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蜗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88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通用型蜗壳,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蜗形板;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蜗形板的左右两侧,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蜗形板三者围构形成一内腔,该蜗壳的前侧具有出风口,该出风口连通于内腔,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该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安装孔的直径,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均连通于内腔,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的外周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组定位孔、若干第二组定位孔,若干第一组定位孔、若干第二组定位孔分别围绕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环形间距布置,若干第一组定位孔与若干第二组定位孔对称设置;借此,其能适用于蜗壳的左右双向安装,具备通用性,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用型蜗壳
本技术涉及蜗壳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通用型蜗壳。
技术介绍
风机,尤其是除尘风机,是用于改善空气质量、提高空气对流的设备。风机的种类各种各样,其按气体流动的方向分为:离心式、轴流式、斜流式(混流式)和横流式等类型,其中,离心风机是指气流轴向进入风机的叶轮后主要沿径向流动的风机。现有的离心风机通常为蜗形状,其蜗壳包括两侧板及一蜗形板,其一侧板的电机侧,另一侧板是进风口侧;由于现有的离心风机制作完成后的旋向是唯一的,导致其旋向安装方向唯一,无法更改蜗壳的安装方向,使其对于不同旋向的安装,需要不同安装方向的蜗壳,导致蜗壳不具备通用性,安装灵活性差,不便于安装,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型蜗壳,其能适用于蜗壳的左右双向安装,具备通用性,安装灵活性佳,便于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通用型蜗壳,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蜗形板;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蜗形板的左右两侧,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蜗形板三者围构形成一内腔,该蜗壳的前侧具有出风口,该出风口连通于内腔,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该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安装孔的直径,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均连通于内腔,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的外周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组定位孔、若干第二组定位孔,若干第一组定位孔、若干第二组定位孔分别围绕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环形间距布置,若干第一组定位孔与若干第二组定位孔对称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若干第一组定位孔包括若干第一定位孔、若干第二定位孔、若干第三定位孔,若干第一定位孔、若干第二定位孔、若干第三定位孔均围绕第一安装孔环形均匀间距布置,若干第二定位孔布置于若干第一定位孔的外围,若干第三定位孔布置于若干第二定位孔的外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定位孔的数量多于第二定位孔的数量。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若干第三定位孔呈半环形均匀间距布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定位孔有三个。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若干第一组定位孔包括若干第四定位孔、若干第五定位孔、若干第六定位孔,若干第四定位孔、若干第五定位孔、若干第六定位孔均围绕第二安装孔环形均匀间距布置,若干第五定位孔布置于若干第四定位孔的外围,若干第六定位孔布置于若干第五定位孔的外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四定位孔的数量多于第五定位孔的数量。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若干第六定位孔呈半环形均匀间距布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六定位孔有三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上分别设置第一组定位孔、第二组定位孔,并使第一组定位孔与第二组定位孔对称设置,使其能通过两个侧板的两组定位孔进行定位安装,从而对于风机不同安装方向的蜗壳能通过第一组定位孔或第二组定位孔进行同一安装结构的安装,使其能适用于蜗壳的左右双向安装,具备通用性,提高了现场旋向安装更改的灵活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库存,且便于安装;以及,通过将每组定位孔均设置三组环形均匀间距布置的定位孔,使其提高了蜗壳的安装稳固性,使蜗壳的安装更加牢固。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前视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一侧板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二侧板的右视图。附图标识说明:10、第一侧板11、第一安装孔12、第一定位孔13、第二定位孔14、第三定位孔20、第二侧板21、第二安装孔22、第四定位孔23、第五定位孔24、第六定位孔30、蜗形板40、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通用型蜗壳,包括第一侧板10、第二侧板20及蜗形板30;该第一侧板10、第二侧板20分别连接于蜗形板30的左右两侧,该第一侧板10、第二侧板20、蜗形板30三者围构形成一内腔,该蜗壳的前侧具有出风口40,该出风口40连通于内腔,该第一侧板10、第二侧板20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21,该第一安装孔11的直径小于第二安装孔21的直径,该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21均连通于内腔,该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21的外周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组定位孔、若干第二组定位孔,若干第一组定位孔、若干第二组定位孔分别围绕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21环形间距布置,若干第一组定位孔与若干第二组定位孔对称设置。如此,通过于第一侧板10、第二侧板20上分别设置第一组定位孔、第二组定位孔,并使第一组定位孔与第二组定位孔对称设置,使其能通过两个侧板的两组定位孔进行定位安装,从而对于风机不同安装方向的蜗壳能通过第一组定位孔或第二组定位孔进行同一安装结构的安装,使其能适用于蜗壳的左右双向安装,具备通用性,提高了现场旋向安装更改的灵活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库存,且便于安装。其中,于本实施例中,若干第一组定位孔包括若干第一定位孔12、若干第二定位孔13、若干第三定位孔14,若干第一定位孔12、若干第二定位孔13、若干第三定位孔14均围绕第一安装孔11环形均匀间距布置,若干第二定位孔13布置于若干第一定位孔12的外围,若干第三定位孔14布置于若干第二定位孔13的外围。所述第一定位孔12的数量多于第二定位孔13的数量。若干第三定位孔14呈半环形均匀间距布置;优选地,所述第三定位孔14有三个,当然,所述第三定位孔14并不局限于上述数量,也可为其他数量。若干第一组定位孔包括若干第四定位孔22、若干第五定位孔23、若干第六定位孔24,若干第四定位孔22、若干第五定位孔23、若干第六定位孔24均围绕第二安装孔21环形均匀间距布置,若干第五定位孔23布置于若干第四定位孔22的外围,若干第六定位孔24布置于若干第五定位孔23的外围。所述第四定位孔22的数量多于第五定位孔23的数量。若干第六定位孔24呈半环形均匀间距布置;优选地,所述第六定位孔24有三个,当然,所述第六定位孔24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上述数量,也可为其他数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上分别设置第一组定位孔、第二组定位孔,并使第一组定位孔与第二组定位孔对称设置,使其能通过两个侧板的两组定位孔进行定位安装,从而对于风机不同安装方向的蜗壳能通过第一组定位孔或第二组定位孔进行同一安装结构的安装,使其能适用于蜗壳的左右双向安装,具备通用性,提高了现场旋向安装更改的灵活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库存,且便于安装;以及,通过将每组定位孔均设置三组环形均匀间距布置的定位孔,使其提高了蜗壳的安装稳固性,使蜗壳的安装更加牢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型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蜗形板;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蜗形板的左右两侧,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蜗形板三者围构形成一内腔,该蜗壳的前侧具有出风口,该出风口连通于内腔,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该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安装孔的直径,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均连通于内腔,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的外周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组定位孔、若干第二组定位孔,若干第一组定位孔、若干第二组定位孔分别围绕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环形间距布置,若干第一组定位孔与若干第二组定位孔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蜗形板;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蜗形板的左右两侧,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蜗形板三者围构形成一内腔,该蜗壳的前侧具有出风口,该出风口连通于内腔,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该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安装孔的直径,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均连通于内腔,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的外周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组定位孔、若干第二组定位孔,若干第一组定位孔、若干第二组定位孔分别围绕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环形间距布置,若干第一组定位孔与若干第二组定位孔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蜗壳,其特征在于:若干第一组定位孔包括若干第一定位孔、若干第二定位孔、若干第三定位孔,若干第一定位孔、若干第二定位孔、若干第三定位孔均围绕第一安装孔环形均匀间距布置,若干第二定位孔布置于若干第一定位孔的外围,若干第三定位孔布置于若干第二定位孔的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明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慧达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