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取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431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取材装置,包括:放置组件,用于放置病理检材;测量组件,用于测量病理检材的尺寸;测量组件与放置组件活动连接,放置组件上设有收容部,测量组件能够收纳在收容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测量组件与放置组件活动连接,并在放置组件上设置收容部,通过活动测量组件,使得测量组件能够收纳于收容部内,由此使得整个取材装置体积小巧、结构简单紧凑,方便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取材装置
本技术涉及样本提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取材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临床病理工作和生命科学研究中,各类组织标本的取材工作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病理取材板是取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直接关系着取材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无论是临床病理医师,还是法医病理法医师,都需要进行病理检材的取材工作。一个良好的取材板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切取环境以及良好的检材测量环境。现在一般的取材板为不同材质的整板,而且一些取材板上会固设有刻度尺以方便测量检材的长宽高。对于一般临床病理医生,工作场所固定、取材地点固定,不需要移动取材板的位置,所以利用上述取材板取材比较方便,但是对于法医病理法医师而言,工作地点和取材地点都没办法固定,现有的取材板没法满足随身携带方便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取材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取材装置所存在的无法满足随身携带方便的问题。为此,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取材装置,包括:放置组件,用于放置病理检材;测量组件,用于测量病理检材的尺寸;所述测量组件与所述放置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放置组件上设有收容部,所述测量组件能够收纳在所述收容部内。在便携式取材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置组件包括取材板,所述测量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取材板上,所述取材板一侧凹陷形成所述收容部。在便携式取材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材板为中空结构,所述收容部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在便携式取材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材板至少包括第一取材板和第二取材板,所述第一取材板与所述第二取材板铰接,使得所述第一取材板与所述第二取材板能够展开组合使用和折叠收纳。在便携式取材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材板上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固设有转动杆,所述测量组件通过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取材板连接。在便携式取材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第一测量件和第二测量件,所述第二测量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测量件上。在便携式取材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测量件通过相对于所述转动杆的转动能够收纳于所述收容部内。在便携式取材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组件还包括第三测量件,所述第三测量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测量件上,所述第一测量件、所述第二测量件及所述第三测量件相互垂直设置。在便携式取材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件内部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置有第一滑动组件和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第二测量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上,所述第三测量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上。在便携式取材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沿所述滑道的路径设置于所述滑道内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测量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沿所述滑道的路径设置于所述滑道内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上沿其路径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三测量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上。在便携式取材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件上沿滑道的路径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滑道连通的第一通槽以及第二通槽,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第一通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第二通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测量件一端固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安装配合的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三测量件一端固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安装配合的第二安装块。在便携式取材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件外滑动套设有第一套环以及第二套环,所述第二测量件与所述第三测量件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二套环上。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测量组件与放置组件活动连接,并在放置组件上设置收容部,通过活动测量组件,使得测量组件能够收纳于收容部内,由此使得整个取材装置体积小巧、结构简单紧凑,方便随身携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取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取材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图3中沿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2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图5中沿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取材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取材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8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放置组件;110、收容部;101、取材板;120、第一取材板;130、第二取材板;140、合页;150、转动槽;160、转动杆;200、测量组件;210、第一测量件;220、第二测量件;221、第一安装块;230、第三测量件;231、第二安装块;240、滑道;250、第一滑动组件;251、第一导杆;252、第一滑块;2521、第一安装槽;260、第二滑动组件;261、第二导杆;262、第二滑块;2621、第二安装槽;270、第一通槽;280、第二通槽;201、第一套环;202、第二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其他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取材装置,该便携式取材装置将测量组件200与放置组件100活动连接,并在放置组件100上设置收容部110,通过活动测量组件200,使得测量组件200能够收纳于收容部110内。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2,该便携式取材装置包括放置组件100以及测量组件200。该放置组件100用于放置病理检材,测量组件200活动连接于该放置组件100上。将病理检材放置于放置组件100上,利用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取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放置组件,用于放置病理检材;/n测量组件,用于测量病理检材的尺寸;/n所述测量组件与所述放置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放置组件上设有收容部,所述测量组件能够收纳在所述收容部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取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置组件,用于放置病理检材;
测量组件,用于测量病理检材的尺寸;
所述测量组件与所述放置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放置组件上设有收容部,所述测量组件能够收纳在所述收容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取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组件包括取材板,所述测量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取材板上,所述取材板一侧凹陷形成所述收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取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材板为中空结构,所述收容部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取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材板至少包括第一取材板和第二取材板,所述第一取材板与所述第二取材板铰接,使得所述第一取材板与所述第二取材板能够展开组合使用和折叠收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取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材板上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固设有转动杆,所述测量组件通过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取材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取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第一测量件和第二测量件,所述第二测量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测量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取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测量件通过相对于所述转动杆的转动能够收纳于所述收容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取材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桂文王悦李广云刘希刘明哲孙键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域司法鉴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