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根悬挑多点套筒新型设计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288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单根悬挑多点套筒新型设计治具。包括底座和移动杆组件,底座固定于模具挡板上,底座上部与移动杆组件相连接,移动杆组件上设置有套筒一和套筒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点调控、易拆卸、易操作、轻便化、通用性强,解决预制构件中预埋套筒位置尺寸经常变动的问题,保证了预制构件中套筒固定不歪斜,提高了预制构件中套筒的安装精度,且在所有项目构件中均可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根悬挑多点套筒新型设计治具
本技术涉及装配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单根悬挑多点套筒新型设计治具。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建筑房屋中经常会用到套筒,套筒通过连接件用来搭接、支撑、固定两墙板的,墙板通过连接件被连接固定后,现浇段浇注混凝土即可。套筒作支撑或连接时,位置精度要求较高且偏差较大时,会造成两墙板无法连接,或斜支撑与钢筋干涉连接杆无法连接,造成施工困难或无法施工。但因不同项目预制构件中套筒位置均不能达到尺寸统一,传统的固定式悬挑循环使用次数较低,造成模具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根悬挑多点套筒新型设计治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根悬挑多点套筒新型设计治具,包括底座和移动杆组件,底座固定于模具挡板上,底座上部与移动杆组件相连接,移动杆组件上设置有套筒一和套筒二;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板、底座方管和底座套管,底座板底部与模具挡板上部相固定连接,底座板上表面与底座方管底部相固定连接,底座方管上部与底座套管一端底部相固定连接,底座套管选用方管结构且其两侧的开口端的中轴线横向水平设置,底座套管与底座方管呈“┐”状分布;所述移动杆组件包括移动杆和移动套管,移动杆与底座套管相匹配设置,移动杆一侧套装于底座套管内,移动杆另一侧靠近端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套筒一,移动杆上套装移动套管,移动套管底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套筒二。优选的所述移动杆通过螺栓一与底座套管相固定连接,螺栓一匹配穿过底座套管外壁上的螺纹孔并且螺栓一端部抵近移动杆外壁从而实现螺栓一对移动杆的位置的进一步的固定,螺栓一数量为两个且螺栓一分别从底座套管的上表面和侧表面穿过。优选的所述移动杆上贯通开设限位槽,限位槽为椭圆形,限位槽从移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优选的所述移动套管通过螺栓二与移动杆相固定连接,螺栓二包括固定螺栓和限位螺栓,固定螺栓匹配穿过移动套管侧壁上的螺纹孔并且固定螺栓端部抵近移动杆侧壁表面从而实现固定螺栓对移动套管的位置的进一步固定,限位螺栓位于移动套管的上表面且限位螺栓穿过移动套管上的螺栓孔并且限位螺栓下端突出于移动套管的内侧,限位螺栓的位置与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且准该限位螺栓的突出部分深入至限位槽内。优选的所述模具挡板包括模具挡板一、模具挡板二、模具挡板三和模具挡板四,模具挡板一、模具挡板二、模具挡板三和模具挡板四首尾相垂直固定连接,模具挡板一、模具挡板二、模具挡板三和模具挡板四构成一个矩形框状结构,底座通过底座螺栓分别固定于模具挡板一和模具挡板三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多点调控、易拆卸、易操作、轻便化、通用性强,解决预制构件中预埋套筒位置尺寸经常变动的问题,保证了预制构件中套筒固定不歪斜,提高了预制构件中套筒的安装精度,且在所有项目构件中均可循环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技术中底座和移动杆组件结合后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底座和移动杆组件结合后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移动杆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底座1、底座板11、底座螺栓111、底座方管12、底座套管13、移动杆组件2、移动杆21、螺栓一210、限位槽211、移动套管22、螺栓二220、固定螺栓2201、限位螺栓2202、模具挡板3、模具挡板一31、模具挡板二32、模具挡板三33、模具挡板四34、套筒一41、套筒二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技术,并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的一种单根悬挑多点套筒新型设计治具,包括底座1和移动杆组件2,底座1固定于模具挡板3上,底座1上部与移动杆组件2相连接,移动杆组件2上设置有套筒一41和套筒二42;底座1包括底座板11、底座方管12和底座套管13,底座板11为矩形板状结构,底座板11底部与模具挡板3上部相固定连接,优选的底座板11通过底座螺栓111与模具挡板3上部相固定连接,底座板11上表面与底座方管12底部相固定连接,底座方管12为方管结构,底座方管12上部与底座套管13一端底部相固定连接,底座套管13选用方管结构且其两侧的开口端的中轴线横向水平设置,底座套管13与底座方管12呈“┐”状分布;移动杆组件2包括移动杆21和移动套管22,移动杆21选用方管结构,移动杆21与底座套管13相匹配设置,移动杆21一侧套装于底座套管13内,移动杆21另一侧靠近端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套筒一41,移动套管22选用方管结构,移动杆21上套装移动套管22,移动套管22底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套筒二42;套筒二42跟随移动套管22在移动杆21上进行移动。优选的移动杆21通过螺栓一210与底座套管13相固定连接,螺栓一210匹配穿过底座套管13外壁上的螺纹孔并且螺栓一210端部抵近移动杆21外壁从而实现螺栓一210对移动杆21的位置的进一步的固定,避免移动杆21移位,螺栓一210数量为两个且螺栓一210分别从底座套管13的上表面和侧表面穿过,移动杆21上贯通开设限位槽211,限位槽211为椭圆形,限位槽211从移动杆2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移动套管22通过螺栓二220与移动杆21相固定连接,螺栓二220包括固定螺栓2201和限位螺栓2202,固定螺栓2201匹配穿过移动套管22侧壁上的螺纹孔并且固定螺栓2201端部抵近移动杆21侧壁表面从而实现固定螺栓2201对移动套管22的位置的进一步固定,限位螺栓2202位于移动套管22的上表面且限位螺栓2202穿过移动套管22上的螺栓孔并且限位螺栓2202下端突出于移动套管22的内侧,限位螺栓2202的位置与限位槽211的位置相对应且准该限位螺栓2202的突出部分深入至限位槽211内,移动套管22在移动杆21的移动过程中,限位螺栓2202配合限位槽211共同实现在移动过程中对移动套管22进行限位的作用。模具挡板3包括模具挡板一31、模具挡板二32、模具挡板三33和模具挡板四34,模具挡板一31、模具挡板二32、模具挡板三33和模具挡板四34首尾相垂直固定连接,模具挡板一31、模具挡板二32、模具挡板三33和模具挡板四34构成一个矩形框状结构,底座1通过底座螺栓111分别固定于模具挡板一31和模具挡板三33上。使用方法:将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在模具挡板一31和模具挡板三33上,根据预制构件图纸中套筒位置调整移动杆21、移动套管22的位置,拧紧螺栓一210固定移动杆21,拧紧固定螺栓2201固定移动套管22,将套筒一41固定于移动杆21一端下部(可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将套筒二42固定于移动套管22下部(可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即可。本技术整体工装采用伸缩定位的调节方式,解决预制构件中多个预埋套筒位置尺寸变动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根悬挑多点套筒新型设计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移动杆组件,底座固定于模具挡板上,底座上部与移动杆组件相连接,移动杆组件上设置有套筒一和套筒二;/n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板、底座方管和底座套管,底座板底部与模具挡板上部相固定连接,底座板上表面与底座方管底部相固定连接,底座方管上部与底座套管一端底部相固定连接,底座套管选用方管结构且其两侧的开口端的中轴线横向水平设置,底座套管与底座方管呈“┐”状分布;/n所述移动杆组件包括移动杆和移动套管,移动杆与底座套管相匹配设置,移动杆一侧套装于底座套管内,移动杆另一侧靠近端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套筒一,移动杆上套装移动套管,移动套管底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套筒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根悬挑多点套筒新型设计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移动杆组件,底座固定于模具挡板上,底座上部与移动杆组件相连接,移动杆组件上设置有套筒一和套筒二;
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板、底座方管和底座套管,底座板底部与模具挡板上部相固定连接,底座板上表面与底座方管底部相固定连接,底座方管上部与底座套管一端底部相固定连接,底座套管选用方管结构且其两侧的开口端的中轴线横向水平设置,底座套管与底座方管呈“┐”状分布;
所述移动杆组件包括移动杆和移动套管,移动杆与底座套管相匹配设置,移动杆一侧套装于底座套管内,移动杆另一侧靠近端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套筒一,移动杆上套装移动套管,移动套管底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套筒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根悬挑多点套筒新型设计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通过螺栓一与底座套管相固定连接,螺栓一匹配穿过底座套管外壁上的螺纹孔并且螺栓一端部抵近移动杆外壁从而实现螺栓一对移动杆的位置的进一步的固定,螺栓一数量为两个且螺栓一分别从底座套管的上表面和侧表面穿过。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磊安兆辉李明星韩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蒲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