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用一次性宫颈止血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05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用一次性宫颈止血夹,涉及宫颈止血夹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宫颈止血钳为手持使用器具,无法留置在患者的体内进行持续的止血治疗使用的问题。一种基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用一次性宫颈止血夹,包括体内留置组件;所述体内留置组件包括有止血钳;所述止血钳通过平行控制组件连接在止血球的外部。体外安装组件为手持使用能够将体内留置组件留置在患者体内使用,从而能够实现体内留置组件长时间留置在宫颈处对宫颈进行夹紧止血,宫腔内部的积血能够通过引流管排出宫腔的内部,使用方便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用一次性宫颈止血夹
本专利技术属于宫颈止血夹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用一次性宫颈止血夹。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病率越来越高,剖宫产瘢痕妊娠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其治疗出现阴道大出血风险极大,严重者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需要切除子宫。宫腔镜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是一种较微创的治疗方式,但术中术后出血仍是其主要风险之一。由于剖宫产瘢痕妊娠常常病灶位于子宫前壁下段,尤其是切口深陷宫腔镜电切环难以到达的下壁难以电凝止血,此时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后唇常常可以达到压迫止血的效果。如申请号为:CN201610377798.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环状紧缩钳,包括左钳体、右钳体,左钳体与右钳体通过一转轴连接,左钳体、右钳体的前端都设置有夹头,两夹头的夹持面为对应的弧形,夹头夹持部分与左钳体、右钳体的主体垂直;左钳体、右钳体的后端还设置有锁紧机构。通过将紧缩钳两夹头的夹持面设置为对应的弧形,夹头夹持部分与左钳体、右钳体的主体垂直,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宫颈进行夹紧,减少了膨宫液的泄漏,实现了膨宫效果,保障了手术的正常进行。夹紧宫颈后,通过锁紧机构将紧缩钳锁死,解放了人手,方便医生进行手术。现有的宫颈止血钳为手持使用器具,无法留置在患者的体内进行持续的止血治疗使用,且宫颈止血钳多为类似剪刀的结构,通过张开一端的握杆控制另一端的夹钳闭合,从而实现止血的功能,该结构在夹紧宫颈进行止血时,夹钳一端为倾斜夹紧,造成夹紧时患处受到的夹持力道不均匀,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实用性不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用一次性宫颈止血夹,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用一次性宫颈止血夹,以解决现有宫颈止血钳为手持使用器具,无法留置在患者的体内进行持续的止血治疗使用,且宫颈止血钳多为类似剪刀的结构,通过张开一端的握杆控制另一端的夹钳闭合,从而实现止血的功能,该结构在夹紧宫颈进行止血时,夹钳一端为倾斜夹紧,造成夹紧时患处受到的夹持力道不均匀,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实用性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用一次性宫颈止血夹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用一次性宫颈止血夹,包括体外安装组件,体内留置组件;所述体外安装组件包括有夹钳a、夹钳b、定位销和调节杆,夹钳a通过定位销转动连接在夹钳b的中部;所述调节杆的杆体中部转动连接在定位销的顶部;所述体内留置组件包括有止血钳、平行控制组件和止血球;所述止血钳通过平行控制组件连接在止血球的外部。进一步的,所述平行控制组件包括有:主联动杆,主联动杆的杆体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止血钳的侧面外端和止血球的内部;副联动杆,副联动杆的杆体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止血钳的侧面内端和止血球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主联动杆和副联动杆杆体两端与止血钳和止血球连接位置转动圆心的连线为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的,所述平行控制组件和止血钳组成了单侧夹持件,且单侧夹持件设有两组,两组单侧夹持件在止血球的两侧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止血球的内部设有引流管,且引流管的一端侧面均匀分布的引流孔,引流孔与引流管的内部连通。进一步的,其中一组所述平行控制组件的主联动杆的顶端设有传动蜗轮,且止血球内的顶部设有传动开合杆,传动开合杆转动连接在止血球内的顶部,且传动开合杆的杆体中部设有传动蜗杆,传动蜗杆与传动蜗轮传动连接。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单侧夹持件的主联动杆的底部均设有同步齿轮,且同步齿轮的轮体为扇形,两个同步齿轮在止血球的内部对称分布,且两个同步齿轮的轮齿互相咬合。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开合杆的杆体外端设有离合转块,且离合转块的外侧设有传动凹槽,调节杆的杆体外端设有传动凸起,且传动凸起插接在传动凹槽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的杆体外部设有连接拉簧,且连接拉簧套接在调节杆位于定位销远离止血球的一侧杆体,连接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定位销的侧面和调节杆的拉环侧面。进一步的,所述止血球的两侧均设有防呆夹持槽,且左侧防呆夹持槽的高度小于右侧防呆夹持槽的高度,夹钳a和夹钳b钳体的厚度分别与止血球左右两侧防呆夹持槽槽体的高度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体外安装组件为手持使用能够将体内留置组件留置在患者体内使用,从而能够实现体内留置组件长时间留置在宫颈处对宫颈进行夹紧止血,体内留置组件在使用时,宫腔内部的积血能够通过引流孔进入引流管的内部,从而排出宫腔的内部,使用方便灵活,结构巧妙、操作简单、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达到对子宫下段及宫颈出血的压迫止血、减少创伤的功效,减少了血管介入及进一步经腹手术的可能,同时利于出血的观察,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2、通过体外安装组件夹持止血球使用时,将止血球移动至病患部位,通过旋转调节杆可实现两组单侧夹持件的开启和闭合,两个止血钳在开启和闭合时均能够平行移动,从而在夹紧宫颈时宫颈处能够均匀受力被夹紧止血,不会对患处造成二次伤害,且传动蜗轮和传动蜗杆具有单向传动的特性,从而使得止血钳能够在平行控制组件的作用下稳定的夹持患处进行止血使用,方便灵活,操作简便,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稳定性。3、体内留置组件夹紧患处后,可将体外安装组件抽出患处,体内留置组件依然能够留置在患者体内对患处宫颈进行止血,当需要拿出体内留置组件时,通过体外安装组件夹持在止血球的外部,通过调节杆控制两个止血钳开启后即可拿出患者的内部,止血球两侧防呆夹持槽高度不同的设计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的夹持止血球进行操作,能够保证每次都是正确夹持从而使得调节杆能够与离合转块卡接对平行控制组件进行调节,操作简便,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夹钳闭合夹紧患处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止血球内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止血球内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平行控制组件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止血球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体外安装组件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体外安装组件;101、夹钳a;102、夹钳b;103、定位销;2、止血钳;3、平行控制组件;301、主联动杆;302、副联动杆;3011、传动蜗轮;3012、同步齿轮;4、调节杆;401、传动凸起;402、连接拉簧;5、止血球;501、引流管;502、传动开合杆;503、防呆夹持槽;5011、引流孔;5021、传动蜗杆;5022、离合转块;5023、传动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用一次性宫颈止血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体外安装组件(1);/n所述体外安装组件(1)包括有夹钳a(101)、夹钳b(102)、定位销(103)和调节杆(4),夹钳a(101)通过定位销(103)转动连接在夹钳b(102)的中部;/n所述调节杆(4)的杆体中部转动连接在定位销(103)的顶部;/n体内留置组件,所述体内留置组件包括有止血钳(2)、平行控制组件(3)和止血球(5);/n所述止血钳(2)通过平行控制组件(3)连接在止血球(5)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用一次性宫颈止血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体外安装组件(1);
所述体外安装组件(1)包括有夹钳a(101)、夹钳b(102)、定位销(103)和调节杆(4),夹钳a(101)通过定位销(103)转动连接在夹钳b(102)的中部;
所述调节杆(4)的杆体中部转动连接在定位销(103)的顶部;
体内留置组件,所述体内留置组件包括有止血钳(2)、平行控制组件(3)和止血球(5);
所述止血钳(2)通过平行控制组件(3)连接在止血球(5)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用一次性宫颈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控制组件(3)包括有:
主联动杆(301),主联动杆(301)的杆体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止血钳(2)的侧面外端和止血球(5)的内部;
副联动杆(302),副联动杆(302)的杆体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止血钳(2)的侧面内端和止血球(5)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用一次性宫颈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联动杆(301)和副联动杆(302)杆体两端与止血钳(2)和止血球(5)连接位置转动圆心的连线为平行四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用一次性宫颈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控制组件(3)和止血钳(2)组成了单侧夹持件,且单侧夹持件设有两组,两组单侧夹持件在止血球(5)的两侧对称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用一次性宫颈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球(5)的内部设有引流管(501),且引流管(501)的一端侧面均匀分布的引流孔(5011),引流孔(5011)与引流管(501)的内部连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剖宫产瘢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玉华冉伟
申请(专利权)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