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车间用粉尘吸附除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230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车间用粉尘吸附除去装置,涉及净化车间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解决需要使用者对吸附板进行更换的问题。所述上板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推杆,所述第二液压推杆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二液压推杆的上端设置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与第二液压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置物板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液压推杆,所述推板与第三液压推杆固定连接,所述上板箱的一侧设置有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一侧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排,所述进水排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排上设置有雾化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车间用粉尘吸附除去装置
本技术涉及净化车间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净化车间用粉尘吸附除去装置。
技术介绍
净化车间材料是净化厂房墙、顶板材一般多采用50mm厚的夹芯彩钢板制造,其特点为美观、刚性强、保温性能好、易施工。圆弧墙角、门、窗框等一般采用专用氧化铝型材制造地面可采用环氧自流坪地坪或高级耐磨塑料地板,有防静电要求的,可选用防静电型。送回风管道用热渡锌板制成,贴净化保温效果好的阻燃型PF发泡塑胶板高效送风口用不锈钢框架,美观清洁,冲孔网板用烤漆铝板,而现有的净化车间多需要使用粉尘吸附除去装置来对内部粉尘进行吸附与除去处理。而现有的粉尘吸附除去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常常需要使用者对吸附完成的吸附板进行更换处理,从而极易影响到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净化车间用粉尘吸附除去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车间用粉尘吸附除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解决需要使用者对吸附板进行更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净化车间用粉尘吸附除去装置,包括上板箱,所述上板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推杆,所述第二液压推杆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二液压推杆的上端设置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与第二液压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置物板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液压推杆,所述推板与第三液压推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板箱的一侧设置有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一侧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排,所述进水排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排上设置有雾化头,所述雾化头设置有多个,所述进水排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下端设置有上卡条,所述上卡条设置有两个,所述上卡条设置为“L”状,所述上卡条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上卡条的下端设置有吸附板,所述吸附板与上卡条设置为贴合,所述吸附板的下端设置有下压片,所述下压片设置有四个,所述下压片设置为矩形片状,所述下压片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液压推杆,所述第一液压推杆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液压推杆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推杆的一侧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倾斜板的一端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倾斜板一侧的上端设置有进板槽,所述进板槽设置为矩形槽状,所述倾斜板的下端设置有软垫板,所述软垫板与装置外壳粘贴连接,所述软垫板上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与装置外壳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第二拉把,所述第二拉把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拉把的上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排气管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的一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护壳,所述护壳与风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板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上板箱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盖板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第一盖板上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拉把,所述第一拉把与第一盖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通过第二液压推杆与第三液压推杆的设置,使用者在对该粉尘吸附除去装置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二液压推杆来驱动放置在置物板上的吸附板进行高度调节,同时再通过第三液压推杆进行伸缩,可以实现将置物板上的吸附板推动到上卡条与下压片的之间,从而完成对吸附板的更换处理;2、该技术通过倾斜板与软垫板的设置,使用者在使用该粉尘吸附除去装置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倾斜板的设置,来极大的便利吸附过盛的吸附板进行脱落,同时再通过软垫板的设置,来极大的降低吸附板所带给装置外壳底端面的冲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整个粉尘吸附除去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净化车间用粉尘吸附除去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板箱的剖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板箱的侧视剖视结构图。图中:1、装置外壳;2、进气管;3、进水排;4、雾化头;5、固定环;6、上卡条;7、吸附板;8、下压片;9、第一液压推杆;10、倾斜板;11、进板槽;12、上板箱;13、第二液压推杆;14、置物板;15、第三液压推杆;16、推板;17、第一盖板;18、第一拉把;19、排气管;20、过滤板;21、第二盖板;22、第二拉把;23、风机;24、护壳;25、软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净化车间用粉尘吸附除去装置,包括上板箱12,上板箱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推杆13,第二液压推杆13设置有四个,第二液压推杆13的上端设置有置物板14,置物板14与第二液压推杆13固定连接,置物板14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推板16,推板16设置为矩形板状,推板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液压推杆15,推板16与第三液压推杆15固定连接,能够通过各结构的设置,来解决需要使用者对吸附板进行更换的问题。进一步,上板箱12的一侧设置有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2,进气管2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进气管2一侧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排3,进水排3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进水排3上设置有雾化头4,雾化头4设置有多个,进水排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5,固定环5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进一步,进气管2的下端设置有上卡条6,上卡条6设置有两个,上卡条6设置为“L”状,上卡条6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上卡条6的下端设置有吸附板7,吸附板7与上卡条6设置为贴合,吸附板7的下端设置有下压片8,下压片8设置有四个,下压片8设置为矩形片状,下压片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液压推杆9,第一液压推杆9设置有四个,第一液压推杆9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进一步,第一液压推杆9的一侧设置有倾斜板10,倾斜板10设置为矩形板状,倾斜板10的一端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倾斜板10一侧的上端设置有进板槽11,进板槽11设置为矩形槽状,倾斜板10的下端设置有软垫板25,软垫板25与装置外壳1粘贴连接,软垫板25上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盖板21,第二盖板21与装置外壳1通过铰链连接,第二盖板21上设置有第二拉把22,第二拉把22与第二盖板21固定连接。进一步,第二拉把22的上端设置有排气管19,排气管19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排气管19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20,过滤板20与排气管19固定连接,过滤板20的一侧设置有风机23,风机23的一侧设置有护壳24,护壳24与风机23固定连接。进一步,上板箱1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盖板17,第一盖板17与上板箱12通过铰链连接,第一盖板17设置为矩形板状,第一盖板17上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拉把18,第一拉把18与第一盖板17固定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对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化车间用粉尘吸附除去装置,包括上板箱(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箱(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推杆(13),所述第二液压推杆(13)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二液压推杆(13)的上端设置有置物板(14),所述置物板(14)与第二液压推杆(13)固定连接,所述置物板(14)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推板(16),所述推板(16)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推板(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液压推杆(15),所述推板(16)与第三液压推杆(1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车间用粉尘吸附除去装置,包括上板箱(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箱(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推杆(13),所述第二液压推杆(13)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二液压推杆(13)的上端设置有置物板(14),所述置物板(14)与第二液压推杆(13)固定连接,所述置物板(14)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推板(16),所述推板(16)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推板(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液压推杆(15),所述推板(16)与第三液压推杆(1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车间用粉尘吸附除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箱(12)的一侧设置有装置外壳(1),所述装置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2)一侧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排(3),所述进水排(3)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排(3)上设置有雾化头(4),所述雾化头(4)设置有多个,所述进水排(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5),所述固定环(5)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化车间用粉尘吸附除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的下端设置有上卡条(6),所述上卡条(6)设置有两个,所述上卡条(6)设置为“L”状,所述上卡条(6)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上卡条(6)的下端设置有吸附板(7),所述吸附板(7)与上卡条(6)设置为贴合,所述吸附板(7)的下端设置有下压片(8),所述下压片(8)设置有四个,所述下压片(8)设置为矩形片状,所述下压片(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液压推杆(9),所述第一液压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天京曹慧娟刘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格林美洁净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