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146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机体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限位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架、箱体、安装板、限位管、滑杆、滑套、第一弹簧、斜杆、连接板、支撑杆和支撑脚的设置,达到了对配送物品进行缓冲保护的优点,同时解决了现有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主要为硬性支架,缺乏降落缓冲的结构,降落过程过于依赖遥控者的操作,容易在降落的过程中倾倒,导致物品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配件
,具体为一种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在民用方面,无人机逐渐的应用到快递配送行业,现有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主要为硬性支架,缺乏降落缓冲的结构,降落过程过于依赖遥控者的操作,容易在降落的过程中倾倒,导致物品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具备对配送物品进行缓冲保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主要为硬性支架,缺乏降落缓冲的结构,降落过程过于依赖遥控者的操作,容易在降落的过程中倾倒,导致物品损坏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机体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两侧均焊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杆远离限位管的一端与安装板的内壁焊接,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滑套的表面焊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滑套的底部铰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底端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r>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两侧均焊接有凹型板,所述凹型板的内侧铰接有凹型架,所述凹型架的内壁轴承支撑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与机体的底部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凹型架的前后两侧均轴承支撑有支撑块,所述支撑脚和支撑块的表面均刻设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端贯穿限位管并延伸至外部,所述限位杆的底端与连接板的顶部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支杆的底端焊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与限位管的底部焊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正面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正面的顶部铰接有扣板,所述箱门正面的顶部轴承支撑有卡板,所述扣板与卡板为相适配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技术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连接架、箱体、安装板、限位管、滑杆、滑套、第一弹簧、斜杆、连接板、支撑杆和支撑脚的设置,达到了对配送物品进行缓冲保护的优点,同时解决了现有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主要为硬性支架,缺乏降落缓冲的结构,降落过程过于依赖遥控者的操作,容易在降落的过程中倾倒,导致物品损坏的问题。2、本技术在机体降落的时候,凹型架能够对机体的水平位置进行辅助支撑,以防止机体出现侧翻,通过支撑脚和支撑块的表面均刻设有防滑纹,能够增加支撑脚和支撑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的提升机体降落时候的稳定性,通过限位杆的设置,能够对连接板的移动路劲进行限位,使其只能够进行上下位移,以提升支撑杆和支撑脚的平稳度。3、本技术通过第二弹簧的设置,能够对支杆和套管所产生的作用力进行抵消,从而达到缓冲效果,通过第三弹簧的设置,能够对连接板所产生的作用力进行抵消,从而达到进一步的缓冲效果,通过扣板和卡板的设置,能够方便对箱门进行锁紧,防止在运输的过程中,箱门开启导致物品掉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套管局部正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板左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凹型架局部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箱体局部左视图。图中:1、机体;2、摄像头;3、连接架;4、箱体;5、安装板;6、限位管;7、滑杆;8、滑套;9、第一弹簧;10、斜杆;11、连接板;12、支撑杆;13、支撑脚;14、凹型板;15、凹型架;16、承载杆;17、套管;18、支杆;19、支撑块;20、限位杆;21、第二弹簧;22、第三弹簧;23、箱门;24、扣板;25、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6,一种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包括机体1,机体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摄像头2,机体1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连接架3,连接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箱体4,箱体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5,安装板5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限位管6,限位管6的两侧均焊接有滑杆7,滑杆7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8,滑杆7远离限位管6的一端与安装板5的内壁焊接,滑杆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滑套8的表面焊接,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与安装板5的内壁固定安装,滑套8的底部铰接有斜杆10,斜杆10的底端铰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底部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13,通过连接架3、箱体4、安装板5、限位管6、滑杆7、滑套8、第一弹簧9、斜杆10、连接板11、支撑杆12和支撑脚13的设置,达到了对配送物品进行缓冲保护的优点,同时解决了现有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主要为硬性支架,缺乏降落缓冲的结构,降落过程过于依赖遥控者的操作,容易在降落的过程中倾倒,导致物品损坏的问题。具体的,箱体4的两侧均焊接有凹型板14,凹型板14的内侧铰接有凹型架15,凹型架15的内壁轴承支撑有承载杆16,承载杆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管17,套管17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支杆18,支杆18的顶端与机体1的底部铰接,在机体1降落的时候,凹型架15能够对机体1的水平位置进行辅助支撑,以防止机体1出现侧翻。具体的,凹型架15的前后两侧均轴承支撑有支撑块19,支撑脚13和支撑块19的表面均刻设有防滑纹,通过支撑脚13和支撑块19的表面均刻设有防滑纹,能够增加支撑脚13和支撑块19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的提升机体1降落时候的稳定性。具体的,限位管6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杆20,限位杆20的底端贯穿限位管6并延伸至外部,限位杆20的底端与连接板11的顶部焊接,通过限位杆20的设置,能够对连接板11的移动路劲进行限位,使其只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摄像头(2),所述机体(1)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箱体(4),所述箱体(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限位管(6),所述限位管(6)的两侧均焊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8),所述滑杆(7)远离限位管(6)的一端与安装板(5)的内壁焊接,所述滑杆(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滑套(8)的表面焊接,所述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与安装板(5)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滑套(8)的底部铰接有斜杆(10),所述斜杆(10)的底端铰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底部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摄像头(2),所述机体(1)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箱体(4),所述箱体(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限位管(6),所述限位管(6)的两侧均焊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8),所述滑杆(7)远离限位管(6)的一端与安装板(5)的内壁焊接,所述滑杆(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滑套(8)的表面焊接,所述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与安装板(5)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滑套(8)的底部铰接有斜杆(10),所述斜杆(10)的底端铰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底部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降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两侧均焊接有凹型板(14),所述凹型板(14)的内侧铰接有凹型架(15),所述凹型架(15)的内壁轴承支撑有承载杆(16),所述承载杆(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管(17),所述套管(17)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支杆(18),所述支杆(18)的顶端与机体(1)的底部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春孙忠福魏来福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