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防静电色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299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色织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保暖防静电色织布,包括上色织布层,上色织布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防静电布。该保暖防静电色织布,通过设置第一防静电布和第二防静电布,可起到较好的防静电效果,避免给使用者和穿戴者带来不好的体验,通过设置保温层,可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增加舒适性,通过设置吸湿层,可提高该布料内里的吸湿效果,避免穿着和使用时,衣服内会出现潮湿的情况,通过设置防潮层,可对底部的各个层起到较好防护效果,避免出现发潮的情况,通过设置包边,可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避免出现各个层面分离或者布料散落的情况,提高色织布的质量和使用时间,增加美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暖防静电色织布
本技术涉及色织布
,具体为一种保暖防静电色织布。
技术介绍
色织布用染色的纱线织成的织物,给纱染色一般分为色纺纱和染色纱二种方式,通常说的色织布是指梭织机织的布,但针织机也同样可以做出色织针织布,相对印染布来说它风格独特,但是价格偏贵。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色织布都有解耦股简单和色牢度要好的优点,但是现有的色织布大多都没有设置防静电结构,在使用时会出现较大的静电,给使用者和穿戴者带来一些不好的体验,影响该布料的评价和售卖,故而提出一种保暖防静电色织布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暖防静电色织布,具备防静电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色织布大多都没有设置防静电结构,在使用时会出现较大的静电,给使用者和穿戴者带来一些不好的体验,影响该布料的评价和售卖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防静电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暖防静电色织布,包括上色织布层,所述上色织布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防静电布,第一防静电布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竹炭纤维层,竹炭纤维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潮层,防潮层的底部前后左右侧均固定安装有纺织布,纺织布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聚苯胺层,所述防潮层与聚苯胺层之间填充有位于纺织布内部的保温层,聚苯胺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湿层,吸湿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静电布,第二防静电布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色织布层,所述第一防静电布与第二防静电布相背的一侧均与延伸至第一防静电布与第二防静电布前后左右侧的包边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包边与第一防静电布和第二防静电布为缝制,且纺织布与防潮层和聚苯胺层为缝制。优选的,所述第一防静电布与第二防静电布的厚度相等,且吸湿层的厚度大于第二防静电布的厚度。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鸭绒,且保温层的厚度在零点一到零点五厘米之间。优选的,所述防潮层的厚度小于保温层的厚度,且防潮层为棉布层,所述吸湿层为尼龙吸湿面料。优选的,所述防潮层的厚度大于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且竹炭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一防静电布的厚度,第一防静电布的厚度小于上色织布层的厚度。(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暖防静电色织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保暖防静电色织布,通过设置第一防静电布和第二防静电布,可起到较好的防静电效果,避免给使用者和穿戴者带来不好的体验,通过设置保温层,可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给使用者和穿戴者带来较好的体验效果,增加舒适性,通过设置吸湿层,可提高该布料内里的吸湿效果,避免穿着和使用时,衣服内会出现潮湿的情况,通过设置防潮层,可对底部的各个层起到较好防护效果,避免出现发潮的情况,通过设置包边,可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避免出现各个层面分离或者布料散落的情况,提高色织布的质量和使用时间,增加美观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色织布层、2第一防静电布、3竹炭纤维层、4防潮层、5纺织布、6保温层、7聚苯胺层、8吸湿层、9第二防静电布、10下色织布层、11包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保暖防静电色织布,包括上色织布层1,上色织布层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防静电布2,第一防静电布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竹炭纤维层3,竹炭纤维层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潮层4,防潮层4的厚度大于竹炭纤维层3的厚度,且竹炭纤维层3的厚度大于第一防静电布2的厚度,第一防静电布2的厚度小于上色织布层1的厚度,防潮层4的底部前后左右侧均固定安装有纺织布5,纺织布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聚苯胺层7,防潮层4与聚苯胺层7之间填充有位于纺织布5内部的保温层6,保温层6为鸭绒,且保温层6的厚度在零点一到零点五厘米之间,聚苯胺层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湿层8,防潮层4的厚度小于保温层6的厚度,且防潮层4为棉布层,吸湿层8为尼龙吸湿面料,吸湿层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静电布9,第一防静电布2与第二防静电布9的厚度相等,且吸湿层8的厚度大于第二防静电布9的厚度,第二防静电布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色织布层10,第一防静电布2与第二防静电布9相背的一侧均与延伸至第一防静电布2与第二防静电布9前后左右侧的包边11固定连接,包边11与第一防静电布2和第二防静电布9为缝制,且纺织布5与防潮层4和聚苯胺层7为缝制,通过设置第一防静电布2和第二防静电布9,可起到较好的防静电效果,避免给使用者和穿戴者带来不好的体验,通过设置保温层6,可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给使用者和穿戴者带来较好的体验效果,增加舒适性,通过设置吸湿层8,可提高该布料内里的吸湿效果,避免穿着和使用时,衣服内会出现潮湿的情况,通过设置防潮层4,可对底部的各个层起到较好防护效果,避免出现发潮的情况,通过设置包边11,可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避免出现各个层面分离或者布料散落的情况,提高色织布的质量和使用时间,增加美观程度。综上所述,该保暖防静电色织布,通过设置第一防静电布2和第二防静电布9,可起到较好的防静电效果,避免给使用者和穿戴者带来不好的体验,通过设置保温层6,可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给使用者和穿戴者带来较好的体验效果,增加舒适性,通过设置吸湿层8,可提高该布料内里的吸湿效果,避免穿着和使用时,衣服内会出现潮湿的情况,通过设置防潮层4,可对底部的各个层起到较好防护效果,避免出现发潮的情况,通过设置包边11,可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避免出现各个层面分离或者布料散落的情况,提高色织布的质量和使用时间,增加美观程度,解决了现有的色织布大多都没有设置防静电结构,在使用时会出现较大的静电,给使用者和穿戴者带来一些不好的体验,影响该布料的评价和售卖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暖防静电色织布,包括上色织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色织布层(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防静电布(2),第一防静电布(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竹炭纤维层(3),竹炭纤维层(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潮层(4),防潮层(4)的底部前后左右侧均固定安装有纺织布(5),纺织布(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聚苯胺层(7),所述防潮层(4)与聚苯胺层(7)之间填充有位于纺织布(5)内部的保温层(6),聚苯胺层(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湿层(8),吸湿层(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静电布(9),第二防静电布(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色织布层(10),所述第一防静电布(2)与第二防静电布(9)相背的一侧均与延伸至第一防静电布(2)与第二防静电布(9)前后左右侧的包边(1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暖防静电色织布,包括上色织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色织布层(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防静电布(2),第一防静电布(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竹炭纤维层(3),竹炭纤维层(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潮层(4),防潮层(4)的底部前后左右侧均固定安装有纺织布(5),纺织布(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聚苯胺层(7),所述防潮层(4)与聚苯胺层(7)之间填充有位于纺织布(5)内部的保温层(6),聚苯胺层(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湿层(8),吸湿层(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静电布(9),第二防静电布(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色织布层(10),所述第一防静电布(2)与第二防静电布(9)相背的一侧均与延伸至第一防静电布(2)与第二防静电布(9)前后左右侧的包边(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防静电色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11)与第一防静电布(2)和第二防静电布(9)为缝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杰周琴包建平吴雅杨进兰吴维政郑小德孙玉涛刘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昌恒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