通过相对伸缩杆的转动与所述伸缩杆垂直设置或者与所述伸缩杆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伸缩杆远离晾杆的一端滑动套设在固定杆内,所述固定杆中空,其内侧面尺寸略大于所述伸缩杆和晾杆的外侧面尺寸,所述固定杆远离晾杆的一端端面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端面,两者连接的端面均为倾斜面,所述固定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该倾斜面,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相对固定杆的转动与所述固定杆处于同一直线上或者与所述固定杆成角度,角度大于90度,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固定杆成角度时所在的平面与晾杆垂直伸缩杆时晾杆与伸缩杆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端面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端部,两者连接的端面均为倾斜面,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该倾斜面,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相对第一支撑杆的转动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处于同一直线上或者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成角度,且在成角度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固定杆成角度时的平面上,并位于所述固定杆的正下方,此时,所述第二支撑杆和固定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位于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该一侧为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成角度时第二支撑杆所在侧,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连接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杆长,所述第三支撑杆通过相对第一支撑杆的转动贴附第一支撑杆或者与第一支撑杆成角度,且成角度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固定杆成角度时的平面上,并位于所述固定杆的正下方,此时,所述第三支撑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端部抵接同位于固定杆正下方的第二支撑杆的杆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鲁比克折叠式衣架,包括两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折叠支架包括晾杆、伸缩杆、固定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两折叠支架通过其各自的晾杆的一端端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所述晾杆的另一端端面与伸缩杆的一端端面转动连接,两者连接的端面均为倾斜面,所述晾杆与伸缩杆之间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该倾斜面,所述晾杆通过相对伸缩杆的转动与所述伸缩杆垂直设置或者与所述伸缩杆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伸缩杆远离晾杆的一端滑动套设在固定杆内,所述固定杆中空,其内侧面尺寸略大于所述伸缩杆和晾杆的外侧面尺寸,所述固定杆远离晾杆的一端端面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端面,两者连接的端面均为倾斜面,所述固定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该倾斜面,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相对固定杆的转动与所述固定杆处于同一直线上或者与所述固定杆成角度,角度大于90度,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固定杆成角度时所在的平面与晾杆垂直伸缩杆时晾杆与伸缩杆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端面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端部,两者连接的端面均为倾斜面,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该倾斜面,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相对第一支撑杆的转动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处于同一直线上或者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成角度,且在成角度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固定杆成角度时的平面上,并位于所述固定杆的正下方,此时,所述第二支撑杆和固定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位于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该一侧为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成角度时第二支撑杆所在侧,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连接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杆长,所述第三支撑杆通过相对第一支撑杆的转动贴附第一支撑杆或者与第一支撑杆成角度,且成角度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固定杆成角度时的平面上,并位于所述固定杆的正下方,此时,所述第三支撑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端部抵接同位于固定杆正下方的第二支撑杆的杆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鲁比克折叠式衣架,其特征在于:两折叠支架各自的晾杆的一端通过连接套筒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结构包括旋转筒和连接杆,所述旋转筒的一端转动套设在一折叠支架的晾杆的一端端部,其另一端端部敞开,该另一端的内侧壁具有卡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另一折叠支架的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恒宇赵虹覃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