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间歇压迫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505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间歇压迫止血装置,包括止血主体座、支撑机构,所述止血主体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座,所述安装环座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橡胶弹架,所述橡胶弹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缩簧座,所述压缩簧座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压力杆,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加持座,所述加持座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缠绕带,还包括止血机构,所述止血机构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移动杆。通过在第一压迫止血座和第二压迫止血座的间接相互压迫下,能够对伤口进行间歇压迫处理,进行间歇性缓冲释放,以保证正常的供血,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间歇压迫止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且公开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间歇压迫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在对病人治疗时,常需要进行压迫止血。目前在对患者进行压迫止血时,一般都是医护人员人工按压,但是在医护人员按压时,不仅耗费时间,而且还无法确保按压力度,同时还不能进行间歇压迫处理,导致了患者伤口供血不足,影响患者的康复,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间歇压迫止血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间歇压迫止血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间歇压迫止血装置,包括止血主体座、支撑机构,所述止血主体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座,所述安装环座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橡胶弹架,所述橡胶弹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缩簧座,所述压缩簧座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压力杆。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加持座,所述加持座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缠绕带。进一步的,还包括止血机构,所述止血机构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缩簧,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啮合座,所述啮合座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压力柱,所述压力柱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弧形压座,所述弧形压座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压迫止血座,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压迫止血座。进一步的,还包括上药机构,所述上药机构包括连接滑轮,所述连接滑轮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盘,所述活动盘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轴承杆,所述轴承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储药囊,所述储药囊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变形簧,所述储药囊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药口。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弹架的形状为弧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活动连接在止血主体座的内部,所述止血机构活动连接在止血主体座的内部,所述上药机构活动连接在止血机构的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心内科护理用间歇压迫止血装置,通过压力杆会带动第一转杆转动,并使第一转杆带动其表面的移动杆进行移动,之后移动杆在压动压缩簧的同时并带动啮合座移动,使啮合座带动压力柱移动,使压力柱带动其另一端的弧形压座向伤口的一侧移动,并使第一压迫止血座对伤口进行压迫处理,而在橡胶弹架被拉动时,会间接的使第一压迫止血座远离伤口位置,而有第二转杆转动连接在移动杆的表面,所以在橡胶弹架被拉动时,会间接的使移动杆带动第二转杆转动,进而第二转杆会带动第二压迫止血座对伤口进行压迫处理,从而在第一压迫止血座和第二压迫止血座的间接相互压迫下,能够对伤口进行间歇压迫处理,进行间歇性缓冲释放,以保证正常的供血,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便捷性。2、该心内科护理用间歇压迫止血装置,通过在移动杆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移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绳,所以移动杆表面的连接绳会同时出现一定的松脱现象,进而通过连接滑轮的作用,使连接绳另一端的活动盘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进而活动盘表面的轴承杆会发生移动,使轴承杆作用到储药囊表面一定的力,之后储药囊内部的变形簧会发生变化,且使储药囊内部的药液被挤压而出,并通过出药口流送到伤口的表面,对伤口进行自动上药处理,为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有益效果,同时方便了医护人员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止血主体座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压力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连接盘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止血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活动盘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上药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止血主体座;2、支撑机构;3、安装环座;4、橡胶弹架;5、压缩簧座;6、压力杆;7、加持座;8、缠绕带;9、止血机构;10、连接盘;11、第一转杆;12、移动杆;13、压缩簧;14、啮合座;15、压力柱;16、弧形压座;17、第一压迫止血座;18、第二转杆;19、第二压迫止血座;20、上药机构;21、连接滑轮;22、连接绳;23、活动盘;24、轴承杆;25、储药囊;26、变形簧;27、出药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方式一: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间歇压迫止血装置,包括止血主体座1、支撑机构2,止血主体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座3,安装环座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橡胶弹架4,橡胶弹架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缩簧座5,压缩簧座5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压力杆6。支撑机构2包括加持座7,加持座7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缠绕带8。进一步的,还包括止血机构9,止血机构9包括连接盘10,连接盘10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1,第一转杆1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移动杆12,移动杆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缩簧13,移动杆1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啮合座14,啮合座1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压力柱15,压力柱1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弧形压座16,弧形压座1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压迫止血座17,移动杆1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8,第二转杆18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压迫止血座19。通过压力杆6会带动第一转杆11转动,并使第一转杆11带动其表面的移动杆12进行移动,之后移动杆12在压动压缩簧13的同时并带动啮合座14移动,使啮合座14带动压力柱15移动,使压力柱15带动其另一端的弧形压座16向伤口的一侧移动,并使第一压迫止血座17对伤口进行压迫处理,而在橡胶弹架4被拉动时,会间接的使第一压迫止血座17远离伤口位置,而有第二转杆18转动连接在移动杆12的表面,所以在橡胶弹架4被拉动时,会间接的使移动杆12带动第二转杆18转动,进而第二转杆18会带动第二压迫止血座19对伤口进行压迫处理,从而在第一压迫止血座17和第二压迫止血座19的间接相互压迫下,能够对伤口进行间歇压迫处理,进行间歇性缓冲释放,以保证正常的供血,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便捷性。具体实施方式二:如附图5至附图7所示: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间歇压迫止血装置,包括止血主体座1、支撑机构2,止血主体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座3,安装环座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橡胶弹架4,橡胶弹架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缩簧座5,压缩簧座5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压力杆6。进一步的,还包括上药机构20,上药机构20包括连接滑轮21,连接滑轮2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绳22,连接绳2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盘23,活动盘2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轴承杆24,轴承杆2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储药囊25,储药囊2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变形簧26,储药囊2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药口27。通过在移动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间歇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止血主体座(1)、支撑机构(2),所述止血主体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座(3),所述安装环座(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橡胶弹架(4),所述橡胶弹架(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缩簧座(5),所述压缩簧座(5)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压力杆(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间歇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止血主体座(1)、支撑机构(2),所述止血主体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座(3),所述安装环座(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橡胶弹架(4),所述橡胶弹架(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缩簧座(5),所述压缩簧座(5)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压力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间歇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加持座(7),所述加持座(7)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缠绕带(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间歇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血机构(9),所述止血机构(9)包括连接盘(10),所述连接盘(10)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1),所述第一转杆(1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移动杆(12),所述移动杆(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缩簧(13),所述移动杆(1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啮合座(14),所述啮合座(1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压力柱(15),所述压力柱(1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弧形压座(16),所述弧形压座(1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会王金鹏吴莉侠吕秀坤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