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组引增风机合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227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机组引增风机合并系统,利用两台引风机来克服烟气系统及脱硫系统阻力,取消现有机组中的增压风机,使引增压风机二合一,使现有三台风机变成两台风机,取消增压风机及其配套的烟道,控制两台引风机的功率,满足机组不同运行工况的出力需求,控制方法更加简单,避免出去抢风现象,同时设备数目减小了,势必会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同时还可以降低电厂的设备维护量,同时可以提高脱硫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保证单台风机出现设备问题时,机组仍能保持一定负荷运行,减少意外停炉的概率,从而提供机组的运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组引增风机合并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电
,具体为一种机组引增风机合并系统。
技术介绍
电厂的每台机组配置两台引风机,一台增压风机,风机均为定速运行(电机额定转速),通过引风机调节静叶或增压风机动叶来满足机组不同运行工况的出力需求,由于引风机和增压风机设计余量偏小,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引风机运行不稳定,增压风机出力不足的现象,低负荷工况下,引风机出现抢风现象,极大影响了机组的运行安全性。其次,现有引风机安全运行可靠性不高,多次发生因襟叶片断裂、脱落导致风机叶轮、轴承及壳体损坏事件,风机损坏后,维修周期长达60天、每次维修成本约300-600万元,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组引增风机合并系统,实现引风机的稳定运行,提高运行的安全性。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组引增风机合并系统,包括两台引风机、烟气管道和脱硫吸收塔;所述两台引风机并联设置,两台引风机的入口分别连接除尘器的出口,引风机的出口连接烟气管道的入口,烟气管道的出口连接脱硫吸收塔。所述烟气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入风管、过滤管道和出风管道,烟气管道的入风管与分别连接两台引风机的出风口,出风管道的出口连接脱硫吸收塔。优选的,所述两台引风机沿其端部对称设置,并且引风机的出口位于两台引风机之间。优选的,所述除尘器的管道上设置有四个烟气入口,并设置有两个烟气出口,两个烟气出口位于除尘器管道的下方,并位于相邻两个烟气入口之间,两个烟气入口分别连接两台引风机的入口。优选的,所述烟气管道的入风管和过滤管道位于引风机和脱硫吸收塔之间,出风管道位于脱硫吸收塔的一侧。优选的,所述两台引风机均为静叶调节轴流风机或动叶调节轴流风机。优选的,一台引风机为静叶调节轴流风机,另一台为动叶调节轴流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组引增风机合并系统,利用两台引风机来克服烟气系统及脱硫系统阻力,取消现有机组中的增压风机,使引增压风机二合一,使现有三台风机变成两台风机,取消增压风机及其配套的烟道,解决了引风机运行不稳定的问题,通过控制两台引风机的功率,满足机组不同运行工况的出力需求,控制方法更加简单,避免出去抢风现象,同时设备数目减小了,势必会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同时还可以降低电厂的设备维护量,同时可以提高脱硫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保证单台风机出现设备问题时,机组仍能保持一定负荷运行,减少意外停炉的概率,从而提供机组的运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机组引增风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引风机的布置图;图3为本技术烟道的平面图;图4为本技术动叶调节轴流引风机的性能曲线及风机运行点分布图。图中:1、第一引风机;2、第二引风机;3、烟气管道;4、脱硫吸收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参阅图1-3,一种机组引增风机合并系统,包括两台引风机、烟气管道2和脱硫吸收塔4。上述两台引风机分别为第一引风机1和第二引风机2,两台引风机的入口分别连接除尘器的出口,引风机的出口连接烟气管道2的入口,烟气管道2的出口连接脱硫吸收塔4。所述引风机为静叶调节轴流风机或动叶调节轴流风机,可以理解为两台引风机均为静叶调节轴流风机或动叶调节轴流风机,也可以设置为一台引风机为静叶调节轴流风机,另一台为动叶调节轴流风机。所述引风机的电机的转速为745r/min或995r/min,额定功率5800kW,引风机型号为ANN3040-1900B。除尘器管道上设置有四个烟气入口,并设置有两个烟气出口,两个烟气出口位于除尘器管道的下方,并位于相邻两个烟气入口之间。两台引风机对称设置,并且引风机的出口位于两台引风机之间,这样能缩小除尘器管道上两个烟气出口管道的间距,使整体管道的布局更加紧凑,减少占地面积。上述烟气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入风管、过滤管道和出风管道,烟气管道的入风管与分别连接两台引风机的出风口,出风管道的出口连接脱硫吸收塔4。烟气管道的入风管和过滤管道位于引风机和脱硫吸收塔4之间,出风管道位于脱硫吸收塔的一侧。除尘器管道依次连接电除尘器、低温烟气换热器、空气预热器、SCR脱硝反应器和省煤器,烟气自锅炉的炉膛排出后依次经过省煤器、SCR脱硝反应器、空气预热器、低温烟气换热器、电除尘后进入除尘器管道,然后进入引风机,烟气经两台引风机出来后汇入烟气管道,经脱硫吸收塔4、湿式除尘器后进入烟囱后排入大气。随着环保政策的深入,机组现有脱硫系统的旁路烟道已封死,即电厂现有脱硫系统只配置一台增压风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增压风机故障停运,将导致脱硫系统停运,从而导致整个发电机组停运。采用引风机、增压风机合并改造后,机组利用两台引风机来克服烟气系统及脱硫系统阻力,可以提高脱硫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保证单台风机出现设备问题时,机组仍能保持一定负荷运行,减少意外停炉的概率,从而提供机组的运行安全性。另外,取消现有机组中的增压风机,使引增压风机二合一,使现有三台风机变成两台风机,设备数目减小了,势必会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同时还可以降低电厂的设备维护量,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参见图4,由引风机的运行性能曲线图可以看出,引风机可以很好的满足机组超低环保改造后的安全经济运行需求,且该风机具有良好的调节特性能,风机高效区域宽,风机安全运行区域大,风机抢风失速的可能性较小。目前现有机组中增压风机运行效率较高,但引风机的运行效率很不理想,尤其是在中低负荷风机运行效率明显偏低,取消增压机后,采用两台并联的引风机,根据试验数据选取与系统匹配的高效引风机克服系统阻力,风机的运行效率会有明显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机组引增风机合并系统,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投资回收期短,按单台机组设备采购周期5个月,施工工期约60天,按年运行小时8000小时计算,上网电价按0.4049元/kW·h计,单台机组改后厂用电率约下降0.16个百分点,年节省运行费用约279.3万元。两台机组引增合一改造静态总投资为2898万元,两台机组引增合一改造后四台引风机年节省运行费用约558.6万元,投资回收周期约5.2年。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组引增风机合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台引风机、烟气管道(2)和脱硫吸收塔(4);/n所述两台引风机并联设置,两台引风机的入口分别连接除尘器的出口,引风机的出口连接烟气管道(2)的入口,烟气管道(2)的出口连接脱硫吸收塔(4);/n所述烟气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入风管、过滤管道和出风管道,烟气管道的入风管与分别连接两台引风机的出风口,出风管道的出口连接脱硫吸收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组引增风机合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台引风机、烟气管道(2)和脱硫吸收塔(4);
所述两台引风机并联设置,两台引风机的入口分别连接除尘器的出口,引风机的出口连接烟气管道(2)的入口,烟气管道(2)的出口连接脱硫吸收塔(4);
所述烟气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入风管、过滤管道和出风管道,烟气管道的入风管与分别连接两台引风机的出风口,出风管道的出口连接脱硫吸收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组引增风机合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台引风机沿其端部对称设置,并且引风机的出口位于两台引风机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组引增风机合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政王成华范秀方辛以波时俊徐宝权杨守亮盛涛徐家玺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日照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