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91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包括:捕杀罐、诱剂管、连接管、传输臂、传输管路以及多个钻地管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设置了诱剂扩散组件,使用者将推杆向下压动活塞,便能够将液体诱剂压入诱剂通道继而压入传输管路,诱剂会通过传输臂上的各钻地管进入地下土层,形成诱剂路径,将地下害虫吸引至捕杀罐内部,从而形成了较之普通埋入地下的诱杀装置更大的地下害虫诱杀范围,且各钻地管的内径在靠近捕杀罐至远离捕杀罐的方向上依次缩小,从而形成外围诱剂浓度小,靠近捕杀罐的诱剂浓度大的诱剂路径,提升将地下害虫引诱至捕杀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害虫诱捕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
技术介绍
害虫诱捕器是一种常见的防治农林害虫的手段,常见的害虫诱捕器往往置于地表,使用诱剂与黑光灯诱杀害虫,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害虫生存于土层之下,例如蝼蛄、地老虎等,对于这些地下害虫,因为土层内不像地表上拥有良好的诱剂挥发扩散条件以及黑光灯的照射范围,因此常用的诱杀手段无法在土层中形成较大的诱杀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置了诱剂扩散组件的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能够将液体诱剂压入诱剂通道继而压入传输管路,诱剂会通过传输臂上的各钻地管进入地下土层,在泥土中形成由诱剂组成的诱虫路径,将地下害虫吸引至捕杀罐内部,从而形成了较之普通埋入地下的诱杀装置更大的地下害虫诱杀范围,且没有将毒饵与土壤相接触,保证了环保与安全。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包括:捕杀罐,其侧壁上开设有捕获孔,所述诱捕罐上设有盖体,且捕杀罐内置有毒饵;诱剂管,连接于捕杀罐上,所述诱剂管的内部置有液体的诱剂,诱剂管的侧壁内开设有将诱剂管内部与外界相连通的诱剂通道,且诱剂管内部设有一活塞,用于将诱剂压入诱剂通道;连接管,可拆卸连接于诱剂管上,连接管内滑动连接有一推杆,所述推杆可拆卸连接于活塞上;诱剂扩散组件,包括:传输臂,连接于连接管上;传输管路,开设于所述传输臂与连接管的侧壁中,连接管侧壁中的传输管路能够与所述诱剂通道相连通;多个钻地管,均连接于传输臂上,且各钻地管内部均与传输管路以及外界相连通。各钻地管沿传输臂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于传输臂上,且各钻地管的内径在靠近捕杀罐至远离捕杀罐的方向上依次缩小。诱剂扩散组件设有多个,且各诱剂扩散组件围绕连接管的周向均匀分布。捕获孔设有多个,且各捕获孔包括位于捕杀罐外侧面上的外口以及位于捕杀罐内侧面上的内口,所述外口直径大于内口。连接管与诱剂管相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弹性材质的密封环,而诱剂管上开设有与密封环相匹配的环形槽,所述密封环能够卡入环形槽中,用于密封连接管与诱剂管连接处的间隙。所述推杆的一端通过卡扣机构与活塞可拆卸连接,推杆的另一端上连接有限位把手。所述盖体为内部中空且底面开放的倒圆锥体,盖体的圆锥底面边缘处螺纹连接于捕杀罐的下部,且盖体内部空间与捕杀罐内部相连通,盖体内部连接有柱体,柱体表面上布设有毒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设置了诱剂扩散组件,使用者将推杆向下压动活塞,便能够将液体诱剂压入诱剂通道继而压入传输管路,诱剂会通过传输臂上的各钻地管进入地下土层,形成诱剂路径,将地下害虫吸引至捕杀罐内部,从而形成了较之普通埋入地下的诱杀装置更大的地下害虫诱杀范围,且各钻地管的内径在靠近捕杀罐至远离捕杀罐的方向上依次缩小,从而形成外围诱剂浓度小,靠近捕杀罐的诱剂浓度大的诱剂路径,提升将地下害虫引诱至捕杀罐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诱剂管与连接管主视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捕杀罐;2、捕获孔;3、盖体;4、毒饵;5、诱剂管;6、诱剂通道;7、活塞;8、连接管;9、推杆;10、传输臂;11、传输管路;12、钻地管;13、密封环;14、限位把手;15、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包括:捕杀罐1、诱剂管5、连接管8以及诱剂扩散组件,其中捕杀罐1需要埋入土层下,其侧壁上开设有捕获孔2,捕获孔2距离地面高度3-8cm,用于使地下害虫钻入其中,且所述诱捕罐上设有盖体3,用于往捕杀罐1内放置毒饵4或取出虫尸,所述毒饵4使用有挥发性的诱杀毒饵;诱剂管5的底部连接于捕杀罐1上端,所述诱剂管5的内部置有液体的诱剂,可以使用性信息素诱剂或糖醋水诱剂,诱剂管5的侧壁内开设有将诱剂管5内部与外界相连通的诱剂通道6,且诱剂管5内部设有一活塞7,活塞7沿着诱剂管5内壁向下推动便能够将诱剂压入诱剂通道6,添加诱剂时可以从诱剂通道6添加,亦可以取出活塞直接加入诱剂管5之中;连接管8的底端可拆卸连接于诱剂管5上端,连接管8内滑动连接有一用于推动活塞的推杆9,所述推杆9可拆卸连接于活塞7上;诱剂扩散组件包括:传输臂10、传输管路11以及多个钻地管12,其中传输臂10水平地连接于连接管8的侧壁上;传输管路11开设于所述传输臂10与连接管8的侧壁中,连接管8侧壁中的传输管路11能够与所述诱剂通道6相连通,活塞7能够将液体诱剂压入诱剂通道6继而压入传输管路11中;多个钻地管12均竖直向下地连接于传输臂10上,且各钻地管12的端头尖锐,能够钻入距离地面高度3-8cm的地下位置,且各钻地管12内部均与传输管路11以及外界相连通,当活塞7能够将液体诱剂压入诱剂通道6继而压入传输管路11时,诱剂会通过各钻地管12进入地下土层,形成一道诱剂路径,将地下害虫吸引至捕杀罐1内部,从而形成了较之普通埋入地下的诱杀装置更大的地下害虫诱杀范围。进一步地,各钻地管12沿传输臂10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于传输臂10上,且各钻地管12的内径在靠近捕杀罐1至远离捕杀罐1的方向上依次缩小,从而形成外围诱剂浓度小,靠近捕杀罐1的诱剂浓度大的诱剂路径,提升将地下害虫引诱至捕杀罐1的效果。进一步地,诱剂扩散组件设有多个,且各诱剂扩散组件围绕连接管8的周向均匀分布,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地下的诱杀范围。进一步地,捕获孔2设有多个,且各捕获孔2包括位于捕杀罐1外侧面上的外口以及位于捕杀罐1内侧面上的内口,所述外口直径大于内口,用于便于地下害虫钻入捕杀罐1且不便于地下害虫钻出。进一步地,连接管8与诱剂管5相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弹性材质的密封环13,而诱剂管5上开设有与密封环13相匹配的环形槽,所述密封环13能够卡入环形槽中,用于密封连接管8与诱剂管5连接处的间隙,保证活塞7能够顺利推动诱剂进入诱剂通道6与传输管路11。进一步地,所述推杆9的一端通过卡扣机构与活塞7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扣机构的公扣设于推杆9的底端,母扣开设于活塞7的上表面,所述公扣与母扣均为弹性材料,方便安装与拆卸,推杆9的另一端上连接有限位把手14,当使用者用推杆9向下推动活塞7时,公扣便能在压力较大时或活塞7推入诱剂管5底端时卡入母扣中,使用完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捕杀罐(1),其侧壁上开设有捕获孔(2),所述诱捕罐上设有盖体(3),且捕杀罐(1)内置有毒饵(4);/n诱剂管(5),连接于捕杀罐(1)上,所述诱剂管(5)的内部置有液体的诱剂,诱剂管(5)的侧壁内开设有将诱剂管(5)内部与外界相连通的诱剂通道(6),且诱剂管(5)内部设有一活塞(7),用于将诱剂压入诱剂通道(6);/n连接管(8),可拆卸连接于诱剂管(5)上,连接管(8)内滑动连接有一推杆(9),所述推杆(9)可拆卸连接于活塞(7)上;/n诱剂扩散组件,包括:传输臂(10),连接于连接管(8)上;传输管路(11),开设于所述传输臂(10)与连接管(8)的侧壁中,连接管(8)侧壁中的传输管路(11)能够与所述诱剂通道(6)相连通;多个钻地管(12),均连接于传输臂(10)上,且各钻地管(12)内部均与传输管路(11)以及外界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捕杀罐(1),其侧壁上开设有捕获孔(2),所述诱捕罐上设有盖体(3),且捕杀罐(1)内置有毒饵(4);
诱剂管(5),连接于捕杀罐(1)上,所述诱剂管(5)的内部置有液体的诱剂,诱剂管(5)的侧壁内开设有将诱剂管(5)内部与外界相连通的诱剂通道(6),且诱剂管(5)内部设有一活塞(7),用于将诱剂压入诱剂通道(6);
连接管(8),可拆卸连接于诱剂管(5)上,连接管(8)内滑动连接有一推杆(9),所述推杆(9)可拆卸连接于活塞(7)上;
诱剂扩散组件,包括:传输臂(10),连接于连接管(8)上;传输管路(11),开设于所述传输臂(10)与连接管(8)的侧壁中,连接管(8)侧壁中的传输管路(11)能够与所述诱剂通道(6)相连通;多个钻地管(12),均连接于传输臂(10)上,且各钻地管(12)内部均与传输管路(11)以及外界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各钻地管(12)沿传输臂(10)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于传输臂(10)上,且各钻地管(12)的内径在靠近捕杀罐(1)至远离捕杀罐(1)的方向上依次缩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海鑫梁照文孙民琴黄静高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通海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