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管道及阀门渗漏检测的引水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29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管道及阀门渗漏检测的引水罐,包括储液罐,所述的储液罐的上方设置有引水罐,所述引水罐与所述储液罐之间通过引液主管连通,所述引水罐的下部连接有供液泵;所述引水罐上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连接所述引水罐和所述引液主管,所述引水罐的顶部设置有排气阀和补液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快速查明引水罐漏气部位,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生产停车的时间,提高设备稼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管道及阀门渗漏检测的引水罐
本技术涉及电解铜箔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含管道及阀门渗漏检测的引水罐。
技术介绍
在电解铜箔行业,硫酸铜溶液供给的可靠性会对生产起到决定性影响。因硫酸铜溶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引水罐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有些部位的焊缝、阀门、管道会有很不明显的渗漏现象,加上引水罐是工作在负压状态,所有普通设计的引水罐系统很难排查轻微渗漏故障,但供液流量就是达不到设计指标要求。严重情况下,供液泵启动后还没有硫酸铜溶液吸出,会造成生产停车。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含管道及阀门渗漏检测的引水罐,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管道及阀门渗漏检测的引水罐,包括储液罐,所述的储液罐的上方设置有引水罐,所述引水罐与所述储液罐之间通过引液主管连通,所述引水罐的下部连接有供液泵;所述引水罐上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连接所述引水罐和所述引液主管,所述引水罐的顶部设置有排气阀和补液阀。进一步的,所述引水罐的底部设置有排净阀。进一步的,所述排气阀连接有第一存水弯管,所述第一存水弯管的弯管处设置有排液阀。进一步的,所述排净阀连接有第二存水弯管。进一步的,所述液位计的上端低于所述引液主管的上端4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增加防呆设计的引水罐,在供液泵流量输出异常时可以快速排查系统内漏位置。本技术可以在不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快速查明引水罐漏气部位,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生产停车的时间,提高设备稼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含管道及阀门渗漏检测的引水罐的示意图。图中:1.储液罐,2.混凝土,3.第一球阀,4.第二球阀,5.液位计,6.排气阀,7.补液阀,8.引水罐,9.供液泵,10.引液主管,11.排液阀,12.排净阀,14.第一存水弯管,15.第二存水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含管道及阀门渗漏检测的引水罐,包括储液罐1,所述的储液罐1的上方设置有引水罐8,所述引水罐8与所述储液罐1之间通过引液主管10连通,所述引水罐8的下部连接有供液泵9;所述引水罐8上设置有液位计5,所述液位计5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一球阀3和第二球阀4连接所述引水罐8和所述引液主管10,所述引水罐8的顶部设置有排气阀6和补液阀7。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引水罐8的底部设置有排净阀12。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阀6连接有第一存水弯管14,所述第一存水弯管14的弯管处设置有排液阀11。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排净阀12连接有第二存水弯管15。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液位计5的上端低于所述引液主管10的上端40mm。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含管道及阀门渗漏检测的引水罐,所述方案,带控制显示液位计5采用磁翻板液位计,并带4-20mA信号用于远传到DCS系统,带控制显示液位计5控制补液阀7动作及供液泵9的启停。液位自动控制流程:自动状态-补液阀7自动开启-桶体液位到设置值-补液阀7自动关闭-自动开启供液泵9连锁补液阀7。若补液阀7不被开启-异常导致引水桶液位下降时,监控操作系统发出报警。方案手动控制流程:手动状态下泵9与补液阀7连锁功能取消,带控制显示液位计5报警功能取消。排气阀11上端增加存水弯,成功避免由于排气阀6内漏引起引水罐液位下降。排净阀12下端增加存水弯,成功避免由于排净阀12内漏引起引水桶液位下降,且利用虹吸效应加快正常排净情况时排液速度。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排气阀6的管道底部高度要在引液主管10之下3至5mm。引水罐体8、引液主管10、存水弯114、第二存水弯管15及主要部件的连接法兰所用材料必须为316L不锈钢;排气阀6后安装第一存水弯管14,水封高度大于50mm,存水弯下端安装排液阀11,排净阀12后安装存水弯215,水封高度大于50mm,排液口朝下。工况一:系统正常无内漏,控制系统选择自动状态。补液阀7自动开启,第二球阀4手动常开,第一球阀3手动常闭。当液位计5液位到设置高液位时,自动控制补液阀7关闭,供液泵9自动启动,且补液阀被连锁控制不再被开启。当带控制显示液位计5液位到设置低液位,监控系统将发出报警。工况二:系统存在内漏,供液泵9无法正常抽液,控制系统选择手动状态。供液泵9启动前,打开补液阀7,打开第二球阀4,打开排气阀6,打开排液阀11,关闭第一球阀3。补液至液位计5上端有液往下流,即关闭补液阀7。启动供液泵9,观察5分钟,若发现带控制显示液位计5液位下降时,则说明桶体内部引液主管10存在破裂导致内漏。关闭排液阀11,向存水弯中注入自来水至排气口上端有水溢出。关闭排气阀6,开启第一球阀3,开启第二球阀4,启动供液泵9运行5分钟后停泵9。观察5分钟,观察发现带控制显示液位计5液位下降时,则说明引液主管10液面以上至罐体上端引水管10存在内漏导致液位下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管道及阀门渗漏检测的引水罐,包括储液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罐(1)的上方设置有引水罐(8),所述引水罐(8)与所述储液罐(1)之间通过引液主管(10)连通,所述引水罐(8)的下部连接有供液泵(9);所述引水罐(8)上设置有液位计(5),所述液位计(5)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一球阀(3)和第二球阀(4)连接所述引水罐(8)和所述引液主管(10),所述引水罐(8)的顶部设置有排气阀(6)和补液阀(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管道及阀门渗漏检测的引水罐,包括储液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罐(1)的上方设置有引水罐(8),所述引水罐(8)与所述储液罐(1)之间通过引液主管(10)连通,所述引水罐(8)的下部连接有供液泵(9);所述引水罐(8)上设置有液位计(5),所述液位计(5)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一球阀(3)和第二球阀(4)连接所述引水罐(8)和所述引液主管(10),所述引水罐(8)的顶部设置有排气阀(6)和补液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管道及阀门渗漏检测的引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龙毛子胜王会军涂祥林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