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罐覆膜包装前置码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317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饮料罐覆膜包装前置码罐装置,包括:用于传送饮料罐的传送带;设置于传送带上方的前横梁,前横梁上设有多个竖直向下延伸的定位柱,每一定位柱的两侧各铰接一挡板;设置于前横梁后方的后横梁,后横梁上设有多个前后方向的推杆,其中每一推杆前端与一挡板的上部铰接;用于推动和拉动后横梁前后运动的动力部件,后横梁前后运动使每一定位柱两侧的挡板展开或合拢,在展开时相邻两定位柱之间的两挡板形成V形约束弯角;在合拢时相邻两定位柱之间的两挡板之间形成供饮料罐通过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现饮料罐传送过程中的自动码排,提高码排效率,无需人工操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提高后续覆膜包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料罐覆膜包装前置码罐装置
本技术涉及饮料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饮料罐覆膜包装前置码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灌装饮料加工后期,在饮料完成灌装后到出厂之前,还需要对饮料罐按照一定规格进行覆膜包装,避免饮料在运输过程中受潮、淋雨以及受到其它的破坏而损坏。现有灌装饮料在表面进行覆膜加工时,纯粹通过工人把饮料罐码排到传送带上,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码排的工作效率较低,在传送带速度较快时,无法做到将饮料罐快速的排列,影响后续覆膜包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灌装饮料覆膜前人工排列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料罐覆膜包装前置码罐装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饮料罐覆膜包装前置码罐装置,包括:用于传送饮料罐的传送带;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前横梁,所述前横梁上设有多个竖直向下延伸的定位柱,每一所述定位柱的两侧各铰接一挡板;设置于所述前横梁后方的后横梁,所述后横梁上设有多个前后方向的推杆,其中每一所述推杆前端与一所述挡板的上部铰接;用于推动和拉动所述后横梁前后运动的动力部件,所述后横梁前后运动使每一所述定位柱两侧的挡板展开或合拢,在展开时相邻两所述定位柱之间的两挡板形成V形约束弯角;在合拢时相邻两所述定位柱之间的两挡板之间形成供饮料罐通过的通道。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定位柱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所述挡板的宽度。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定位柱上设有铰链,两所述挡板分别固定连接所述铰链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铰链为活页。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挡板的上部设有支撑柱,每一所述推杆前端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上且可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后横梁设有多个竖直向下延伸的连接柱,每一所述推杆的后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上。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饮料罐覆膜包装前置码罐装置,受V形约束弯角的阻挡作用,后方的饮料罐在两定位柱之间成列排列,实现传送带上饮料罐的自动排列,然后每一约束弯角后方的一列饮料罐由两挡板之间通过,使饮料罐的稳定传送,实现了饮料罐传送过程中的自动码排,提高了饮料罐的码排效率,无需人工操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提高后续覆膜包装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饮料罐覆膜包装前置码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挡板5与前横梁2、后横梁3的连接的示意图。图中:1-传送带、2-前横梁、3-后横梁、4-定位柱、5-挡板、6-约束弯角、7-推杆、8-铰链、9-连接柱、10-支撑柱、11-套环、12-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考图1和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料罐覆膜包装前置码罐装置,包括传送带1、前横梁2、后横梁3和动力部件。所述传送带1用于传送饮料罐至覆膜工序,一般的所述传送带1上载有批量自由排列的饮料罐,完成灌装后的饮料罐持续在所述传送带1上传输,所述传送带1的两侧设有护栏,防止所述传送带上的饮料罐掉落。所述前横梁2固定设置于所述传送带1上方,这里所述前横梁2与所述传送带1相对垂直。所述前横梁2上设有多个竖直向下延伸的定位柱4,所述定位柱4的数量由所述传送带1的宽度及饮料罐的直径确定。每一所述定位柱4上端与所述前横梁2固定连接,所有定位柱4等间距排列为一条与所述传送带1垂直的直线。每一所述定位柱4的两侧各铰接一挡板5,每一所述定位柱4的两所述挡板5设置于所述定位柱4的前侧。每一所述定位柱4上设有铰链8,两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铰链8的两侧,且两所述挡板5分别固定连接所述铰链8的两端。两所述挡板5可通过所述铰链8绕所述定位柱转动,贴合在一起或相对岔开。优选的,所述铰链8为活页。所述后横梁3设置于所述前横梁2后方,为了不与所述前横梁2相互响应,所述后横梁3的高度低于所述前横梁2。所述后横梁3上设有多个前后方向的推杆7,其中每一所述推杆7前端与一所述挡板5的上部铰接。具体的,每一所述挡板5的上部设有支撑柱10,每一所述推7杆前端设有套环11,所述套环11套设于所述支撑柱10上且可转动。所述后横梁3设有多个竖直向下延伸的连接柱9,每一所述推杆7的后端设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套设于所述连接柱9上。所述动力部件用于推动和拉动所述后横梁3前后运动,这里所述动力部件选择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设置于所述后横梁3的后方,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后横梁3,用以驱动所述后横梁3做前后方向的往返运动。所述后横梁3前后运动使所述推杆7推动或拉动每一所述定位柱4两侧的挡板5展开或合拢,在展开时相邻两所述定位柱4之间的两挡板形成V形约束弯角6;在合拢时相邻两所述定位柱4之间的两挡板5之间形成供饮料罐通过的通道。相邻两所述定位柱4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所述挡板5的宽度,这样在两所述挡板5形成V形约束弯角6时,相邻两所述定位柱4之间的两挡板5前端之间具有间隙,可以观察到所述约束弯角6后方饮料罐的排列情况。上述饮料罐覆膜包装前置码罐装置在实际工作时,初始时刻,所述伸缩气缸向后拉动每一所述挡板5绕与其铰接的定位4柱转动,即使相邻两所述定位柱4之间的两所述挡板5相对岔开形成V形约束弯角6,所述传送带1上运送过来的饮料罐在所述挡板5的后方集聚,受所述约束弯角6的约束作用,饮料罐在每一约束弯角6后方成列排列。然后所述伸缩气缸向前推动每一所述挡板5绕与其铰接的定位柱4转动,使每一所述定位柱4上铰接的两所述挡板5贴合,此时相邻两所述定位柱4之间的两挡板5平行,且每一列饮料罐由平行的两所述挡板5之间通过。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料罐覆膜包装前置码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传送饮料罐的传送带;/n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前横梁,所述前横梁上设有多个竖直向下延伸的定位柱,每一所述定位柱的两侧各铰接一挡板;/n设置于所述前横梁后方的后横梁,所述后横梁上设有多个前后方向的推杆,其中每一所述推杆前端与一所述挡板的上部铰接;/n用于推动和拉动所述后横梁前后运动的动力部件,所述后横梁前后运动使每一所述定位柱两侧的挡板展开或合拢,在展开时相邻两所述定位柱之间的两挡板形成V形约束弯角;在合拢时相邻两所述定位柱之间的两挡板之间形成供饮料罐通过的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料罐覆膜包装前置码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传送饮料罐的传送带;
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前横梁,所述前横梁上设有多个竖直向下延伸的定位柱,每一所述定位柱的两侧各铰接一挡板;
设置于所述前横梁后方的后横梁,所述后横梁上设有多个前后方向的推杆,其中每一所述推杆前端与一所述挡板的上部铰接;
用于推动和拉动所述后横梁前后运动的动力部件,所述后横梁前后运动使每一所述定位柱两侧的挡板展开或合拢,在展开时相邻两所述定位柱之间的两挡板形成V形约束弯角;在合拢时相邻两所述定位柱之间的两挡板之间形成供饮料罐通过的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料罐覆膜包装前置码罐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定位柱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昌英廖九洲
申请(专利权)人:硒多宝饮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