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丽萍专利>正文

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康复治疗的床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14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康复治疗的床单,属于康复治疗保健技术领域。所述的床单的上端设置有与床头部位连接的套兜,所述床单的下端横向设置有布条,床单带有套兜及布条,所述套兜设于床头部位,用于套住床垫使床单不会滑动,所述布条设于床脚头五分之一范围,用于支撑脚尖蹬住防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简单,成本较低,特别方便腰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病人自我家庭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康复治疗的床单
本技术涉及床上保健用品
,具体是一种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康复治疗的床单。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患有腰椎盘突出的人群已较为常见,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肌劳损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腰肌劳损后腰背肌无力,椎间盘的纤维环遭到破坏,致使腰椎稳定性受到损害以及腰部肌群对于腰椎椎体及椎间盘的保护性明显下降,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导致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还存在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的难治性及易复发性的特点。传统中医疗法一般是牵引、推拿、按摩,既耗时又费力,并且至少得做三四个月才可看见疗效,西医一般采用手术切除骨刺来消除病人痛苦,但手术风险大,复发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康复治疗的床单,具有明确的治疗功能。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康复治疗的床单,所述床单的上端设置有与床头部位连接的套兜,所述床单的下端横向设置有布条。进一步的,所述套兜为采用布料与床单缝制在一起的布兜,套兜的兜口长度与床单宽度一致,套兜的宽度为10-20cm,套兜的兜深为10-50cm。进一步的,所述布条设置在距离床脚五分之一范围内且与床单缝制在一起,抵住脚尖不易在床单上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布条在距离床脚五分之一范围内沿纵向每间隔10cm设置一条。<br>进一步的,所述的布条,每一布条在横向方向间隔5cm-15cm通过纵向的缝钉线与床单相连,使床单与布条之间形成若干个纵向贯通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布条用与床单相同布料单层或双层缝制,每一布条的宽度为3-5cm,长度与床单宽度一致。进一步的,在床单下端距离床脚五分之一范围内缝制出皱褶替代布条。进一步的,所述的床单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床单铺于床垫上,将套兜套于床垫的床头位置处,以防床单向下滑动;将枕头置于离床头40cm-60cm处,患者俯卧,将双肩及胸部压在枕头上,崩直双腿,脚尖尽力向上扣在布条的贯通通道处,脚跟尽力崩直向后,同时头尽力向后仰起;保持10-20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本技术使用简单,成本较低,特别方便腰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病人自我家庭治疗。本技术符合现代运动康复疗法,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腰部肌力、协调性和柔韧性,提高脊椎的稳定性,从而尽量恢复脊椎最佳力学动态平衡,达到治愈和预防复发的效果。增强腰腹部肌肉的稳定性肌肉对脊柱的内源稳定性起到重要的作用,腰椎间盘的突出与腰椎的不稳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种不稳定状态是动态的,当脊柱处于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状态时,更容易发生侧凸或者滑脱,加剧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特别是增加对神经根的机械压力,从而导致症状的进一步加重。通过本技术方法使用,对腰背肌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使脊柱重新恢复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为了简单方便对腰背肌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患者需要在床上俯卧,脚跟尽力往下蹬,这时脚尖就会向下滑动。经特殊制作的床单带有床垫套兜及布条防滑扣,所述床垫套兜只设于床头部位,用于套住床垫使床单不会滑动,所述布条防滑扣设于床脚头五分之一范围,用于支撑脚尖蹬住防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简图。图中:1-床单,2-套兜,3-布条,4-缝钉线,5-床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以附图为基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如图1-3所示,为了帮助腰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患者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腰部肌力、协调性和柔韧性,提高脊椎的稳定性,从而尽量恢复脊椎最佳力学动态平衡,达到治愈和预防复发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康复治疗的床单,所述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康复治疗的床单是一种经特殊制作的床单,所述经特殊制作的床单带有床垫套兜2及布条3防滑扣,所述床垫套兜2只设于床头部位,用于套住床垫使床单不会滑动,所述布条3防滑扣设于床脚头五分之一范围,用于支撑脚尖蹬住防滑,每5-15cm用缝钉线对布条3进行固定,使布条上下通空,使脚趾能够扣于通空处,所述布条3也可以通过在床脚处缝制出皱褶替代。具体实施方法如下:使用本技术的床单铺于床上,将图示套兜2套于其下床垫5,以防床单1向下滑动;将枕头置于离床头40cm-60cm处,患者俯卧,双肩及胸部压在枕头上,崩直双腿,脚尖尽力向上扣在图示布条3的通空处,脚跟尽力崩直向后。同时头尽力向后仰起。保持10-20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患者通过此动作,起到了拉伸后椎大筋,促进了腰部肌肉带的力量,通过拉筋,可打通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这对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因为督脉是诸阳之会,元气的通道,此脉通则肾功加强,而肾乃先天之本,精气源泉,人的精力、性能力旺盛都仰赖于肾功能的强大。从而就会减轻腰部椎体的受压,减轻了椎间盘内部的压力,对于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的恢复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并且对于轻度的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的患者,能够很好的防止复发。平板支撑运动爱好者认为平板支撑对于轻微的脊柱侧弯有矫正作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后期及腰肌劳损可作为恢复性锻炼也是源于以上原理,但是患者无精力进行平板支撑运动,本技术也能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病例病例1:王某,女,52岁,云南龙陵人,常年从事农业,其已患有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疾病,其在医院采取了针灸及电疗等方法进行治疗,虽然其症状虽然有减轻,但均未根治,后采用了本技术实施例俯卧床单扣脚尖增强腰部肌力疗法,坚持3个月,现无复发迹象。病例2:杨某,男,41岁,云南龙陵人,多年从事运输司机工作,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疾病,其疼痛的症状表现非常严重,曾经住院牵引及针灸等治疗,腰痛基本消失,工作一年半后复发,复诊后采用针灸电疗按摩等治疗缓解疼痛,坚持三个月早晚自己进行俯卧床单扣脚尖增强腰部肌力疗法,进行了治愈,现已经三年,患者任然坚持早晚自己进行俯卧床单扣脚尖增强腰部肌力疗法,并且在其继续从事繁重的运输司机工作时,也无复发迹象。病例3:陈某,女,35岁,云南德宏人,2017年3月患腰肌劳损,疼痛急为严重,诊后采用针灸电疗按摩等治疗缓解疼痛,坚持2个月早晚自己进行俯卧床单扣脚尖增强腰部肌力疗法,进行了治愈,现已经三年多一直从事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康复治疗的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的上端设置有与床头部位连接的套兜,所述床单的下端横向设置有布条; 所述的布条,每一布条在横向方向间隔5cm-15cm通过纵向的缝钉线与床单相连,使床单与布条之间形成若干个纵向贯通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康复治疗的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的上端设置有与床头部位连接的套兜,所述床单的下端横向设置有布条;所述的布条,每一布条在横向方向间隔5cm-15cm通过纵向的缝钉线与床单相连,使床单与布条之间形成若干个纵向贯通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兜为采用布料与床单缝制在一起的布兜,套兜的兜口长度与床单宽度一致,套兜的宽度为10-20cm,套兜的兜深为10-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杨丽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