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轨道病害识别的移动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434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病害识别的移动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机构、传感器、控制器、电源、动力驱动装置和底盘。加载机构具有加载电动机和加载力锤,向轨道加载激励。加载力锤端部具有力感应头,用于向控制器反馈力锤加载数据。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路连接,获取被激励的轨道反馈的响应信息。底盘用于承载加载机构、传感器、控制器、电源和动力驱动装置。底盘具有与动力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的行走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加载装置,能克服以往检测凭人工经验和受个人操作习惯影响的不稳定性,且外界光照条件、待检测结构表面的脏污不会对检测结果判断造成影响,同时能检测出一些目视检测法无法发现的隐蔽病害,实现尽早的发现隐患,及时排除现有的结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轨道病害识别的移动加载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检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病害识别的移动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也在不断增加,而在列车荷载的往复作用下,轨道结构也陆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病害,因此在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同时,对于线路的养护维修和轨道检测的需求不断提高,轨道结构的完整性也是实现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现有的轨道检测大多为现场人工巡检和基于激光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的检测方式。对于现场工人巡检的方式而言,该方式对于工人的操作经验依赖较多,操作过程中不同操作人员的检测水平离散性较大,缺乏一种通用、准确且不依赖于人工主观经验的检测模式及评判方法。对于基于激光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轨道结构病害检查而言,其易于实现轨检车装车及自动检测,但受外界光照环境及结构表面脏污情况影响较为严重,同时对于外观正常但实际力学状态已经出现失效的隐蔽病害检测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病害识别的移动加载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在外界光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轨道病害识别的移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机构、传感器、控制器、电源、动力驱动装置和底盘;/n所述加载机构具有加载电动机和加载力锤,所述加载电动机驱动所述加载力锤向轨道加载激励,所述加载力锤端部具有力感应头,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反馈力锤加载数据;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路连接,用于获取被激励的轨道反馈的响应信息;所述底盘用于承载所述加载机构、传感器、控制器、电源和动力驱动装置;该底盘具有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的行走轮,通过该行走轮可使所述底盘沿轨道移动;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加载机构电路连接,通过改变所述加载电动机的转速调节所述加载力锤的加载频率;所述加载机构可相对于所述底盘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病害识别的移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机构、传感器、控制器、电源、动力驱动装置和底盘;
所述加载机构具有加载电动机和加载力锤,所述加载电动机驱动所述加载力锤向轨道加载激励,所述加载力锤端部具有力感应头,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反馈力锤加载数据;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路连接,用于获取被激励的轨道反馈的响应信息;所述底盘用于承载所述加载机构、传感器、控制器、电源和动力驱动装置;该底盘具有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的行走轮,通过该行走轮可使所述底盘沿轨道移动;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加载机构电路连接,通过改变所述加载电动机的转速调节所述加载力锤的加载频率;所述加载机构可相对于所述底盘移动,改变所述加载力锤与轨道的距离;
所述电源向所述移动加载装置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力锤竖向布置,并且位于某侧路轨的上方,所述加载电动机横向布置;所述加载机构还包括转动杆和力锤导向套筒,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所述加载电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力锤活动连接,所述力锤导向套筒与所述加载力锤相互套接,并且竖向固定安装;所述加载电动机通过驱动所述转动杆摆动,使所述加载力锤竖向移动;所述加载机构可相对于所述底盘竖向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博文李佳静费琳琳赵闻强曾钦娥王兵兵王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