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焰灶炉头电容盒以及电焰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59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加热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焰灶炉头电容盒以及电焰灶。其中,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包括底壳以及盖合于底壳的盖板,底壳与盖板围合形成密封的电容腔,还包括设于电容腔的电极部以及与电极部间隔设置的极片组,电极部与极片组之间设有介质部,极片组包括多个电容极片,盖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各电容极片分别设于对应的通孔中。利用电极部与极片组间隔设置,且在电极部与极片组之间设置介质部以构成分布式电容,有利于实现自动化,且相比于传统的电焰灶使用多个独立的电容来说,有效的减小了电容器所占用的体积,进而使得电焰灶整体的体积能够减小,同时也能够降低电焰灶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焰灶炉头电容盒以及电焰灶
本技术涉及电加热
,尤其提供一种电焰灶炉头电容盒以及电焰灶。
技术介绍
电焰灶是近两年诞生的新事物,电焰灶原理是由高压产生等离子电焰进行工作。现有的电焰灶一般使用独立电容70,如图1所示。在电焰灶的炉头中装配独立电容70,独立电容70的一端连接在导电的极板80上。独立电容70上连接有离子针90,离子针90上装有离子头91,每一组独立电容70、离子针90、离子头91形成一个电通路,最终可在离子头91上产生一束等离子火焰。由于现有的电焰灶使用的是多组独立电容,成本较高,且使用独立电容导致电焰灶的电容盒结构较大,从而使得整个电焰灶的结构也将偏大;同时多组独立的电容也不利于实现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焰灶炉头电容盒,旨在解决现有电焰灶使用独立电容而导致的整体结构较大、成本较高,且不利于实现自动化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包括底壳以及盖合于底壳的盖板,底壳与盖板围合形成密封的电容腔,还包括设于电容腔的电极部以及与电极部间隔设置的极片组,电极部与极片组之间设有介质部,极片组包括多个电容极片,盖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各电容极片分别设于对应的通孔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利用电极部与极片组间隔设置,且在电极部与极片组之间设置介质部以构成分布式电容,即利用电极部作为该分布式电容的一端极板,同时利用多个电容极片作为该分布式电容的另一端极板,并通过设置的介质部使得电极部与多个电容极片之间达到了电容器的效果,从而使得该分布式电容统一使用电极部作为输入端,而输出端为多个独立的电容极片,在使用时便于对输入端进行统一的控制,进而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同时通过电极部、介质部以及电容极片共同构成分布式电容,相比于传统的电焰灶使用多个独立的电容来说,有效的减小了电容器所占用的体积,进而使得电焰灶整体的体积能够减小,同时也能够降低电焰灶的成本。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壳具有限位部,限位部供于限制电极部的安装位置。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底壳的限位部对电极部进行限位,以使电极部能够定位安装,且安装后电极部无法移动,从而保证稳定性。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部为导电极板。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板状的导电极板作为电极部,在将电极部安装在电容腔中时,板状的导电极板和能够叠设于电容腔中,从而空间利用率高,能够有效的降低电焰灶炉头电容盒的体积。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部具有引出脚,引出脚穿设于底壳并穿设至外部。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电极部上设置的引出脚,将引出脚穿设于底壳并穿设至外部,以便于电极部的接电处理,通过对外部的引出脚进行接线即可连通电极板。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壳的内侧面上设有定位柱,电极部上对应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柱插设于定位孔中。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在电极部上开设的定位孔,以及在底壳上对应设置的定位柱,当对电极部进行安装时,通过芯轴与第一芯孔的配合以对电极部在平面上进行定位,同时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以对电极部在绕于第一芯孔的角度上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安装电极部时,底壳上开设的供于穿设引出脚的穿孔能够与电极部的引出脚对齐,以便于电极部能够一次性安装成功。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的开设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盖板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的开设各通孔的结构,在使用电焰灶炉头电容盒时,将各电容极片分别设于对应的通孔中,电焰灶通过各电容极片连接离子针和离子头进行点火,火焰分布更均匀。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容腔内填充有绝缘填料。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容腔内填充绝缘填料以避免电容腔内部的相关部件在高电压环境下工作时出现漏电而产生电火花。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上设置有泄压口。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在盖板上设置的泄压口的结构以避免底壳与盖板围合形成的封闭的电容腔内部温度升高时产生爆裂危险。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壳与盖板采用绝缘材质。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底壳与盖板采用绝缘材质,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电的风险。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焰灶,包括多个离子针以及分别安装于各离子针上的离子头,还包括如上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离子针连接于对应的电容极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电焰灶,在具有电焰灶炉头电容盒的基础上,电焰灶的体积更小,从而成本也更低,同时通过电极部可便于控制电焰灶,更容易实现自动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电焰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处剖视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电容盒100,底壳10,芯轴11,定位柱12,盖板20,通孔201,泄压口21,连接孔202,电容腔30,电极部40,第一芯孔401,定位孔402,引出脚41,介质部50,第二芯孔501,极片组60,电容极片61,独立电容70,极板80,离子针90,离子头9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包括底壳以及盖合于所述底壳的盖板,所述底壳与所述盖板围合形成密封的电容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电容腔的电极部以及与所述电极部间隔设置的极片组,所述电极部与所述极片组之间设有介质部,所述极片组包括多个电容极片,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各所述电容极片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通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包括底壳以及盖合于所述底壳的盖板,所述底壳与所述盖板围合形成密封的电容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电容腔的电极部以及与所述电极部间隔设置的极片组,所述电极部与所述极片组之间设有介质部,所述极片组包括多个电容极片,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各所述电容极片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供于限制所述电极部的安装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为导电极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具有引出脚,所述引出脚穿设于所述底壳并穿设至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驭龙
申请(专利权)人:电生火高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