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雪倩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式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11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折叠式婴儿车技术领域的一种折叠式婴儿车,包括前框架杆、雨棚、底框架杆、后框架杆、防护挡板以及行星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可调整高度的雨棚设计,可实现在夏天时挡住太阳和在雨季遮蔽雨水,采用行星轮设计,可适用于平地行驶、爬越楼梯和台阶,搭配常规后轮,适用性好,功能性强,减少不必要的搬运,设置有水杯架和置物架,有效的方便储置相关物品,提高了产品的实际使用性能,采用了活动件的设计,可以实现将婴儿车折叠,有效的节约存放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折叠式婴儿车
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叠式婴儿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通常采用躺卧或斜卧设置,所以现有婴儿车车架占用的空间较大,且由于卧床设计,一般不能收缩折叠,出行时占用空间较大且不方便携带,目前可折叠的结构多数较复杂。目前市面上的婴儿车的轮子设计基本采用传统的轮式结构,仅适用于平地上使用,不具备爬楼梯和台阶等障碍的功能,尚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折叠式婴儿车,采用了行星轮机构设计,行星轮除可以围绕自己转动轴转动之外,转动轴还随行星架绕其他齿轮的轴线转动,绕自己的轴线转动称为“自转”,绕其他轴线转动称为“公转”,可适用于平底行驶和爬越楼梯或台阶等,结构紧凑,容易操作,功能性强且减少不必要的搬运,设置有水杯架和置物架,有效的方便储置相关物品,提高了产品的实际使用性能,采用了活动件的设计,可以实现将婴儿车折叠,有效的节约存放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婴儿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婴儿车,包括前框架杆和雨棚,所述前框架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前框架杆的底端的第一固定轴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行星轮,所述前框架杆的外侧壁且位于行星轮的右上方固定设置有活动件,所述前框架杆通过活动件与底框架杆转动连接,所述底框架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有后框架杆,所述后框架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轴,所述后框架杆的底端的第二固定轴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后轮,所述后轮的外内侧固定设置有刹车装置,所述前框架杆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雨棚固定架,所述雨棚固定架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雨棚。优选的,所述前框架杆的外侧壁且位于活动件的右上方固定设置有防护挡板,所述前框架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扶手。优选的,所述防护挡板通过活动件与第一横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梁通过活动件与后框架杆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后框架杆的外侧壁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水杯架,所述后框架杆的外侧壁且位于水杯架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置物架。优选的,所述后框架杆的外侧壁且位于第一横梁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通过活动件与后框架杆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后框架杆的外侧壁且位于第二横梁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活动件与后框架杆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后框架杆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杆和第三横梁,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横梁通过活动件与后框架杆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合理,采用了行星轮机构设计,行星轮除可以围绕自己转动轴转动之外,转动轴还随行星架绕其他齿轮的轴线转动,可适用于平地行驶和爬越楼梯或台阶等,结构紧凑,容易操作,功能性强且减少不必要的搬运,设置有水杯架和置物架,有效的方便储置相关物品,提高了产品的实际使用性能,采用了活动件的设计,可以实现将婴儿车折叠,有效的节约存放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折叠式婴儿车的整体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折叠式婴儿车的前结构简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折叠式婴儿车的后结构简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折叠式婴儿车的行星轮结构简图。图中:1、前框架杆;2、雨棚;3、行星轮;4、第一横梁;5、底框架杆;6、第一固定轴;7、活动件;8、防护挡板;9、雨棚固定架;10、扶手;11、后框架杆;12、水杯架;13、置物架;14、后轮;15、第二横梁;16、第一连杆;17、第二连杆;18、第三横梁;19、刹车装置;20、第二固定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折叠式婴儿车,包括前框架杆1和雨棚2,前框架杆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6,前框架杆1的底端的第一固定轴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行星轮3,前框架杆1的外侧壁且位于行星轮3的右上方固定设置有活动件7,前框架杆1通过活动件7与底框架杆5转动连接,底框架杆5的右端转动连接有后框架杆11,后框架杆1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轴20,后框架杆11的底端的第二固定轴20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后轮14,后轮14的外内侧固定设置有刹车装置19,前框架杆1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雨棚固定架9,雨棚固定架9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雨棚2,采用行星轮设计,可适用于平底行驶、爬越楼梯和台阶,搭配常规后轮,适用性好,功能性强,减少不必要的搬运。前框架杆1的外侧壁且位于活动件7的右上方固定设置有防护挡板8,前框架杆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扶手10,设置有防护挡板8能有效地保护婴儿不掉下来,增强了安全性;防护挡板8通过活动件7与第一横梁4转动连接,第一横梁4通过活动件7与后框架杆11转动连接,防护挡板8可以转动调节,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防护角度,操作更灵活;后框架杆11的外侧壁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水杯架12,后框架杆11的外侧壁且位于水杯架12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置物架13,设置有水杯架12,实用性强;后框架杆11的外侧壁且位于第一横梁4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横梁15,第二横梁15通过活动件7与后框架杆11转动连接,设置的转动连接,实现可收缩可折叠功能;后框架杆11的外侧壁且位于第二横梁15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16,第一连杆16通过活动件7与后框架杆11转动连接,通过连杆设计使结构更牢固;后框架杆11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杆17和第三横梁18,第二连杆17和第三横梁18通过活动件7与后框架杆11转动连接,通过连杆设计使结构更牢固。工作原理:由前框架杆1、底框架杆5和后框架杆11建立起婴儿车主体框架,采用第一横梁4、第二横梁15、第三横梁18、第一连杆16和第二连杆17共同完成构建框架结构,采用连接采用活动件7转动连接实现转动连接,亦可实现可收缩可折叠设计,前框架杆1的下端设计有行星轮3,后框架杆11的下端设计有后轮14和刹车装置19,实现可平底爬行和爬越楼梯灯设计,前框架杆1设计有雨棚2,实现了档阳避雨的作用同时也采用了活动件7设计,保证了角度可调节,有利于根据需求实现自我调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婴儿车,包括前框架杆(1)和雨棚(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杆(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6),所述前框架杆(1)的底端的第一固定轴(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行星轮(3),所述前框架杆(1)的外侧壁且位于行星轮(3)的右上方固定设置有活动件(7),所述前框架杆(1)通过活动件(7)与底框架杆(5)转动连接,所述底框架杆(5)的右端转动连接有后框架杆(11),所述后框架杆(1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轴(20),所述后框架杆(11)的底端的第二固定轴(20)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后轮(14),所述后轮(14)的外内侧固定设置有刹车装置(19),所述前框架杆(1)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雨棚固定架(9),所述雨棚固定架(9)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雨棚(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婴儿车,包括前框架杆(1)和雨棚(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杆(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6),所述前框架杆(1)的底端的第一固定轴(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行星轮(3),所述前框架杆(1)的外侧壁且位于行星轮(3)的右上方固定设置有活动件(7),所述前框架杆(1)通过活动件(7)与底框架杆(5)转动连接,所述底框架杆(5)的右端转动连接有后框架杆(11),所述后框架杆(1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轴(20),所述后框架杆(11)的底端的第二固定轴(20)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后轮(14),所述后轮(14)的外内侧固定设置有刹车装置(19),所述前框架杆(1)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雨棚固定架(9),所述雨棚固定架(9)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雨棚(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杆(1)的外侧壁且位于活动件(7)的右上方固定设置有防护挡板(8),所述前框架杆(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扶手(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挡板(8)通过活动件(7)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雪倩
申请(专利权)人:彭雪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