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气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43721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7
一种恒温气室装置,包括温控模块和恒温气室模块,恒温气室模块包括气体输入管、气体输出管、进气管路、出气管路、气室、气体传感器及恒温油槽;恒温油槽内部充满液态导热介质,气体输入管和气体输出管穿设在恒温油槽侧壁上,进气管路、气室和出气管路相串接均设于恒温油槽内,气室内设有气体传感器;恒温油槽还包括加热器件和测温元件,加热器件和测温元件均伸入槽体内的液态导热介质中,加热器件电控制线部分设在槽体外,测温元件信号线伸出槽体外。温控模块,使恒温油槽的温度保持在设定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气室温度被控制在预设温度,可以规避气体传感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产生的信号偏移问题,保证气体传感器的检测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气室装置
本技术属于气体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恒温气室装置。
技术介绍
大多数气体传感器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使用中,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通常参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偏移。所以,一般都会对传感器的环境温度特性进行修正,基于MEMS原理和电阻式的气体传感器尤为如此。常规做法是在传感器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内,测量传感器参数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偏移情况,然后根据偏移量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确定传感器的修正算法。该做法测试过程比较繁琐,算法确定也需要大量的试验摸索和验证。也有采用在传感器气体检测芯体元件附近增设加热和测温电路的方法,通过温控电路实现气体传感器附近温度恒定,达到避免环境温度影响的目的。但是,此方法仅满足在环境温度变化量较小情况下的测量要求,当环境温度变化量较大时,仍然会存在测量偏移的现象。为了简化传感器环境温度校准过程,提高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亟需分析现有MEMS原理传感器和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特性以及技术特点,设计一种简单、实用的规避环境温度变化对气体传感器影响的测量装置。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温气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模块(1)和恒温气室模块(2);/n恒温气室模块(2)包括气体输入管(3)、气体输出管(9)、进气管路(12)、出气管路(5)、气室(11)、气体传感器(10)及恒温油槽(4);/n恒温油槽(4)的槽体是一个内部中空的封闭腔体,内部充满液态导热介质,气体输入管(3)和气体输出管(9)穿设在恒温油槽(4)侧壁上,进气管路(12)、气室(11)和出气管路(5)均设于恒温油槽(4)内,进气管路(12)进气端连通气体输入管(3)的槽内一端,进气管路(12)的出气端连接气室(11)的进气口,气室(11)的出气口连接出气管路(5)的进气端,出气管路(5)的出气端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气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模块(1)和恒温气室模块(2);
恒温气室模块(2)包括气体输入管(3)、气体输出管(9)、进气管路(12)、出气管路(5)、气室(11)、气体传感器(10)及恒温油槽(4);
恒温油槽(4)的槽体是一个内部中空的封闭腔体,内部充满液态导热介质,气体输入管(3)和气体输出管(9)穿设在恒温油槽(4)侧壁上,进气管路(12)、气室(11)和出气管路(5)均设于恒温油槽(4)内,进气管路(12)进气端连通气体输入管(3)的槽内一端,进气管路(12)的出气端连接气室(11)的进气口,气室(11)的出气口连接出气管路(5)的进气端,出气管路(5)的出气端连通气体输出管(9)的槽内一端,气室(11)内设有气体传感器(10),气体传感器(10)的信号线延伸出槽体外;
恒温油槽(4)还包括加热器件(6)和测温元件(8),加热器件(6)和测温元件(8)均伸入槽体内的液态导热介质中,加热器件(6)靠近槽体的内侧和底部,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献忠李建国许雪锋吴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智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