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粒机的自动控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236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造粒机的自动控温装置,属于控温机构技术领域。该造粒机的自动控温装置包括基础组件、控温组件和更换组件。所述基础组件包括支撑柱、圆柱箱、第一防护外壳、第二防护外壳、保温隔热外壳、侧盖、第一电机、输送螺旋杆、料斗、储料箱、竖板、滑轨、滑块、第一锁紧件、第二电机和切割刀,所述第一防护外壳固定在所述圆柱箱的外壁上,所述第二防护外壳固定在所述第一防护外壳的外壁上,使用时,调节切割刀与造粒模具头之间的距离,然后再次旋转第一锁紧件,第一锁紧件的末端通过挤压滑轨的外壁,使滑块被固定在滑轨上,该自动控温装置便于根据造粒模具头的型号对切割刀与其的距离进行调节,适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粒机的自动控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控温机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造粒机的自动控温装置。
技术介绍
造粒设备是一种可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一般分为辊干法造粒机、转鼓式造粒机、干法辊压造粒机。目前,现有的造粒机,不方便根据模具头的型号对切割刀与其的距离进行调节,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造粒机的自动控温装置,旨在改善不方便根据模具头的型号对切割刀与其的距离进行调节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造粒机的自动控温装置,包括基础组件、控温组件和更换组件。所述基础组件包括支撑柱、圆柱箱、第一防护外壳、第二防护外壳、保温隔热外壳、侧盖、第一电机、输送螺旋杆、料斗、储料箱、竖板、滑轨、滑块、第一锁紧件、第二电机和切割刀,所述第一防护外壳固定在所述圆柱箱的外壁上,所述第二防护外壳固定在所述第一防护外壳的外壁上,所述保温隔热外壳固定在所述第二防护外壳的外壁上,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的外壁上,所述输送螺旋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圆柱箱上,所述储料箱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的外壁上,所述侧盖通过铰页固定在所述储料箱上,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储料箱的内壁上,所述滑块滑动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锁紧件螺纹贯穿所述滑块,所述竖板固定在所述滑块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竖板的外壁上,所述切割刀固定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控温组件包括储液箱、制冷器、进液管、水泵、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电加热板和温度控制器,所述储液箱和所述水泵均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的上表面,所述制冷器固定在所述储液箱上,所述进液管设置在所述储液箱上,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水管一端均设置在所述水泵上,所述第二水管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液箱内,所述第一水管缠绕设置在所述圆柱箱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水管的端部设置在所述储液箱内,所述电加热板固定在所述第一防护外壳的外壁上,所述温度控制器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的上表面,所述温度控制器同时与所述电加热板和所述制冷器电性连接在一起。所述更换组件包括造粒模具头、横杆和第二锁紧件,所述横杆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的外壁上,所述造粒模具头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横杆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锁紧件螺纹贯穿所述造粒模具头,所述第二锁紧件的末端同样螺纹在所述横杆内。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包括柱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柱体的下端。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电机本体和第三防护外壳,所述第一电机本体和所述第三防护外壳均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电机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三防护外壳内。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料斗包括料斗本体和上盖,所述上盖通过铰页固定在所述料斗本体的上表面。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滑轨包括滑轨本体和限位板,所述滑轨本体固定在所述储料箱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滑轨本体的端部。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器包括制冷器本体和第四防护外壳,所述制冷器本体固定在所述储液箱上,所述第四防护外壳固定在所述储液箱的内壁上,所述制冷器本体设在所述第四防护外壳内。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包括进液管本体和进液阀,所述进液管本体设在所述储液箱上,所述进液阀设在所述进液管本体上。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温组件还包括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设在所述储液箱上。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温组件还包括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所述储液箱上。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横杆至少设置六个,所述横杆轴向等距的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的外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造粒机的自动控温装置,使用时,当需要对造粒模具头进行更换时,打开侧盖,旋转第二锁紧件,使第二锁紧件的末端离开横杆,这时即可把造粒模具头取下了,把需要的造粒模具头上的凹槽插入到横杆上,旋转第二锁紧件,把第二锁紧件的末端螺纹到横杆内,即实现了对造粒模具头的安装固定,旋转第一锁紧件,使第一锁紧件的末端离开滑轨的外壁,移动滑块,调节切割刀与造粒模具头之间的距离,然后再次旋转第一锁紧件,第一锁紧件的末端通过挤压滑轨的外壁,使滑块被固定在滑轨上,该自动控温装置便于根据造粒模具头的型号对切割刀与其的距离进行调节,适用性更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造粒机的自动控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造粒机的自动控温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基础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控温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更换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基础组件;110-支撑柱;111-柱体;112-底座;120-圆柱箱;130-第一防护外壳;140-第二防护外壳;150-保温隔热外壳;160-侧盖;170-第一电机;171-第一电机本体;172-第三防护外壳;180-输送螺旋杆;190-料斗;1901-料斗本体;1902-上盖;191-储料箱;192-竖板;193-滑轨;1931-滑轨本体;1932-限位板;194-滑块;195-第一锁紧件;197-第二电机;198-切割刀;200-控温组件;210-储液箱;220-制冷器;221-制冷器本体;222-第四防护外壳;230-进液管;231-进液管本体;232-进液阀;240-水泵;250-第一水管;260-第二水管;270-电加热板;280-温度控制器;290-观察窗;291-排液管;300-更换组件;310-造粒模具头;320-横杆;330-凹槽;340-第二锁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粒机的自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础组件(100),所述基础组件(100)包括支撑柱(110)、圆柱箱(120)、第一防护外壳(130)、第二防护外壳(140)、保温隔热外壳(150)、侧盖(160)、第一电机(170)、输送螺旋杆(180)、料斗(190)、储料箱(191)、竖板(192)、滑轨(193)、滑块(194)、第一锁紧件(195)、第二电机(197)和切割刀(198),所述第一防护外壳(130)固定在所述圆柱箱(120)的外壁上,所述第二防护外壳(140)固定在所述第一防护外壳(130)的外壁上,所述保温隔热外壳(150)固定在所述第二防护外壳(140)的外壁上,所述支撑柱(110)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150)的下表面;/n所述第一电机(170)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150)的外壁上,所述输送螺旋杆(18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170)的输出轴上,所述料斗(190)设置在所述圆柱箱(120)上,所述储料箱(191)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150)的外壁上,所述侧盖(160)通过铰页固定在所述储料箱(191)上,所述滑轨(193)固定在所述储料箱(191)的内壁上,所述滑块(194)滑动在所述滑轨(193)上,所述第一锁紧件(195)螺纹贯穿所述滑块(194),所述竖板(192)固定在所述滑块(194)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电机(197)固定在所述竖板(192)的外壁上,所述切割刀(198)固定在所述第二电机(197)的输出轴上;/n控温组件(200),所述控温组件(200)包括储液箱(210)、制冷器(220)、进液管(230)、水泵(240)、第一水管(250)、第二水管(260)、电加热板(270)和温度控制器(280),所述储液箱(210)和所述水泵(240)均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150)的上表面,所述制冷器(220)固定在所述储液箱(210)上,所述进液管(230)设置在所述储液箱(210)上,所述第一水管(25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水管(260)一端均设置在所述水泵(240)上,所述第二水管(260)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液箱(210)内,所述第一水管(250)缠绕设置在所述圆柱箱(120)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水管(250)的端部设置在所述储液箱(210)内,所述电加热板(270)固定在所述第一防护外壳(130)的外壁上,所述温度控制器(280)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150)的上表面,所述温度控制器(280)同时与所述电加热板(270)和所述制冷器(220)电性连接在一起;/n更换组件(300),所述更换组件(300)包括造粒模具头(310)、横杆(320)和第二锁紧件(340),所述横杆(320)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150)的外壁上,所述造粒模具头(310)上开设有凹槽(330),所述横杆(320)卡设在所述凹槽(330)内,所述第二锁紧件(340)螺纹贯穿所述造粒模具头(310),所述第二锁紧件(340)的末端同样螺纹在所述横杆(32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粒机的自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组件(100),所述基础组件(100)包括支撑柱(110)、圆柱箱(120)、第一防护外壳(130)、第二防护外壳(140)、保温隔热外壳(150)、侧盖(160)、第一电机(170)、输送螺旋杆(180)、料斗(190)、储料箱(191)、竖板(192)、滑轨(193)、滑块(194)、第一锁紧件(195)、第二电机(197)和切割刀(198),所述第一防护外壳(130)固定在所述圆柱箱(120)的外壁上,所述第二防护外壳(140)固定在所述第一防护外壳(130)的外壁上,所述保温隔热外壳(150)固定在所述第二防护外壳(140)的外壁上,所述支撑柱(110)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150)的下表面;
所述第一电机(170)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150)的外壁上,所述输送螺旋杆(18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170)的输出轴上,所述料斗(190)设置在所述圆柱箱(120)上,所述储料箱(191)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150)的外壁上,所述侧盖(160)通过铰页固定在所述储料箱(191)上,所述滑轨(193)固定在所述储料箱(191)的内壁上,所述滑块(194)滑动在所述滑轨(193)上,所述第一锁紧件(195)螺纹贯穿所述滑块(194),所述竖板(192)固定在所述滑块(194)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电机(197)固定在所述竖板(192)的外壁上,所述切割刀(198)固定在所述第二电机(197)的输出轴上;
控温组件(200),所述控温组件(200)包括储液箱(210)、制冷器(220)、进液管(230)、水泵(240)、第一水管(250)、第二水管(260)、电加热板(270)和温度控制器(280),所述储液箱(210)和所述水泵(240)均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150)的上表面,所述制冷器(220)固定在所述储液箱(210)上,所述进液管(230)设置在所述储液箱(210)上,所述第一水管(25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水管(260)一端均设置在所述水泵(240)上,所述第二水管(260)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液箱(210)内,所述第一水管(250)缠绕设置在所述圆柱箱(120)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水管(250)的端部设置在所述储液箱(210)内,所述电加热板(270)固定在所述第一防护外壳(130)的外壁上,所述温度控制器(280)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150)的上表面,所述温度控制器(280)同时与所述电加热板(270)和所述制冷器(220)电性连接在一起;
更换组件(300),所述更换组件(300)包括造粒模具头(310)、横杆(320)和第二锁紧件(340),所述横杆(320)固定在所述保温隔热外壳(150)的外壁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子蔚李燕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蔚之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