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缝合引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2086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虹膜缝合引针器,包括用于对虹膜组织进行夹持的镊头部,镊头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实现镊头部夹持动作的手柄部;镊头部包括两与手柄部固定连接的夹持杆,两夹持杆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持盘,两夹持盘对应配合设置用于实现夹持,两夹持盘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缝线针的引针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两个功能,一是具有虹膜镊性质,通过所述手柄部控制所述镊头部实现张开与合并,可用来夹持、抓取想缝合的虹膜组织,在缝合过程中不会使得虹膜组织撕裂或损伤;二是所述引针孔可以引导缝线针顺利的穿过想缝合的虹膜组织,并且保证缝合部分足够,不会因为缝合部分太少,导致打结后虹膜断裂,手术失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虹膜缝合引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虹膜缝合引针器。
技术介绍
临床上进行瞳孔再造时,需要缝合虹膜组织,目前常采用人工晶体调位钩来挑起需要缝合的虹膜组织,然后缝合线自带的针穿过虹膜组织进行缝合,由于眼内操作空间有限,且操作方位无法自如改变,手术操作困难,同时因为调位钩无法有效的固定虹膜组织,导致缝合过程中虹膜再次脱开或者针无法顺利穿过虹膜组织,导致缝合过程中虹膜撕裂,损伤虹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有效抓取虹膜组织、并可以引导缝线针顺利穿过虹膜组织的虹膜缝合引针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虹膜缝合引针器,包括用于对虹膜组织进行夹持的镊头部,所述镊头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实现所述镊头部夹持动作的手柄部;所述镊头部包括两与所述手柄部固定连接的夹持杆,两所述夹持杆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持盘,两所述夹持盘对应配合设置用于实现夹持,两所述夹持盘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缝线针的引针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盘的外端设置有与所述引针孔连通用于通过缝线针的引针通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引针通道呈外大内小利于缝线针顺利通过的锥形开口。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柄部包括固定柄,所述固定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按压的夹持柄,所述夹持柄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柄上,所述固定柄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帽,所述固定帽内滑动安装有的滑动套,所述夹持杆的后端穿过所述滑动套固定在所述固定柄上,所述滑动套的后端与所述夹持柄的前端之间铰接有摆杆,按压所述夹持柄通过所述摆杆来推动所述滑动套向前滑动使得两所述夹持杆合并实现夹持,所述固定帽与所述滑动套之间设置有推动所述滑动套向后滑动使得两所夹持杆张开的复位拉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杆包括平行段和张开段,所述固定帽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平行段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柄上,所述夹持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张开段的前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所述平行段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安装孔配合,两所述张开段倾斜设置且呈张开状态,所述固定帽向前滑动时所述安装孔挤压两所述夹持杆使得两所述夹持杆由张开状态变为合并状态,两所述夹持杆合并后,两所述夹持盘平行接触。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虹膜缝合引针器,包括用于对虹膜组织进行夹持的镊头部,所述镊头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实现所述镊头部夹持动作的手柄部;所述镊头部包括两与所述手柄部固定连接的夹持杆,两所述夹持杆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持盘,两所述夹持盘对应配合设置用于实现夹持,两所述夹持盘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缝线针的引针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两个功能,一是具有虹膜镊性质,通过所述手柄部控制所述镊头部实现张开与合并,可用来夹持、抓取想缝合的虹膜组织,在缝合过程中不会使得虹膜组织撕裂或损伤;二是所述引针孔可以引导缝线针顺利的穿过想缝合的虹膜组织,并且保证缝合部分足够,不会因为缝合部分太少,导致打结后虹膜断裂,手术失败。在手术过程中,可以辅助打结,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增加了多个方位手术操作的便利性;并且减少对眼内其他组织的损伤,减少了眼镜术中暴露时间,减轻炎症反应。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张开状态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夹持状态的结构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夹持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夹持盘的结构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镊头部;101-夹持杆;102-夹持盘;103-引针孔;104-引针通道;200-手柄部;201-固定柄;202-夹持柄;203-固定帽;204-滑动套;205-摆杆;206-复位拉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虹膜缝合引针器,包括用于对虹膜组织进行夹持的镊头部100,所述镊头部100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实现所述镊头部100夹持动作的手柄部200;所述镊头部100包括两与所述手柄部200固定连接的夹持杆101,两所述夹持杆101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持盘102,两所述夹持盘102对应配合设置用于实现夹持,两所述夹持盘102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缝线针的引针孔103。本实施例具有两个功能,一是具有虹膜镊性质,通过所述手柄部200控制所述镊头部100实现张开与合并,可用来夹持、抓取想缝合的虹膜组织,在缝合过程中不会使得虹膜组织撕裂或损伤;二是所述引针孔103可以引导缝线针顺利的穿过想缝合的虹膜组织,并且保证缝合部分足够,不会因为缝合部分太少,导致打结后虹膜断裂,手术失败。在手术过程中,可以辅助打结,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增加了多个方位手术操作的便利性;并且减少对眼内其他组织的损伤,减少了眼镜术中暴露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本实施例整体结构长度为15.5mm,其中镊头部100的长度为4.5mm,夹持盘102的直径为1.6mm,引针孔103的直径为1mm。手术过程中,所述镊头部100处于眼内,属于眼内段。参见图3,所述夹持盘102的外端设置有与所述引针孔103连通用于通过缝线针的引针通道104,通过所述引针通道104的设置,使得所述引针孔103为非闭合结构。手术过程中,两所述夹持盘102处于合并状态,配合将虹膜组织夹持,此时缝线针可以直接穿过所述引针孔103实现缝合,由于此时虹膜组织被完全固定,因此此时缝线针的缝合效果较好,且缝合位置稳定,当缝线针完全穿过后,所述夹持盘102张开,缝线针或缝合线通过所述引针通道104从所述引针孔103内脱离;同样,缝线针缝合过程中,为避免抽线时虹膜组织撕裂,将所述夹持盘102靠近缝线针,使得缝线针通过所述引针通道104进入至所述引针孔103内,然后两所述夹持盘102合并配合将虹膜组织固定,然后再进行抽线,可以避免对虹膜组织造成撕裂或损伤。参见图4,缝合过程中,当所述夹持盘102主动靠近缝线针或缝合线时,由于眼内空间有限,且缝合针以及缝合线较细,为了穿线的难度,因此所述引针通道104呈外大内小利于缝线针顺利通过的锥形开口,且锥形开口处均采用圆滑过渡,不采用尖端形式,一方面可以避免对眼内组织造成划伤,另一方面避免穿过或抽线时,出现死角不利于操作。参见图1、图2和图5,所述手柄部200包括固定柄201,所述固定柄2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按压的夹持柄202,所述夹持柄202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柄201上,所述固定柄20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帽203,所述固定帽203内滑动安装有的滑动套204,所述夹持杆101的后端穿过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虹膜缝合引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虹膜组织进行夹持的镊头部,所述镊头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实现所述镊头部夹持动作的手柄部;所述镊头部包括两与所述手柄部固定连接的夹持杆,两所述夹持杆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持盘,两所述夹持盘对应配合设置用于实现夹持,两所述夹持盘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缝线针的引针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虹膜缝合引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虹膜组织进行夹持的镊头部,所述镊头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实现所述镊头部夹持动作的手柄部;所述镊头部包括两与所述手柄部固定连接的夹持杆,两所述夹持杆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持盘,两所述夹持盘对应配合设置用于实现夹持,两所述夹持盘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缝线针的引针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缝合引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盘的外端设置有与所述引针孔连通用于通过缝线针的引针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虹膜缝合引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针通道呈外大内小利于缝线针顺利通过的锥形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缝合引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包括固定柄,所述固定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按压的夹持柄,所述夹持柄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柄上,所述固定柄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帽,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姜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