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车
本技术涉及婴儿车
,尤其是指一种折叠车。
技术介绍
婴儿推车根据功能的不同有很多的种类,但通常都包括车架和座椅两部分。为了便于携带和储藏,生产厂家设计了一种婴儿折叠车,这种婴儿折叠车的车架可以折叠,目的是通过折叠实现体积的缩小,解决收纳占用空间大的问题。然而,现有的婴儿折叠车在使用时发现,虽然车架可以折叠,方便了收纳,但是由于车架的结构设计问题,折叠后的车架其宽度方向的距离不变,因此无法有效缩小折叠后的体积,当把折叠后的车架放入汽车后备箱等有限空间时,经常会发生无法放入的问题,因此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现有的婴儿折叠车大多只能做到单向折叠,即前后方向的折叠,而无法实现左右方向的折叠,因此存在折叠后空间占用仍然较大的问题,无论是收纳还是携带均不能令人满意。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车,其折叠推架、车架主体、折叠式前轮机构、折叠式后轮机构、车架主体在前后和左右方向均能够折叠,使得本折叠车的收车体积小,携带方便,便于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推架、车架主体、折叠式前轮机构和折叠式后轮机构,所述车架主体包括可折叠的座椅架、折叠组件及两个相对设置的车身架,所述座椅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车身架活动连接,所述车身架包括折叠关节、支撑管、前脚管、后脚管及折叠联动机构,所述折叠关节设置有转动端、前脚端和后脚端,所述支撑管装设于转动端,所述前脚管转动连接于前脚端,所述后脚管装设于后脚端,所述后脚管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杆及与第一折叠杆交叉设置的第二折叠杆,所述第一折叠杆的中部与第二折叠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杆的前端和第二折叠杆的前端分别与两个车身架的前脚管转动连接,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推架、车架主体、折叠式前轮机构和折叠式后轮机构,所述车架主体包括可折叠的座椅架、折叠组件及两个相对设置的车身架,所述座椅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车身架活动连接,所述车身架包括折叠关节、支撑管、前脚管、后脚管及折叠联动机构,所述折叠关节设置有转动端、前脚端和后脚端,所述支撑管装设于转动端,所述前脚管转动连接于前脚端,所述后脚管装设于后脚端,所述后脚管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杆及与第一折叠杆交叉设置的第二折叠杆,所述第一折叠杆的中部与第二折叠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杆的前端和第二折叠杆的前端分别与两个车身架的前脚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杆的后端和第二折叠杆的后端分别与两个车身架的滑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端或/和支撑管经由折叠联动机构驱动滑套沿着后脚管滑动和座椅架折叠,所述折叠式前轮机构装设于前脚管的底端,所述折叠式后轮机构装设于后脚管的底端,所述折叠推架与支撑管的顶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转动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套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滑套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前脚管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座椅架的后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或座椅架的后端铰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撑管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与后脚端铰接,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座椅架的中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关节的中部装设有支撑限位件,所述支撑限位件用于对第五连杆的中部进行支撑和限位。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耀,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恒耀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