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弹及其电子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95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5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弹及其电子烟,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雾化装置、抽吸管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抽吸管道连通的抽吸口和透气孔,所述抽吸口与透气孔分别设置在抽吸管道的两端,所述抽吸管道包括内管与套设在内管外的外管,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集液腔,所述抽吸管道包括用于使烟雾中电子雾化液液滴甩出的弯折管一,所述弯折管一上开设有与集液腔连通的漏油孔。本申请具有减少液体的雾化液被使用人员吸入口腔现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弹及其电子烟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弹及其电子烟。
技术介绍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通过雾化的方式将尼古丁变成蒸汽,供使用人员抽吸。电子烟通常包括烟弹和烟杆,烟弹与烟杆可拆卸连接,烟弹内设置有雾化液和雾化装置,烟杆内设置有给雾化装置供电的供电装置,雾化液使用完毕后,对烟弹进行更换,以使烟杆达到可重复使用的目的。雾化液的主要成分是食用级或者医药级别的丙三醇、1,2-丙二醇、聚乙二醇以及烟草专用香精。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烟弹内雾化液会出现未完全雾化的情况,使用人员吸入的烟雾内会掺杂未被完全雾化的雾化液液滴,影响使用人员的抽吸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液体的雾化液被使用人员吸入口腔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烟弹及其电子烟。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烟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烟弹,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雾化装置、抽吸管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抽吸管道连通的抽吸口和透气孔,所述抽屉口与透气孔分别设置在抽吸管道的两端,所述抽吸管道包括内管与套设在内管外的外管,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集液腔,所述抽吸管道包括用于使烟雾中电子雾化液液滴甩出的弯折管一,所述弯折管一上开设有与集液腔连通的漏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雾化装置将置物腔内的电子雾化液雾化,产生的烟雾自抽吸管道被抽出,在经过弯折管一时,烟雾内的雾化液液滴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自漏油孔甩出至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集液腔内,以减少出现烟雾内掺杂雾化液液滴的目的,进而减少出现使用人员将雾化液液滴抽入口腔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内管包括管道一、管道二、管道三以及弯折管一,所述管道一与管道二分别连通在弯折管一的两端,所述弯折管一设置为弯管,所述管道一、管道二以及管道三均设置为直管,所述管道二与管道三分别连通在弯折管二的两端,所述弯折管二上也开设有所述漏油孔,所述抽吸管道呈N型管道设置,所述管道一与抽吸口连通,所述管道二与雾化装置连通,所述管道一与管道二呈角度设置,所述管道二以及管道三也呈角度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雾自内管内通过时,经过弯折管一和弯折管二时,进行多次去除烟雾内雾化液液滴的操作,进一步减少出现烟雾内掺杂雾化液液滴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内管包括连接管一、连接二以及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U型管,所述U型管包括管体一和多个管体二,所述管体一设置为弯管,所述管体二设置为直管,所述管体二分别连通设置在管体一的两端,所述管体二之间平行设置,所述U型管之间依次连通,所述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分别设置在连通的U型管的两端与所述连接管一与抽吸口连通,所述连接管二与雾化装置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雾自内管内通过时,经过U型管时,进行多次去除烟雾内雾化液液滴的操作,进一步减少出现烟雾内掺杂雾化液液滴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吸收电子雾化液的吸油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油结构用于吸收集液腔内的电子雾化液,减少出现电子雾化液自漏油孔回流流入内管的现象。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档板,所述置物腔包括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隔档板设置在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所述隔档板上开设有出油孔,所述电子雾化液填充在上腔内,所述抽吸管道设置在上腔室内,所述雾化装置设置在下腔室内,所述隔档板与下腔室之间设置有吸油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腔室内的电子雾化液能够自隔挡板上的出油孔进入到吸油结构内,使吸油结构上浸有电子雾化液,雾化装置雾化吸油结构上的电子雾化液,以达到雾化电子雾化液的目的。优选的,所述隔档板上套设有用于密封隔档板与壳体之间间隙的密封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套的设置,用于减少出现电子雾化液自隔档板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流出的现象,以达到减少出现漏油的现象。优选的,所述雾化装置上套设有用于密封雾化装置与壳体之间间隙的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设置,减少出现电子雾化液自雾化装置与壳体之间间隙漏出的现象。优选的,所述抽吸口处设置有盛液槽,所述内管背离雾化装置的一端贯穿盛液槽的槽底,所述盛液槽内设置有用于吸附电子雾化液液滴的吸附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片能够进一步吸收烟雾内的雾化液液滴以及吸收烟雾冷凝产生的冷凝液,盛液槽的设置,用于承接烟雾冷凝产生的冷凝液。优选的,所述内管倾斜朝向吸附片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方便烟雾在排出抽吸管道时,与吸附片接触。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烟,包括烟杆,所述烟杆上安装有上述烟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弹安装在烟杆上,在使用人员抽出烟雾的时候,使烟雾内的雾化液液滴甩出至集液腔内,以减少出现烟雾内掺杂雾化液液滴得目的,进而减少出现使用人员将雾化液液滴抽入口腔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种电子烟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2是本申请一种电子烟实施例1中烟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种电子烟实施例1中烟弹的剖面结构平面图。图4是本申请一种电子烟实施例1中示出烟弹底部结构的结构图。图5是本申请一种电子烟实施例1中烟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一种电子烟实施例1中密封垫、隔档件、密封圈、底座的爆照结构示意图。图7本申请一种电子烟实施例2中烟弹的剖面结构平面图。附图标记:1、烟杆;10、杆体;100、安装槽;101、装配腔;102、进气通道;103、出气通道;104、进气孔;105、出气孔;106、触点一;107、磁铁;11、供电装置;12、感应装置;2、烟弹;3、壳体;30、置物腔;31、底座;310、底板;3100、透气孔;311、插板;312、凸沿;313、触点二;314、吸附块;32、隔档件;320、隔档板;3200、出油孔;321、安装沿;33、抽吸口;34、盛液槽;35、吸附片;4、雾化装置;40、置物座;400、置物槽;41、电热丝;42、引脚;43、密封套;430、通孔;44、密封圈;5、抽吸管道;50、内管;500、管道一;501、管道二;502、管道三;503、弯折管一;504、弯折管二;505、漏油孔;51、外管;52、集液腔;60、U型管;600、管体一;601、管体二;602、透油孔;61、连接管一;62、连接管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烟。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电子烟包括电子烟本体,电子烟本体包括烟杆1以及烟弹2,烟杆1包括杆体10、设置在杆体10内的供电装置11和感应装置12,杆体10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100,安装槽100在杆体10一端的端面上形成有安装口,烟弹2插接在安装槽100内。参照图3,烟弹2包括壳体3、设置在壳体3内的雾化装置4以及抽吸管道5,壳体3内填充有电子雾化液,雾化装置4用于将壳体3内的电子雾化液雾化,雾化产生的烟雾通过抽吸管道5被使用人员吸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弹,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设置在壳体(3)内的雾化装置(4)、抽吸管道(5),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与抽吸管道(5)连通的抽吸口(33)和透气孔(3100),所述抽吸口(33)与透气孔(3100)分别设置在抽吸管道(5)的两端,所述抽吸管道(5)包括内管(50)与套设在内管(50)外的外管(51),所述内管(50)与外管(51)之间设置有集液腔(52),所述抽吸管道(5)包括用于使烟雾中电子雾化液液滴甩出的弯折管一(503),所述弯折管一(503)上开设有与集液腔(52)连通的漏油孔(5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弹,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设置在壳体(3)内的雾化装置(4)、抽吸管道(5),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与抽吸管道(5)连通的抽吸口(33)和透气孔(3100),所述抽吸口(33)与透气孔(3100)分别设置在抽吸管道(5)的两端,所述抽吸管道(5)包括内管(50)与套设在内管(50)外的外管(51),所述内管(50)与外管(51)之间设置有集液腔(52),所述抽吸管道(5)包括用于使烟雾中电子雾化液液滴甩出的弯折管一(503),所述弯折管一(503)上开设有与集液腔(52)连通的漏油孔(5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50)包括管道一(500)、管道二(501)、管道三(502)以及弯折管二(504),所述管道一(500)与管道二(501)分别连通在弯折管一(503)的两端,所述弯折管一(503)设置为弯管,所述管道一(500)、管道二(501)以及管道三(502)均设置为直管,所述管道二(501)与管道三(502)分别连通在弯折管二(504)的两端,所述弯折管二(504)上也开设有所述漏油孔(505),所述抽吸管道(5)呈N型管体设置,所述管道一(500)与抽吸口(33)连通,所述管道二(501)与雾化装置(4)连通,所述管道一(500)与管道二(501)呈角度设置,所述管道二(501)以及管道三(502)也呈角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50)包括连接管一(61)、连接管二(62)以及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U型管(60),所述U型管(60)包括管体一(600)和多个管体二(601),所述管体一(600)设置为弯管,所述管体二(601)设置为直管,所述管体二(601)分别连通设置在管体一(600)的两端,所述管体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军邹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