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心率带,包括导电层、用于穿戴于穿戴者的躯体上的编织带及心电采集设备,心电采集设备与导电层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并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采集显示穿戴者自身心率变化的电信号,编织带包括第一编织部、第二编织部及第一绝缘部,第一编织部将第一电极贴合于穿戴者的躯体上,第二编织部将第二电极贴合于穿戴者的躯体上,第一绝缘部连接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并阻断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在潮湿状态下二者之间形成电导通,即在潮湿状态下,不会出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通过潮湿状态下的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电导通形成电子回路分流一部分心电采集设备采集的电信号,从而增强心电采集设备采集的电信号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率带
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率带。
技术介绍
心率是心脏在单位时间内跳动的次数,反应了心脏的工作状态。心率带是对穿戴者的近心端电信号进行直接检测的装置。但是,传统的心率带左右电极由编织弹性布料包裹,在潮湿的状态下,如在遇到雨水、汗水的情况下,编织弹性布料变得潮湿且阻抗变小,以使左右电极之间就会出现导通问题,即左右电极、潮湿的编织弹性布料和穿戴者的躯体之间就会形成能够传递心电信号的电子回路,而该电子回路和心电采集设备又可以组成一个并联电路,这样心电采集设备在采集穿戴者的心电信号时,左右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子回路就会分流一部分心电采集设备采集的心电信号,从而将会削弱心电采集设备采集的心电信号的强度,影响心电采集设备采集的心电信号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心率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潮湿的状态下,心率带的左右电极之间导通形成电子回路而导致心电采集设备采集的心电信号的强度衰减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心率带包括: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用于与穿戴者的躯体接触;编织带,用于穿戴于所述穿戴者的躯体上,所述编织带包括第一编织部、第二编织部及第一绝缘部,所述第一编织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贴合于所述穿戴者的躯体上,所述第二编织部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极贴合于所述穿戴者的躯体上,所述第一绝缘部连接所述第一编织部和所述第二编织部,所述第一绝缘部用于阻断所述第一编织部和所述第二编织部在潮湿状态下二者之间形成电导通;及心电采集设备,所述心电采集设备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穿戴者输出的用于显示自身心率变化的电信号能够经所述第一电极输入所述心电采集设备,然后经所述第二电极输出所述心电采集设备并回流到所述穿戴者的躯体以形成回路,从而以使所述心电采集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采集所述电信号。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部由不吸水的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心电采集设备包括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和采集件,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采集件连接,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及所述采集件连接,所述电信号能够依次经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输入所述采集件,然后经所述第四电极输出所述采集件,并经过所述第二电极回流到所述穿戴者的躯体以形成回路,从而以使所述采集件通过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采集所述电信号。优选地,所述心率带还包括第一导电扣和第二导电扣,所述第一导电扣与所述导电层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扣与所述心电采集设备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扣与所述第二导电扣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心电采集设备机械连接并形成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心率带上还包括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二绝缘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扣、所述第二导电扣与所述第一编织部之间,以阻断所述第一导电扣、所述第二导电扣与所述第一编织部之间形成电导通。优选地,所述心率带还包括第三导电扣和第四导电扣,所述第三导电扣与所述导电层的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四导电扣与所述心电采集设备连接,所述第三导电扣与所述第四导电扣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心电采集设备机械连接并形成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心率带上还包括第三绝缘部,所述第三绝缘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电扣、所述第四导电扣与所述第二编织部之间,以阻断所述第三导电扣、所述第四导电扣与所述第二编织部之间形成电导通。优选地,所述心率带还包括第四绝缘部,所述第四绝缘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编织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编织部之间,以阻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编织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编织部之间形成电导通。优选地,所述心率带还包括第五绝缘部,所述第五绝缘部设置于所述导电层上,并朝向所述穿戴者的躯体的一侧,以在所述穿戴者的躯体表面存在导电介质的状态下,阻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穿戴者的躯体表面的导电介质形成电导通。优选地,所述心率带还包括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四绝缘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绝缘部以及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五绝缘部之间,所述第一粘合层分别将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四绝缘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绝缘部以及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五绝缘部粘合在一起。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率带,该心率带包括导电层、用于穿戴于穿戴者的躯体上的编织带及心电采集设备,心电采集设备与导电层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采集显示穿戴者自身心率变化的电信号,编织带包括第一编织部、第二编织部及第一绝缘部,第一编织部将第一电极贴合于穿戴者的躯体上,第二编织部将第二电极贴合于穿戴者的躯体上,第一绝缘部连接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并阻断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在潮湿状态下二者之间形成电导通,因此,心率带在潮湿状态下,不会出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通过潮湿的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电导通形成电子回路分流一部分心电采集设备采集的电信号,此时,心电采集设备就是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唯一通路,从而增强心电采集设备采集的电信号的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心率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心率带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心率带的仰视图;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其中,1.心率带、2.导电层、21.第一电极、22.第二电极、3.编织带、31.第一编织部、32.第二编织部、33.第一绝缘部、4.心电采集设备、41.第三电极、42.第四电极、43.采集件、5.第一导电扣、6.第二导电扣、7.第三导电扣、8.第四导电扣、9.第二绝缘部、10.第三绝缘部、11.第四绝缘部、12.第五绝缘部、13.第一粘合层、14.第二粘合层。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率带,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用于与穿戴者的躯体接触;/n编织带,用于穿戴于所述穿戴者的躯体上,所述编织带包括第一编织部、第二编织部及第一绝缘部,所述第一编织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贴合于所述穿戴者的躯体上,所述第二编织部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极贴合于所述穿戴者的躯体上,所述第一绝缘部连接所述第一编织部和所述第二编织部,所述第一绝缘部用于阻断所述第一编织部和所述第二编织部在潮湿状态下二者之间形成电导通;及/n心电采集设备,所述心电采集设备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穿戴者输出的用于显示自身心率变化的电信号能够经所述第一电极输入所述心电采集设备,然后经所述第二电极输出所述心电采集设备并回流到所述穿戴者的躯体以形成回路,从而以使所述心电采集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采集所述电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率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用于与穿戴者的躯体接触;
编织带,用于穿戴于所述穿戴者的躯体上,所述编织带包括第一编织部、第二编织部及第一绝缘部,所述第一编织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贴合于所述穿戴者的躯体上,所述第二编织部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极贴合于所述穿戴者的躯体上,所述第一绝缘部连接所述第一编织部和所述第二编织部,所述第一绝缘部用于阻断所述第一编织部和所述第二编织部在潮湿状态下二者之间形成电导通;及
心电采集设备,所述心电采集设备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穿戴者输出的用于显示自身心率变化的电信号能够经所述第一电极输入所述心电采集设备,然后经所述第二电极输出所述心电采集设备并回流到所述穿戴者的躯体以形成回路,从而以使所述心电采集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采集所述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部由不吸水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采集设备包括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和采集件,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采集件连接,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及所述采集件连接,所述电信号能够依次经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输入所述采集件,然后经所述第四电极输出所述采集件,并经过所述第二电极回流到所述穿戴者的躯体以形成回路,从而以使所述采集件通过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采集所述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率带还包括第一导电扣和第二导电扣,所述第一导电扣与所述导电层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扣与所述心电采集设备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扣与所述第二导电扣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心电采集设备机械连接并形成电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森源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