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膜池-臭氧氧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色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344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膜池‑臭氧氧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色度装置,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的顶端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内部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反应池连通的导气通道,所述腔体通过导气软管与臭氧罐连通,所述反应池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若干喷气头,所述反应池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反应盒,所述反应池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生物隔膜,所述反应池的另一侧设置有吸附池,所述吸附池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有益效果:能够通过絮凝反应、生物膜反应、臭氧氧化反应以及活性炭吸附实现对印染废水的去除色度处理,能够实现臭氧的重复利用,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膜池-臭氧氧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色度装置
本技术涉及色度处理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生物膜池-臭氧氧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色度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印染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骤,印染废水是指棉、毛、麻、丝、化纤或混纺产品在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等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水,同时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直接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印染废水在处理过程需要进行去除色度反应,现有的处理装置处理效果不好,使用不方便。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生物膜池-臭氧氧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色度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膜池-臭氧氧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色度装置,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的顶端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内部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反应池连通的导气通道,所述腔体通过导气软管与位于所述反应池一侧的臭氧罐连通,所述反应池一侧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反应池靠近所述进水口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排水口,所述反应池内部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臭氧罐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若干位于所述反应池内部底端的喷气头,所述反应池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反应盒,所述反应池内部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生物隔膜,所述反应池的另一侧设置有吸附池,所述吸附池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所述吸附池与所述反应池之间通过导水管连接,所述吸附池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排水口。进一步的,所述盖体顶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池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生物隔膜相匹配的卡槽一,所述盖体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生物隔膜相匹配的卡槽二。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顶端设置有滤网。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池的顶端设置有盖板。进一步的,所述生物隔膜设置有三组。进一步的,所述喷气头为多孔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反应池、盖体、腔体、导气通道、导气软管、臭氧罐、进水口、第一排水口、进气管、喷气头、隔板、絮凝反应盒、生物隔膜、吸附池、活性炭、导水管和第二排水口构成的生物膜池-臭氧氧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色度装置,从而能够通过絮凝反应、生物膜反应、臭氧氧化反应以及活性炭吸附实现对印染废水的去除色度处理,能够实现臭氧的重复利用,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生物膜池-臭氧氧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色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池;2、盖体;3、腔体;4、导气通道;5、导气软管;6、臭氧罐;7、进水口;8、第一排水口;9、进气管;10、喷气头;11、隔板;12、絮凝反应盒;13、生物隔膜;14、吸附池;15、活性炭;16、导水管;17、第二排水口;18、把手;19、卡槽一;20、卡槽二;21、滤网;22、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膜池-臭氧氧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色度装置。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生物膜池-臭氧氧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色度装置,包括反应池1,所述反应池1的顶端设置有盖体2,所述盖体2的内部开设有腔体3,所述腔体3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反应池1连通的导气通道4,所述腔体3通过导气软管5与位于所述反应池1一侧的臭氧罐6连通,所述反应池1一侧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7,所述反应池1靠近所述进水口7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排水口8,所述反应池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臭氧罐6连通的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上设置有若干位于所述反应池1内部底端的喷气头10,所述反应池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反应盒12,所述反应池1内部远离所述隔板1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生物隔膜13,所述反应池1的另一侧设置有吸附池14,所述吸附池14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15,所述吸附池14与所述反应池1之间通过导水管16连接,所述吸附池14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排水口17。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反应池1、盖体2、腔体3、导气通道4、导气软管5、臭氧罐6、进水口7、第一排水口8、进气管9、喷气头10、隔板11、絮凝反应盒12、生物隔膜13、吸附池14、活性炭15、导水管16和第二排水口17构成的生物膜池-臭氧氧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色度装置,从而能够通过絮凝反应、生物膜反应、臭氧氧化反应以及活性炭吸附实现对印染废水的去除色度处理,能够实现臭氧的重复利用,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所述盖体2顶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把手18,所述反应池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生物隔膜13相匹配的卡槽一19,所述盖体2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生物隔膜13相匹配的卡槽二20,所述隔板11的顶端设置有滤网21,所述吸附池14的顶端设置有盖板22,所述生物隔膜13设置有三组,所述喷气头10为多孔结构。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实际应用时,印染污水通过进水口7进入,向絮凝反应盒12的内部投入絮凝剂,然后与污水进行絮凝反应,实现初步去除色度,反应后的污水进入到反应池1的另一侧,然后通过生物隔膜13进行生物膜反应,同时通过臭氧罐6、进气管9、喷气头10向反应池1内充入臭氧,实现双重去除色度反应,最后污水进入到吸附池14内进行吸附反应即可。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反应池1、盖体2、腔体3、导气通道4、导气软管5、臭氧罐6、进水口7、第一排水口8、进气管9、喷气头10、隔板11、絮凝反应盒12、生物隔膜13、吸附池14、活性炭15、导水管16和第二排水口17构成的生物膜池-臭氧氧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色度装置,从而能够通过絮凝反应、生物膜反应、臭氧氧化反应以及活性炭吸附实现对印染废水的去除色度处理,能够实现臭氧的重复利用,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膜池-臭氧氧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色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1),所述反应池(1)的顶端设置有盖体(2),所述盖体(2)的内部开设有腔体(3),所述腔体(3)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反应池(1)连通的导气通道(4),所述腔体(3)通过导气软管(5)与位于所述反应池(1)一侧的臭氧罐(6)连通,所述反应池(1)一侧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7),所述反应池(1)靠近所述进水口(7)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排水口(8),所述反应池(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臭氧罐(6)连通的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上设置有若干位于所述反应池(1)内部底端的喷气头(10),所述反应池(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反应盒(12),所述反应池(1)内部远离所述隔板(1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生物隔膜(13),所述反应池(1)的另一侧设置有吸附池(14),所述吸附池(14)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15),所述吸附池(14)与所述反应池(1)之间通过导水管(16)连接,所述吸附池(14)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排水口(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膜池-臭氧氧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色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1),所述反应池(1)的顶端设置有盖体(2),所述盖体(2)的内部开设有腔体(3),所述腔体(3)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反应池(1)连通的导气通道(4),所述腔体(3)通过导气软管(5)与位于所述反应池(1)一侧的臭氧罐(6)连通,所述反应池(1)一侧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7),所述反应池(1)靠近所述进水口(7)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排水口(8),所述反应池(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臭氧罐(6)连通的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上设置有若干位于所述反应池(1)内部底端的喷气头(10),所述反应池(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反应盒(12),所述反应池(1)内部远离所述隔板(1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生物隔膜(13),所述反应池(1)的另一侧设置有吸附池(14),所述吸附池(14)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15),所述吸附池(14)与所述反应池(1)之间通过导水管(16)连接,所述吸附池(14)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排水口(17)。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明林铭成林雪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铭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