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440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包括用于与真空罐体密封固定连接的罐体转接法兰、一端穿套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内且可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之间形成密封连接的螺杆座、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座内的螺杆、以及调节螺杆位置的磁铁驱动组件,其中:所述螺杆内部中空,所述螺杆的一端伸入真空罐体内形成气体出口,另一端插入所述螺杆座内并与螺杆座的内螺纹形成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座的端部嵌有滑动密封圈以密封所述螺杆,所述螺杆座外端形成有进气通路,所述进气通路与所述螺杆内部中空的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工作过程中精密调节出气点在真空罐体中的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真空打火
,特别是涉及一种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真空进气装置中,由于只关心进气量与真空度的关系,因此并没有针对真空下高压打火放电而设计的进气装置。由于高压放电的条件需要有一定的介质作为载体(比如气体分子),那么在高真空度下高电压就很难与附近的金属在空间导通放电(打火),但是在某些特定场合和使用条件下,必须要求真空下高压打火放电,因此需要通入微量气体使真空度在局部被破坏,形成高压放电所需要的气体载体介质。在试验中,打火的位置和进气点必须每一次都手动调节,这就需要一个过程,实验→结果→曝真空。→打开真空罐体调整曝空点→调整最近金属位置→关闭真空罐体→抽真空→实验。这个过程由于抽真空的速度需要20分钟,单次调节时间就需要半小时以上,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真空装置中进气位置不便调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包括用于与真空罐体密封固定连接的罐体转接法兰、一端穿套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内且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密封连接的螺杆座、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座内的螺杆、以及调节螺杆位置的磁铁驱动组件,所述螺杆座通过固定件与罐体转接法兰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螺杆内部中空,所述螺杆的一端伸入真空罐体内形成气体出口,另一端插入所述螺杆座内并与螺杆座的内螺纹形成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座的端部嵌有滑动密封圈以密封所述螺杆,所述螺杆座外端形成有进气通路,所述进气通路与所述螺杆内部中空的通道相连通;所述磁铁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螺杆上的第一磁铁块和吸附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外的第二磁铁块,所述第一磁铁块和所述第二磁铁块内外相对设置以形成随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杆的气体出口为形成于所述螺杆端部的狭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杆的侧壁上靠近所述气体出口的位置设有工具接触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杆座的外凸缘上嵌有静密封圈以压紧所述罐体转接法兰的外凸缘形成密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磁铁块用金属粘接剂固定于螺杆边缘一侧,第二磁铁块放置于罐体转接法兰外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转接法兰、螺杆座和螺杆三者同轴心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杆座内设有嵌入槽,所述静密封圈装配于所述嵌入槽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杆座内的中空通道为阶梯通道,所述内螺纹形成于所述阶梯通道的最小直径段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杆座的端部为进气管段连接端用于连接外接管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为卡箍,所述螺杆座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通过所述卡箍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杆座上设有标准KF25、KF40或KF16接口以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对接,所述静密封圈为KF25、KF40或KF16法兰静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机械性能:在整个打火装置测试进行中,真空度能够达到1×10-4Pa,为了在不影响真空度的情况下能够对打火放电位置进行动态调节,本技术使用了强磁铁作为螺杆旋转的牵引力,利用真空罐体外的第二磁铁块和内部螺杆上的第一磁体块进行牵引,从而使得螺杆沿着螺杆轴向的移动,以在工作中随时调节进气位置,实现真空罐体在不曝空的工作状态中随时调节进气位置,由此减少了单次调节所耗用的时间,提高测试效率。2.导向性能:由于螺纹连接和滑动密封圈的紧固作用,在保证加工精度的条件下,本技术能够保证在螺杆径向的微量移动,精密调节局部打火区域的位置,螺纹的牙距越小,轴向移动的位置越精密。利用螺杆加工的螺距尺寸和磁铁旋转的圈数可以得知具体的相对位移,从而精确的计算出打火放电位置,实现精密调节进气位置。3.密封性能:滑动密封圈位置在真空内部,因此不涉及到对外泄漏的可能,滑动密封圈保证了动态调节螺杆高度时保证进入气体有唯一出气口,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真空罐体内特定的局部区域的真空度变化。整体调节机构都在密封点以内,便于各组件的装配和密封。附图说明图1是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的未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是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的主视图。图4是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与罐体法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法兰,2-罐体转接法兰,3-1-第一磁铁块,3-2-第二磁铁块,4-滑动密封圈,5-静密封圈,6-螺杆座,7-螺杆。6-1-进气通路,6-2-进气管段连接端,7-1-气体出口,7-2-工具接触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包括用于与真空罐体密封固定连接的罐体转接法兰2、一端穿套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2内且可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2之间形成密封固定连接的螺杆座6、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座6内的螺杆7、以及调节螺杆7位置的磁铁驱动组件,其中:所述螺杆7内部中空,所述螺杆7的一端伸入真空罐体内形成气体出口7-1,另一端插入所述螺杆座6内并与螺杆座6的内螺纹形成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座6的端部嵌有滑动密封圈4以密封所述螺杆7,所述螺杆座6外端形成有进气通路6-1,所述进气通路与所述螺杆7内部中空的通道相连通;所述磁铁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螺杆7上的第一磁铁块3-1和吸附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2外的第二磁铁块3-2,所述第一磁铁块3-1和所述第二磁铁块3-2内外相对设置以形成随动。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的定位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定位方法:所述罐体转接法兰2焊接于真空罐体的罐体法兰1上,使用时在滑动密封圈4的位置涂抹硅脂或氟脂减小摩擦,将螺杆座6和螺杆7以螺纹形式预装为一体结构,将预装的一体结构插入罐体转接法兰2内,并将螺杆座6固定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2上;调节方法:气体通过螺杆座6的进气通路通入,穿过螺杆7的中空通道,从螺杆7的气体出口7-1进入到真空罐体内,局部曝真空,在螺杆座6外转动第二磁铁块3-2时,第一磁铁块3-1随其转动,带动螺杆7在螺杆座6内转动,于此同时螺杆7进行轴向上的直线运动,在螺杆7进退的同时,气体出口7-1在真空罐体内的位置得到调节。实施例3作为优选的,所述螺杆7的气体出口7-1为形成于所述螺杆7端部的狭孔,所述螺杆7的侧壁上靠近所述气体出口7-1的位置设有工具接触面7-2,便于利用工具装配所述螺杆7。作为优选的,所述螺杆座6的外凸缘上嵌有静密封圈5以压紧所述罐体转接法兰2的外凸缘形成密封。将一体结构插入到罐体转接法兰2内时,在静密封圈5的作用下,螺杆座6与罐体转接法兰2之间形成密封。作为优选的,第一磁铁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真空罐体密封固定连接的罐体转接法兰、一端穿套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内且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密封连接的螺杆座、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座内的螺杆、以及调节螺杆位置的磁铁驱动组件,所述螺杆座通过固定件与罐体转接法兰固定连接,其中:/n所述螺杆内部中空,所述螺杆的一端伸入真空罐体内形成气体出口,另一端插入所述螺杆座内并与螺杆座的内螺纹形成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座的端部嵌有滑动密封圈以密封所述螺杆,所述螺杆座外端形成有进气通路,所述进气通路与所述螺杆内部中空的通道相连通;/n所述磁铁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螺杆上的第一磁铁块和吸附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外的第二磁铁块,所述第一磁铁块和所述第二磁铁块内外相对设置以形成随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真空罐体密封固定连接的罐体转接法兰、一端穿套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内且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密封连接的螺杆座、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座内的螺杆、以及调节螺杆位置的磁铁驱动组件,所述螺杆座通过固定件与罐体转接法兰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螺杆内部中空,所述螺杆的一端伸入真空罐体内形成气体出口,另一端插入所述螺杆座内并与螺杆座的内螺纹形成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座的端部嵌有滑动密封圈以密封所述螺杆,所述螺杆座外端形成有进气通路,所述进气通路与所述螺杆内部中空的通道相连通;
所述磁铁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螺杆上的第一磁铁块和吸附于所述罐体转接法兰外的第二磁铁块,所述第一磁铁块和所述第二磁铁块内外相对设置以形成随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气体出口为形成于所述螺杆端部的狭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侧壁上靠近所述气体出口的位置设有工具接触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可调节真空打火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座的外凸缘上嵌有静密封圈以压紧所述罐体转接法兰的外凸缘形成密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成高学林张帆谈小虎贾子朝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