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悬挑梁锚固组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74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悬挑梁锚固组合件,包括U形预埋环和外接架。U形预埋环的两端均设有柱状套筒,外接架与柱状套筒连接。外接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连接头,连接杆与连接头的中部连接;连接头的形状为长方体,且连接头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呈外凸弧形面。柱状套筒内设有同轴向中心线的活动安装腔,连接头与安装腔活动配合;柱状套筒远U形预埋环的一端设有环形挡块,环形挡块上设有与连接头滑动配合且贯穿的条形孔。第二连接件的结构同第一连接件,且第二连接件与柱状套筒的连接方式同第一连接件与柱状套筒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循环使用且不产生新的渗漏点,能节约材料和提高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悬挑梁锚固组合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外悬挑梁锚固组合件。
技术介绍
悬挑预埋环广泛应用于悬挑脚手架工程,是其重要的受力构件。由于其构件的重要性和不可重复利用性,现有预埋环主要为不可循环使用和可循环使用,两者互有优缺点。不可循环使用U形预埋环(主要为现场钢筋自制和工厂定制)缺点是不能循环使用,钢筋浪费严重,优点是不会产生渗漏点;可循环使用U形预埋环(主要为工厂定制,外部为一塑料套管)优点是可以循环使用,但是易产生楼板渗漏点,特别是在阳台处出现渗漏点。中国技术专利文献号CN201720191039.5公布了一种悬挑脚手架的支撑装置,若采用预埋环贯穿楼板紧固悬挑梁的方式,在后期将预埋环的多余部分切除后,预埋在楼板里的部分钢筋易成为渗漏点,且切除后的架体部分因尺寸的减短不可再使用,造成材料浪费;若采用直接将工字型悬挑梁直接用螺栓固定在楼板上的方式,悬挑梁的可承受力降低,降低了安全性。所以需要一种能循环使用且不产生新的渗漏点的悬挑U形预埋环,既能节约材料,又能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外悬挑梁锚固组合件,能循环使用且不产生新的渗漏点,既能节约材料,又能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悬挑梁锚固组合件,包括U形预埋环和外接架;所述U形预埋环的两端均设有柱状套筒,所述外接架与所述柱状套筒连接;所述外接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连接头,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头的中部连接;连接头的形状为长方体,且连接头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呈外凸弧形面;所述柱状套筒内设有同轴向中心线的活动安装腔,连接头与所述安装腔活动配合;柱状套筒远U形预埋环的一端设有环形挡块,所述环形挡块上设有与连接头滑动配合且贯穿的条形孔;所述第二连接件所包括的部件及其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与第一连接件所包括的部件及其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相同,第二连接件与对应所述柱状套筒的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对应所述柱状套筒的连接关系相同。通过在杆体上设置连接头,以及在柱状套筒内设置开设有条形孔的环形挡块,将连接头通过条形孔插入活动安装腔后再转动连接头,即可实现杆体与柱状套筒的连接。与传统的螺纹连接相比,操作更省事、更快捷方便。在完成施工后,旋转连接头至条形孔处,可将杆体与柱状套筒分离,这样外接架即可被回收循环使用,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在施工完成取出外接架后,用灰浆将柱状套筒的孔位进行封堵,避免因切割产生新的渗漏点。优选地,所述环形挡块的内侧面设有第一台阶槽和第二台阶槽,所述第一台阶槽和所述第二台阶槽与条形孔连通,第一台阶槽和第二台阶槽相对条形孔呈对称布置;活动安装腔内还布置有环形推板和多个周向均布的压缩弹簧,所述环形推板与活动安装腔同轴向中心线且滑动配合,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环形推板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安装腔的近U形预埋环的端面连接。通过设置环形推板和压缩弹簧,以及在环形挡块的内侧面设置第一台阶槽和第二台阶槽,在转动连接头时,连接头受到向上的推力,使连接头卡入第一台阶槽和第二台阶槽,避免在加固悬挑梁的过程中,连接头又从条形孔退出,引起安全事故。在完成施工后,通过向下压外接架的杆体,使连接头退出一台阶槽和第二台阶槽,再旋转连接头至条形孔处,即可将杆体与柱状套筒分离,外接架即可回收循环使用。优选地,所述压缩弹簧的数量为四个。压缩弹簧呈环形均布,使作用在环形推板上的作用力均衡。同时,还可避免外接架在接入时的歪斜。优选地,所述柱状套筒靠U形预埋环的一端设有同轴向中心线的固定安装孔,U形预埋环的对应端与所述固定安装孔螺纹连接。U形预埋环与柱状套筒整体埋在楼板中,在施工中U形预埋环的底部穿过楼板中的钢筋,使U形预埋环与楼板间的连接更可靠。优选地,所述外接架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圆形孔,压板的两个圆形孔套设在对应的连接杆上,且连接杆的远连接头端设有螺纹连接的顶紧螺母。外悬挑梁通过压板与顶紧螺母进行紧固,通过在压板与外悬挑梁之间加塞木楔,使外悬挑梁被紧固,同时使连接头与柱状套筒之间的连接更牢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杆体上设置连接头,以及在柱状套筒内设置开设有条形孔的环形挡块,将连接头通过条形孔插入活动安装腔后再转动连接头,即可实现杆体与柱状套筒的连接。与传统的螺纹连接相比,操作更省事、更快捷方便。在完成施工后,旋转连接头至条形孔处,可将杆体与柱状套筒分离,这样外接架即可被回收循环使用,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在施工完成取出外接架后,用灰浆将柱状套筒的孔位进行封堵,避免因切割产生新的渗漏点。2、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环形推板和压缩弹簧,以及在环形挡块的内侧面设置第一台阶槽和第二台阶槽,在转动连接头时,连接头受到向上的推力,使连接头卡入第一台阶槽和第二台阶槽,避免在加固悬挑梁的过程中,连接头又从条形孔退出,引起安全事故。在完成施工后,通过向下压外接架的杆体,使连接头退出一台阶槽和第二台阶槽,再旋转连接头至条形孔处,即可将杆体与柱状套筒分离,外接架即可回收循环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柱状套筒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杆体放大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U形预埋环,2-柱状套筒,21-固定安装孔,22-活动安装腔,23-环形挡块,231-条形孔,232-第一台阶槽,233-第二台阶槽,24-环形推板,25-压缩弹簧,3-外接架,31-第一连接件,311-连接杆,312-连接头,32-第二连接件,33-压板,34-顶紧螺母,4-工字钢,5-楼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悬挑梁锚固组合件,包括U形预埋环1和外接架3。U形预埋环1的两端均设有柱状套筒2,外接架3与柱状套筒2连接。外接架3包括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第一连接件31包括连接杆311和连接头312,连接杆311与连接头312的中部连接;连接头312的形状为长方体,且连接头312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呈外凸弧形面。柱状套筒2内设有同轴向中心线的活动安装腔22,连接头312与安装腔活动配合;柱状套筒2远U形预埋环1的一端设有环形挡块23,环形挡块23上设有与连接头312滑动配合且贯穿的条形孔231。第二连接件32所包括的部件及其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与第一连接件31所包括的部件及其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相同,第二连接件32与对应柱状套筒2的连接关系与第一连接件31与对应柱状套筒2的连接关系相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杆体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悬挑梁锚固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预埋环和外接架;/n所述U形预埋环的两端均设有柱状套筒,所述外接架与所述柱状套筒连接;/n所述外接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连接头,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头的中部连接;连接头的形状为长方体,且连接头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呈外凸弧形面;/n所述柱状套筒内设有同轴向中心线的活动安装腔,连接头与所述安装腔活动配合;柱状套筒远U形预埋环的一端设有环形挡块,所述环形挡块上设有与连接头滑动配合且贯穿的条形孔;/n所述第二连接件所包括的部件及其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与第一连接件所包括的部件及其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相同,第二连接件与对应所述柱状套筒的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对应所述柱状套筒的连接关系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悬挑梁锚固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预埋环和外接架;
所述U形预埋环的两端均设有柱状套筒,所述外接架与所述柱状套筒连接;
所述外接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连接头,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头的中部连接;连接头的形状为长方体,且连接头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呈外凸弧形面;
所述柱状套筒内设有同轴向中心线的活动安装腔,连接头与所述安装腔活动配合;柱状套筒远U形预埋环的一端设有环形挡块,所述环形挡块上设有与连接头滑动配合且贯穿的条形孔;
所述第二连接件所包括的部件及其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与第一连接件所包括的部件及其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相同,第二连接件与对应所述柱状套筒的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对应所述柱状套筒的连接关系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悬挑梁锚固组合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挡块的内侧面设有第一台阶槽和第二台阶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万多王承林杨东林方刚应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