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站立机构及站立式灰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11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站立机构及站立式灰斗车,其中该可折叠的站立机构包括与灰斗车本体铰接的站立架,所述站立架通过弹性复位件与所述灰斗车本体连接,当站立架水平放置时可使站立架靠近灰斗车本体的端部与灰斗车本体接触以对站立架水平限位;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站立架与灰斗车本体铰接,并且站立架还通过弹性复位件与所述灰斗车本体连接,因此可以使站立架水平放置,此时可以方便的站人,使操作人员在操控灰斗车本体时不用行走,节省了人力劳动强度,而且也提高了灰斗车本体的驾驶速度;当建筑施工现场路面不好或者其它情况下,可以将站立架折叠起来,此时可以操作人员在行走的同时来操控灰斗车本体,提高操控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站立机构及站立式灰斗车
本技术涉及
,具体是一种可折叠的站立机构及站立式灰斗车。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现场需要使用较多的电动灰斗车来运输建筑物料等,现有的电动灰斗车包括手扶式灰斗车、站立式灰斗车和坐式灰斗车,手扶式灰斗车虽然可以使操作人员能够很好的对灰斗车进行操作,但是需要操作人员跟随灰斗车行走,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限制了灰斗车的驾驶速度,而站立式灰斗车和坐式灰斗车虽然可以使操作人员站立或坐在灰斗车上,但是对于一些路况十分差的建筑施工路面,使操作人员难以很好的操控灰斗车,容易导致灰斗车难以行走甚至倾翻的情况,因此亟需一种可折叠的站立机构及站立式灰斗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站立机构,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可折叠的站立机构包括与灰斗车本体铰接的站立架,所述站立架通过弹性复位件与所述灰斗车本体连接,当站立架水平放置时可使站立架靠近灰斗车本体的端部与灰斗车本体接触以对站立架水平限位,当站立架围绕铰接点朝向上侧转动后可通过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使站立架折叠在灰斗车本体上。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灰斗车本体包括一竖向连接架,所述站立架与竖向连接架进行铰接。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站立架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竖向连接架进行铰接。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片朝向竖向连接架的一端呈圆弧形状且连接片的该端部与所述竖向连接架进行铰接。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竖向连接架呈竖直向下的直管状。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竖向连接架包括与所述灰斗车本体固定连接的竖向管和可插入到竖向管内的竖向杆,所述竖向管和所述竖向杆通过锁止限位机构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锁止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竖向杆上的销孔和安装在所述竖向管上的销钉,所述销钉可插入到所述销孔内。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站立架的下表面成型有凸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站立架呈U型管状且站立架的端部与所述灰斗车本体固定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站立架包括与所述灰斗车本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和空心形状的活动套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可插入到所述活动套板内,所述活动套板上安装有顶丝。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站立式灰斗车,包括灰斗车本体,所述灰斗车本体上安装有上述的可折叠的站立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本技术中,由于站立架与灰斗车本体铰接,并且站立架还通过弹性复位件与所述灰斗车本体连接,因此可以使站立架水平放置,此时可以方便的站人,使操作人员在操控灰斗车本体时不用行走,节省了人力劳动强度,而且也提高了灰斗车本体的驾驶速度;2、当建筑施工现场路面不好或者其它情况下,可以将站立架折叠起来,此时可以操作人员在行走的同时来操控灰斗车本体,提高操控的安全性;3、本技术可以对站立架的高度调节,从而使本技术可以很好的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进行使用,通过对站立架的高度调节,使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的手部位置可以较好的位于灰斗车本体的操控区域;4、在本技术中,停车后可以使站立架下移至地面上,使站立架下表面的凸刺插入土壤中,从而对灰斗车本体具有停止限位的效果,由于建筑工地地面不平整,因此避免了溜车等情况的发生,提高本技术的安全性能;5、本技术可以方便的调节站立架的长度,使操作人员能够根据需求来调节站立架的长度,给不同的操作人员均能够提供合适的站立区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又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可折叠的站立机构,包括与灰斗车本体1铰接的站立架2,所述站立架2通过弹性复位件3与所述灰斗车本体1连接,优选的,弹性复位件3为弹簧,当站立架2水平放置时可使站立架2靠近灰斗车本体1的端部与灰斗车本体1接触以对站立架2水平限位,当站立架2围绕铰接点朝向上侧转动后可通过弹性复位件3的作用使站立架2折叠在灰斗车本体1上。在本技术中,由于站立架2与灰斗车本体1铰接,并且站立架2还通过弹性复位件3与所述灰斗车本体1连接,因此可以使站立架2水平放置,此时可以方便的站人,使操作人员在操控灰斗车本体1时不用行走,节省了人力劳动强度,而且也提高了灰斗车本体1的驾驶速度;当建筑施工现场路面不好或者其它情况下,可以将站立架2折叠起来,此时可以操作人员在行走的同时来操控灰斗车本体1,提高操控的安全性。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灰斗车本体1包括一竖向连接架4,所述站立架2与竖向连接架4进行铰接,所述站立架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片5,所述连接片5与所述竖向连接架4进行铰接,所述连接片5朝向竖向连接架4的一端呈圆弧形状且连接片5的该端部与所述竖向连接架4进行铰接;通过设置的连接片5,在对灰斗车本体1进行生产加工时,可以使铰接结构设置在连接片5和连接架4上,方便生产。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竖向连接架4呈竖直向下的直管状。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竖向连接架4包括与所述灰斗车本体1固定连接的竖向管41和可插入到竖向管41内的竖向杆42,所述竖向管41和所述竖向杆42通过锁止限位机构连接,所述锁止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竖向杆42上的销孔43和安装在所述竖向管41上的销钉44,所述销钉44可插入到所述销孔43内;当销钉44没有插入到销孔43内则可以调节竖向杆42的高度,因此本技术可以对站立架2的高度调节,从而使本技术可以很好的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进行使用,通过对站立架2的高度调节,使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的手部位置可以较好的位于灰斗车本体1的操控区域,当销钉44插入到销孔43内后在重新实现对站立架2的高度位置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站立架2的下表面成型有凸刺6,停车后可以使站立架2下移至地面上,使站立架2下表面的凸刺6插入土壤中,从而对灰斗车本体1具有停止限位的效果,由于建筑工地地面不平整,因此避免了溜车等情况的发生,提高本技术的安全性能。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站立架2呈U型管状且站立架2的端部与所述灰斗车本体1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站立架2包括与所述灰斗车本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板21和空心形状的活动套板22,所述固定板21的一端可插入到所述活动套板22内,所述活动套板22上安装有顶丝23;松开顶丝23后,本技术可以方便的调节站立架2的长度,使操作人员能够根据需求来调节站立架2的长度,给不同的操作人员均能够提供合适的站立区域。本技术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站立机构,其特征是,包括与灰斗车本体(1)铰接的站立架(2),所述站立架(2)通过弹性复位件(3)与所述灰斗车本体(1)连接,当站立架(2)水平放置时可使站立架(2)靠近灰斗车本体(1)的端部与灰斗车本体(1)接触以对站立架(2)水平限位,当站立架(2)围绕铰接点朝向上侧转动后可通过弹性复位件(3)的作用使站立架(2)折叠在灰斗车本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站立机构,其特征是,包括与灰斗车本体(1)铰接的站立架(2),所述站立架(2)通过弹性复位件(3)与所述灰斗车本体(1)连接,当站立架(2)水平放置时可使站立架(2)靠近灰斗车本体(1)的端部与灰斗车本体(1)接触以对站立架(2)水平限位,当站立架(2)围绕铰接点朝向上侧转动后可通过弹性复位件(3)的作用使站立架(2)折叠在灰斗车本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站立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灰斗车本体(1)包括一竖向连接架(4),所述站立架(2)与竖向连接架(4)进行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站立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站立架(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片(5),所述连接片(5)与所述竖向连接架(4)进行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的站立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片(5)朝向竖向连接架(4)的一端呈圆弧形状且连接片(5)的该端部与所述竖向连接架(4)进行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站立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竖向连接架(4)呈竖直向下的直管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站立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航
申请(专利权)人:长葛市富航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