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引流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216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压引流球,包括引流管和引流气囊,还包括三通阀,所述引流气囊上设有气囊出气口、气囊进气口和引流液出口,所述引流液出口处设有密封塞,所述气囊进气口处设有自外向内开的单向阀,所述三通阀的三个出口分别与气囊出气口、压力监测装置和引流管相连,形成两条通路:包括连通引流气囊至压力监测装置的第一通路、连通引流气囊至引流管的第二通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控制负压压力,适应患者的病情及承受能力。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引流管的端部涂覆抗凝药物,由于抗凝药物的缓慢释放,可防止积液内有凝血块,避免引流管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引流球
本技术属于医学
,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引流球。
技术介绍
外科负压球具有引流术口积血、估计出血量、排气排液、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广泛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胃肠外科、胸外科等术后病人。在对放置负压球的病人进行护理时,要定时倾倒引流液,记录引流液性质、引流量,保持引流通畅。但是不能检测负压压力,如果负压过大,引流时容易将心包腔壁吸住,而且会使患者不舒服。另外,被引流液内会有凝血块,容易造成引流管堵塞,引流装置不起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负压引流球,能够有效的监测气囊压力,合理控制负压,同时引流管端部可以释放抗凝药物,防止产生凝血块,避免引流装置堵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负压引流球,包括引流管和引流气囊,还包括三通阀,所述引流气囊上设有气囊出气口、气囊进气口和引流液出口,所述引流液出口处设有密封塞,所述气囊进气口处设有自外向内开的单向阀,所述三通阀的三个出口分别与气囊出气口、压力监测装置和引流管相连,形成两条通路:包括连通引流气囊至压力监测装置的第一通路、连通引流气囊至引流管的第二通路。其中,所述单向阀包括阀膜片,所述阀膜片设于气囊进气口的内侧,且阀膜片的一侧与气囊进气口的侧边缘铰接。其中,所述三通阀包括阀外壳和阀内芯,所述阀内芯同轴套装于阀外壳的内侧,并可相对于阀外壳绕中心轴旋转,所述阀内芯中空,所述阀外壳和阀内芯的侧壁上各设有3个通气孔,2组所述通气孔相对旋转对应后形成所述的两条通路。优选的,所述阀外壳侧壁上的3个通气孔在0~180度内均布,所述阀内芯侧壁上的3个通气孔在0~180度内均布。其中,所述压力监测装置包括外壳、活塞和压力显示条,所述外壳的一端通过支气管与三通阀的出口连通,所述活塞轴向滑设于外壳内侧并与外壳密封连接,所述活塞的远离支气管的一侧与压力显示条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显示条自外壳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压力显示条上设有压力刻度线。其中,设定:所述活塞的端面积为S,压力作用下压力显示条伸出外壳的长度为l,则充入外壳内的气体体积为:V=S*l;克拉伯龙方程为:PV=nRT,则:P=;其中,P为充入外壳内的气体压力,V为充入外壳内的气体体积。其中,所述引流管的远离引流气囊的端部内侧涂覆有抗凝药物层。其中,所述抗凝药物层所用抗凝药物的组成为:川芎8~12克;地龙6~10克;钩藤8~12克;佐药:香附3~6克。优选的,所述抗凝药物的组成为:川芎9克;地龙8克;钩藤9克;佐药:香附5克。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首先通过三通阀将压力监测装置与引流气囊相连,挤压引流气囊,气体充入压力监测装置的外壳内,推动活塞移动至压力监测条伸出到设定位置,通过三通阀切断引流气囊与压力监测装置之间的通路,此时引流气囊内形成相应值的负压,通过三通阀连通引流管与引流气囊,将心包腔等内的积液吸入引流气囊内,完成特定负压压力下的引流操作。本技术可以控制负压压力,适应患者的病情及承受能力。另外,本技术在引流管的端部涂覆抗凝药物,由于抗凝药物的缓慢释放,可防止积液内有凝血块,避免引流管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单向阀处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三通阀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压力监测装置的结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一中抗凝药物层处的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引流管;2、引流气囊;3、三通阀;300、阀外壳;301、阀内芯;4、密封塞;5、单向阀;6、压力监测装置;600、外壳;601、活塞;602、压力显示条;7、抗凝药物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负压引流球,包括引流管1和引流气囊2,还包括三通阀3,所述引流气囊2上设有气囊出气口、气囊进气口和引流液出口,所述引流液出口处设有密封塞4,所述气囊进气口处设有自外向内开的单向阀5,所述三通阀3的三个出口分别与气囊出气口、压力监测装置6和引流管1相连,形成两条通路:包括连通引流气囊2至压力监测装置6的第一通路、连通引流气囊2至引流管1的第二通路。所述的单向阀、三通阀都可以选用现有技术,压力监测装置可以参照史密斯加压袋使用的压力显示装置。单向阀、三通阀和压力监测装置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单向阀5包括阀膜片,所述阀膜片设于气囊进气口的内侧,且阀膜片的一侧与气囊进气口的侧边缘铰接。如图3所示,所述三通阀3包括阀外壳300和阀内芯301,所述阀内芯301同轴套装于阀外壳300的内侧,并可相对于阀外壳300绕中心轴旋转,所述阀内芯301中空,所述阀外壳300和阀内芯301的侧壁上各设有3个通气孔,2组所述通气孔相对旋转对应后形成所述的两条通路。本实施例中,所述阀外壳300侧壁上的3个通气孔在0~180度内均布,所述阀内芯301侧壁上的3个通气孔在0~180度内均布。如图4所示,所述压力监测装置6包括外壳600、活塞601和压力显示条602,所述外壳600的一端通过支气管与三通阀3的出口连通,所述活塞601轴向滑设于外壳600内侧并与外壳600密封连接,所述活塞601的远离支气管的一侧与压力显示条602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显示条602自外壳600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压力显示条602上设有压力刻度线。设定:所述活塞的端面积为S,压力作用下压力显示条伸出外壳的长度为l,则充入外壳内的气体体积为:V=S*l;克拉伯龙方程为:PV=nRT,则:P=;其中,P为充入外壳内的气体压力,V为充入外壳内的气体体积。其中,所述引流管1的远离引流气囊的端部内侧涂覆有抗凝药物层7。所述抗凝药物层所用抗凝药物的组成为:川芎9克;地龙8克;钩藤9克;佐药:香附5克。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首先通过三通阀将压力监测装置与引流气囊相连,挤压引流气囊,气体充入压力监测装置的外壳内,推动活塞移动至压力监测条伸出到设定位置,通过三通阀切断引流气囊与压力监测装置之间的通路,此时引流气囊内形成相应值的负压,通过三通阀连通引流管与引流气囊,将心包腔等内的积液吸入引流气囊内,完成特定负压压力下的引流操作。本技术可以控制负压压力,适应患者的病情及承受能力。另外,本技术在引流管的端部涂覆抗凝药物,由于抗凝药物的缓慢释放,可防止积液内有凝血块,避免引流管堵塞。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引流球,包括引流管和引流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阀,所述引流气囊上设有气囊出气口、气囊进气口和引流液出口,所述引流液出口处设有密封塞,所述气囊进气口处设有自外向内开的单向阀,所述三通阀的三个出口分别与气囊出气口、压力监测装置和引流管相连,形成两条通路:包括连通引流气囊至压力监测装置的第一通路、连通引流气囊至引流管的第二通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引流球,包括引流管和引流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阀,所述引流气囊上设有气囊出气口、气囊进气口和引流液出口,所述引流液出口处设有密封塞,所述气囊进气口处设有自外向内开的单向阀,所述三通阀的三个出口分别与气囊出气口、压力监测装置和引流管相连,形成两条通路:包括连通引流气囊至压力监测装置的第一通路、连通引流气囊至引流管的第二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阀膜片,所述阀膜片设于气囊进气口的内侧,且阀膜片的一侧与气囊进气口的侧边缘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包括阀外壳和阀内芯,所述阀内芯同轴套装于阀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沁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