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炜专利>正文

一种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45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带,包括有基体及层叠环绕在基体上的胶带条,胶带条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呈贯通结构的撕裂线,沿胶带条的宽度方向撕裂线至少与胶带条的一个侧边具有间距,撕裂线使胶带条上具有至少一个的凸角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胶带在不影响粘接的强拉力性的基础上使胶带条易于撕裂,使用者不借助外界工具也可以轻松便捷的撕裂或断开胶带条,提高粘贴胶带或拆封胶带的操作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带
本技术涉及胶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胶带。
技术介绍
塑胶胶带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人们经常使用塑胶胶带进行粘贴、粘接或封口等操作,在生活或工作中使用频率都很高。但也由此所决定的现有的塑胶胶带的胶带条具有强韧性和强拉力、非常不易扯断,需要人们使用剪刀或其它利器等工具将塑胶胶带割断,给使用带来不便利性。且当需要拆开使用塑胶胶带封口的物体如快递箱时,需要将塑胶胶带用利器划开或着是用力撕掉,拆封不便利。尤其是,当处在街道上、公交车上或其它不在家中的环境中时,人们不便于寻到合适的断开塑胶胶带的工具,造成一定的不便利性。因此,亟需解决塑胶胶带不易撕裂、需要借助工具断开及使用塑胶胶带封口的物体不易拆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带,在不影响粘接的强拉力性的基础上使胶带条易于撕裂,使用者不借助外界工具也可以轻松便捷的撕裂或断开胶带条,提高粘贴胶带或拆封胶带的操作便捷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胶带,包括有基体及层叠环绕在所述基体上的胶带条,所述胶带条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呈贯通结构的撕裂线,沿所述胶带条的宽度方向所述撕裂线至少与所述胶带条的一个侧边具有间距,所述撕裂线使所述胶带条上具有至少一个的凸角结构。优选地,所述撕裂线的一端与所述胶带条的一个侧边相交、另一端与所述胶带条的另一个侧边具有间距。优选地,所述撕裂线与所述胶带条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均设有间距,所述撕裂线包括有至少一个的弯折区段,所述弯折区段包括至少一个的弯折拐角。优选地,所述弯折拐角呈尖角结构或圆角结构;所述弯折区段还包括有直线段。优选地,所述撕裂线沿所述胶带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弯折区段的开口朝向所述胶带条的侧边。优选地,沿所述胶带条的宽度或长度方向,所述撕裂线包括有至少两个开口方向不同的所述弯折区段。优选地,沿长度方向所述撕裂线上排列有多个所述弯折区段,且所述撕裂线上的各所述弯折区段分别呈C形、U形、S型、L型或任意角度的V形中的任意一种结构。优选地,沿所述胶带条的长度方向,所述胶带条上排列有多个形状相同或不同的所述撕裂线。优选地,还包括有撕裂标识,所述撕裂标识与所述撕裂线一一对应的设置。优选地,所述撕裂标识包括位于所述胶带条上的涂色区和/或撕裂标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胶带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撕裂线,撕裂线呈贯通状,使得胶带条上具有破开口;沿胶带条宽度方向,撕裂线并未贯穿胶带条,仅作为一条局部小细缝存在,故不会影响胶带条的粘结性和强拉力性;同时,撕裂线使得胶带条上具有至少一个的凸角结构,则便于使用者从凸角结构处施力,如按压或掀起这个凸角,进而从此处断开或撕裂胶带条,显著提高操作便捷性和使用便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另一种施例中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撕裂线的形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撕裂线的形状示意图。图1-图4中:1、胶带条;2、撕裂标识;3、撕裂线;4、弯折拐角;5、弯折区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带,在不影响粘接的强拉力性的基础上使胶带条易于撕裂,使用者不借助外界工具也可以轻松便捷的撕裂或断开胶带条,提高粘贴胶带或拆封胶带的操作便捷性。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考附图1-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带,包括有基体及层叠环绕在基体上的胶带条1,胶带条1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呈贯通结构的撕裂线3,撕裂线3呈贯通状,使得胶带条1上具有破开口;沿胶带条1的长度方向,撕裂线3与胶带条1的两端均具有间距,即沿长度方向并未贯穿胶带条1;沿胶带条1的宽度方向,撕裂线3并未与胶带条1的两个侧边均相交,至少与其中一个侧边之间设有间距,且该间距可以是大于胶带条1宽度的一半或四分之三,则沿宽度方向,撕裂线3也并未贯穿胶带条1,撕裂线3仅作为一条局部小细缝存在、宽度可以小于2毫米,并不会影响胶带条1的粘结性和强拉力性,并不会影响胶带的使用;同时,撕裂线3使得胶带条1上具有至少一个的凸角结构,则该凸角结构的两个角边中至少有一个,会与胶带条1的长度方向相交、即靠近或平行于宽度方向,则便于使用者从凸角结构处施力,如按压这个凸角,使撕裂线3扩大,撕裂线3延伸进而使胶带条1裂开,在使用胶带粘贴或粘封之后可以轻松断开胶带条1;或者,通过撕裂线3的贯通性质,便于使用者掀起这个凸角,进而抓住掀起的凸角从此处轻松的撕裂胶带条1,并形成一个断开处,然后可以便捷的撕下整个粘贴在物体封口处的长条的胶带条1,轻松拆封。如此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胶带,通过在胶带条1上设置局部撕裂线3,在不影响胶带条1强拉力性的基础上,形成易于撕裂的凸角结构,使得使用者通过按压或掀开撕裂的方式轻松便捷的断开胶带条1,进而还可以整条撕下,不需借助工具即可断开胶带,无论是粘封结束后断开还是撕裂胶带进行拆封,均轻松进行,使胶带可以轻松便捷使用,显著提高了胶带的操作便捷性和使用便利性。具体地,撕裂线3可以如图2所示,位于胶带条1宽度上的一侧,撕裂线3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胶带条1的一个侧边相交,而另一端与胶带条1的另一个侧板具有间距,且该间距可以大于胶带条1宽度尺寸的四分之三,即撕裂线3的另一端并未延伸到胶带条1宽度方向的中心处,仅位于一侧,如此,即不影响胶带条1的拉力性和强粘性,同时,撕裂线3与胶带条1的侧边共同围成了一个凸角,使胶带条1上具有一个凸角,构成上述凸角结构。使用者可以按压此凸角,撕裂线3会产生延伸至贯穿胶带条1,从而断开胶带条1;或,使用者可以掀起该凸角,抓住该凸角撕拉,可以从此处撕裂胶带条1。本实施例中,撕裂线3呈局部线条状,线型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小波浪线等形状。或者,如图1和图3所示,撕裂线3还可以是位于胶带条1的中部、与胶带条1的两个侧边均具有间距,该撕裂线3包括有至少一个的弯折区段5,弯折区段5包括至少一个的弯折拐角4,则通过至少一个的拐角,弯折区段5可以使其旁侧的胶带条1形成一个易于掀起或断开的破开凸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体及层叠环绕在所述基体上的胶带条(1),所述胶带条(1)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呈贯通结构的撕裂线(3),沿所述胶带条(1)的宽度方向所述撕裂线(3)至少与所述胶带条(1)的一个侧边具有间距,所述撕裂线(3)使所述胶带条(1)上具有至少一个的凸角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体及层叠环绕在所述基体上的胶带条(1),所述胶带条(1)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呈贯通结构的撕裂线(3),沿所述胶带条(1)的宽度方向所述撕裂线(3)至少与所述胶带条(1)的一个侧边具有间距,所述撕裂线(3)使所述胶带条(1)上具有至少一个的凸角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线(3)的一端与所述胶带条(1)的一个侧边相交、另一端与所述胶带条(1)的另一个侧边具有间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线(3)与所述胶带条(1)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均设有间距,所述撕裂线(3)包括有至少一个的弯折区段(5),所述弯折区段(5)包括至少一个的弯折拐角(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拐角(4)呈尖角结构或圆角结构;所述弯折区段(5)还包括有直线段。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线(3)沿所述胶带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炜陈立城金崇祥
申请(专利权)人:陈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