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房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3440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机房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厌氧池、气提池一、曝气池、气提池二和澄清池,其中所述厌氧池底部与气提池一底部相连通,所述气提池一顶部与曝气池顶部相连通,所述曝气池底部与气提池二底部相连通,所述气提池二顶部与澄清池底部相连通,所述澄清池底部与厌氧池底部相连通,所述厌氧池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澄清池上部与过滤装置相连通,还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设备室。取消了地面机房的设置,地下设置设备室,设备室与厌氧池、曝气池和过滤装置等设置在一起,减少了管路的设置,设备室内设置自动加热器,使设备室内温度保持35°C以上,防止结露腐蚀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机房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机房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具体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装置是在特殊的控制条件下,使得生物处理池中所驯化培养的微生物数量极大化、菌群特殊化、降解高效化,从而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给微生物创造稳定的良好生存环境,曝气池内利用曝气结构在污水处理池中产生气泡,使微生物获取氧气;厌氧池内污水缓慢流动,使污水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厌氧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目前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地面设置有机房,对厌氧池、曝气池和过滤装置等进行控制,管路设置复杂,水蒸气在空气中易结露从而腐蚀设备,污水处理效果差,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机房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取消地面机房的设置,地下设置设备室,设备室与厌氧池、曝气池和过滤装置等设置在一起,减少了管路的设置,设备室内设置自动加热器,使设备室内温度保持35°C以上,防止结露腐蚀设备。所述纤维过滤装置上部进水,设置有浮子,浮子充气上浮将过滤填料拉起,设置在纤维过滤壳体底部的曝气管进行鼓气,过滤填料上的污物在气泡鼓动下脱离,通过自吸泵抽走污物和纤维过滤壳体内的污水排出,然后浮子放气下沉,过滤填料重新开始过滤。曝气池内的吸附填料可以通过鼓包两端的开口取出,方便清洗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机房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取消地面机房的设置,地下设置设备室,设备室与厌氧池、曝气池和过滤装置等设置在一起,减少了管路的设置,设备室内设置自动加热器,使设备室内温度保持35°C以上,防止结露腐蚀设备。所述纤维过滤装置上部进水,设置有浮子,浮子充气上浮将过滤填料拉起,设置在纤维过滤壳体底部的曝气管进行鼓气,过滤填料上的污物在气泡鼓动下脱离,通过自吸泵抽走污物和纤维过滤壳体内的污水排出,然后浮子放气下沉,过滤填料重新开始过滤。曝气池内的吸附填料可以通过鼓包两端的开口取出,方便清洗更换。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机房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厌氧池、气提池一、曝气池、气提池二和澄清池,其中所述厌氧池底部与气提池一底部相连通,所述气提池一顶部与曝气池顶部相连通,所述曝气池底部与气提池二底部相连通,所述气提池二顶部与澄清池底部相连通,所述澄清池底部与厌氧池底部相连通,所述厌氧池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澄清池上部与过滤装置相连通,还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设备室。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池内设有曝气管和吸附填料,若干平行设置的所述曝气管水平铺设在所述曝气池底部,所述曝气池内还设有吸附填料,所述吸附填料为多根竖直设置的纤维绳,多根所述纤维绳上端系在上框架上,下端系在下框架上,且所述下框架上设有配重,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边角处设有拉绳;其中曝气池体上端设有鼓包,所述鼓包两端侧面开设有经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挤压在一起后出入的开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池内设有曝气管和吸附填料,若干平行设置的所述曝气管水平铺设在所述曝气池底部,所述曝气池内还设有吸附填料,所述吸附填料为多根竖直设置的纤维绳,多根所述纤维绳上端系在上框架上,下端系在所述曝气管上,若干所述曝气管通过多个与其垂直设置的连接框组合在一起,所述曝气管左端与进气软管相连,右端系有钢丝绳,所述上框架边角处设有拉绳;其中曝气池体上端设有鼓包,所述鼓包两端侧面开设有经所述上框架和曝气管挤压在一起后出入的开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纤维过滤装置、膜过滤装置、活性炭过滤装置和紫外线杀毒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纤维过滤装置包括纤维过滤壳体,所述纤维过滤壳体上部设有进液管路,底部设有出液管路,所述出液管路设有两个分水管路支路,所述分水管路上设有阀门;所述纤维过滤壳体内设有过滤填料,所述过滤填料为多根竖直设置的纤维绳,所述纤维绳底部固定,上端系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多个可以充气放气的浮子;所述纤维过滤壳体底部铺设有曝气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设备室内设有提升泵、风机、电控柜和自动加热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除臭系统,其包括设置在厌氧池和曝气池上部的抽气管路,所述抽气管路另一端设置在厌氧池底部,所述抽气管路上设有抽风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除臭系统,其包括设置在厌氧池和曝气池上部的抽气管路,所述厌氧池内设有射流器,所述抽气管路与射流器的进气管路相连形成进气支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水槽,所述气提池二顶部与水槽顶部相连通,所述水槽底部与澄清池底部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轮,所述搅拌轮的轮轴和叶轮中空且相连通,多个所述叶轮的同一侧开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通过旋转接头与所述轮轴的一端相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取消地面机房的设置,地下设置设备室,设备室与厌氧池、曝气池和过滤装置等设置在一起,减少了管路的设置,设备室内设置自动加热器,使设备室内温度保持35°C以上,防止结露腐蚀设备。所述纤维过滤装置上部进水,设置有浮子,浮子充气上浮将过滤填料拉起,设置在纤维过滤壳体底部的曝气管进行鼓气,过滤填料上的污物在气泡鼓动下脱离,通过自吸泵抽走纤维过滤壳体内的污物和污水进行排出,然后浮子放气下沉,过滤填料重新开始过滤。曝气池内的吸附填料可以通过鼓包两端的开口取出,方便清洗更换。设置有除臭系统,将厌氧池和曝气池内的臭气抽取重新溶解于污水中,防止臭气积累过多发生爆炸。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曝气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曝气池的又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纤维过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厌氧池、2气提池一、3曝气池、4气提池二、5水槽、6澄清池、7纤维过滤装置、8膜过滤装置、9活性炭过滤装置、10紫外线杀毒装置、11设备室、12曝气池体、13鼓包、14开口、15曝气管、16进气软管、17钢丝绳、18吸附填料、19上框架、20下框架、21拉绳、22连接框、23纤维过滤壳体、24进液管路、25出液管路、26自吸泵、27分水管路、28阀门、29浮子、30过滤填料、31安装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机房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厌氧池(1)、气提池一(2)、曝气池(3)、气提池二(4)和澄清池(6),其中所述厌氧池(1)底部与气提池一(2)底部相连通,所述气提池一(2)顶部与曝气池(3)顶部相连通,所述曝气池(3)底部与气提池二(4)底部相连通,所述气提池二(4)顶部与澄清池(6)底部相连通,所述澄清池(6)底部与厌氧池(1)底部相连通,所述厌氧池(1)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澄清池(6)上部与过滤装置相连通,还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设备室(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房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厌氧池(1)、气提池一(2)、曝气池(3)、气提池二(4)和澄清池(6),其中所述厌氧池(1)底部与气提池一(2)底部相连通,所述气提池一(2)顶部与曝气池(3)顶部相连通,所述曝气池(3)底部与气提池二(4)底部相连通,所述气提池二(4)顶部与澄清池(6)底部相连通,所述澄清池(6)底部与厌氧池(1)底部相连通,所述厌氧池(1)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澄清池(6)上部与过滤装置相连通,还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设备室(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房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3)内设有曝气管(15)和吸附填料(18),若干平行设置的所述曝气管(15)水平铺设在所述曝气池(3)底部,所述曝气池(3)内还设有吸附填料(18),所述吸附填料(18)为多根竖直设置的纤维绳,多根所述纤维绳上端系在上框架(19)上,下端系在下框架(20)上,且所述下框架(20)上设有配重,所述上框架(19)和下框架(20)边角处设有拉绳(21);其中曝气池体(12)上端设有鼓包(13),所述鼓包(13)两端侧面开设有经所述上框架(19)和下框架(20)挤压在一起后出入的开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房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3)内设有曝气管(15)和吸附填料(18),若干平行设置的所述曝气管(15)水平铺设在所述曝气池(3)底部,所述曝气池(3)内还设有吸附填料(18),所述吸附填料(18)为多根竖直设置的纤维绳,多根所述纤维绳上端系在上框架(19)上,下端系在所述曝气管(15)上,若干所述曝气管(15)通过多个与其垂直设置的连接框(22)组合在一起,所述曝气管(15)左端与进气软管(16)相连,右端系有钢丝绳(17),所述上框架(19)边角处设有拉绳(21);其中曝气池体(12)上端设有鼓包(13),所述鼓包(13)两端侧面开设有经所述上框架(19)和曝气管(15)挤压在一起后出入的开口(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兴港红环保设备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