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数据采样间隔的方法、根据采样间隔采集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187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40
一种确定采样间隔方法以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得到第一采样间隔(S801);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采样间隔在第二时间内获取用户的采样数据(S803);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述在第二时间内的采样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得到第二采样间隔(S805);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采样间隔在第三时间内获取用户新的采样数据(S807)。由于不同的用户采集的数据不同,那么调整后的采样间隔适于对应的用户。进一步的,由于不同的采样间隔适于不同的用户,既保证了准确采集数据,又可以节省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更新数据采样间隔的方法、根据采样间隔采集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更新数据采样间隔的方法、根据采样间隔采集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2015年中国居民主要疾病死因的构成中,心血管病占42%以上。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中心房纤颤(即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不齐的一种。每5个中国成年人中有1位有发生房颤的风险。房颤增加5倍脑卒中风险,显然房颤是脑卒中发生的首要原因。据统计,3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在1%左右,且发病率逐年增加,有年轻化的趋势。早期房颤多为阵发性,尽早发现治疗可避免其向持续性发展。单次ECG(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测量很难发现。72小时Holter(动态心电图)检出率为72%左右,但Holter不易携带;基于PPG(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hotoplethysmography)的可穿戴设备,用户体验好,房颤检出率可高达90%以上。目前,PPG数据采集主要有两种方式:–PPG传感器常开,该方式会减少可穿戴设备的待机时间,影响用户体验。–PPG传感器按照固定频率开,该方式对于心律不齐低风险人群,会造成不必要的功耗浪费;对于心律不齐高风险人群,不足以满足检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更新数据采样间隔的方法、根据采样间隔采集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可根据不同用户调整数据采样间隔。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更新数据采样间隔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得到第一采样间隔;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采样间隔发送给可穿戴设备,以使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采样间隔在第二时间内获取用户的采样数据;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得到第二采样间隔;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二采样间隔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设备,以使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采样间隔在第三时间内获取用户新的采样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更新数据采样间隔的方法,终端设备从可穿戴设备获取采样数据,根据采样数据调整采样间隔,使得可穿戴设备可以基于调整后的采样间隔采集数据。由于不同的用户采集的数据不同,那么调整后的采样间隔适于对应的用户。进一步的,由于不同的采样间隔适于不同的用户,既保证了准确采集数据,又可以节省功耗。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包括第一采样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采样数据是所述可穿戴设备在采样时间点到达时,根据第一时长采集的采样数据。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采样数据来确定采样间隔。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包括第一和第二采样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采样数据是所述可穿戴设备在采样时间点到达时,根据第一时长采集的采样数据;所述第二采样数据是所述可穿戴设备在所述第一采样数据满足设定条件之后根据第二时长采集的采样数据,所述第二时长大于第一时长。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和第二采样数据来确定采样间隔。由于第二数据是在满足设定条件下采集的数据,并且采集的时长更长,相比于只采集第一采样数据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采样间隔更合理。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样数据包括PPG数据,所述第一采样数据满足设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采样数据包括心率不齐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数据采集,可以应用于检测用户是否患有心律不齐风险时PPG信号的采集。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心率不齐信息具体为房颤信息。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显示基于所述PPG数据绘制的可视化图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通过可视化图形来显示采样结果,更能直观的反映用户的身体状况。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或第二采样间隔是基于如下公式获取到:I=LI+(HI-LI)×(1-probAF)其中,HI,LI用于表征基准采样间隔范围[LI,HI];ProbAF为房颤概率,所述房颤概率是基于第一或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利用logistics回归算法得到。第二方面,一种更新数据采样间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在第四时间内的用户的采样数据和运动数据,并基于所述采样数据和运动数据得到第三采样间隔;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三采样间隔发送给可穿戴设备,以使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三采样间隔在第五时间内获取用户的采样数据;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第五时间内用户的运动数据;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五时间内的用户的采样数据和运动数据得到第四采样间隔;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四采样间隔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设备,以使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四采样间隔在第六时间内获取用户新的采样数据。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更新数据采样间隔的方法,在确定采样间隔时,既要考虑采样数据又要考虑运动数据,调整后的采样间隔不但适于对应的用户,而且更加合理。进一步的,由于不同的采样间隔适于不同的用户,既保证了准确采集数据,又可以节省功耗。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样数据包括PPG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数据采集,可以应用于检测用户是否患有心律不齐风险时PPG信号的采集。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根据采样间隔采集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可穿戴设备获取第一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得到第一采样间隔;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采样间隔获取在第二时间内的用户的采样数据;所述可穿戴设备基于所述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得到第二采样间隔;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采样间隔在第三时间内获取用户新的采样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可穿戴设备获取采样数据,根据采样数据调整采样间隔,可穿戴设备可以基于调整后的采样间隔采集数据。由于不同的用户采集的数据不同,那么调整后的采样间隔适于对应的用户。进一步的,由于不同的采样间隔适于不同的用户,既保证了准确采集数据,又可以节省功耗。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包括第一采样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采样数据是所述可穿戴设备在采样时间点到达时,根据第一时长采集的采样数据。这样,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采样数据来确定采样间隔。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包括第一和第二采样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采样数据是所述可穿戴设备在采样时间点到达时,根据第一时长采集的采样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可穿戴设备在所述第一采样数据满足设定条件之后根据第二时长采集的采样数据,所述第二时长大于第一时长。这样,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和第二采样数据来确定采样间隔。由于第二数据是在满足设定条件下采集的数据,并且采集的时长更长,相比于只采集第一采样数据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确定采样间隔更合理。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样数据包括PPG数据,所述第一采样数据满足设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采样数据包括心率不齐信息。本实施例中的数据采集,可以应用于检测用户是否患有心率不齐时PPG信号的采集。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心率不齐信息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更新数据采样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得到第一采样间隔;/n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采样间隔发送给可穿戴设备,以使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采样间隔在第二时间内获取用户的采样数据;/n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得到第二采样间隔;/n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二采样间隔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设备,以使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采样间隔在第三时间内获取用户新的采样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6 CN PCT/CN2018/107592一种更新数据采样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得到第一采样间隔;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采样间隔发送给可穿戴设备,以使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采样间隔在第二时间内获取用户的采样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得到第二采样间隔;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二采样间隔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设备,以使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采样间隔在第三时间内获取用户新的采样数据。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包括第一采样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采样数据是所述可穿戴设备在采样时间点到达时,根据第一时长采集的采样数据。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包括第一和第二采样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采样数据是所述可穿戴设备在采样时间点到达时,根据第一时长采集的采样数据;
所述第二采样数据是所述可穿戴设备在所述第一采样数据满足设定条件之后根据第二时长采集的采样数据,所述第二时长大于第一时长。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数据包括PPG数据,所述第一采样数据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采样数据包括心率不齐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率不齐信息具体为房颤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显示基于所述PPG数据绘制的可视化图形。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或第二采样间隔是基于如下公式获取到:
I=LI+(HI-LI)×(1-prob
AF)

其中,HI,LI用于表征基准采样间隔范围[LI,HI];
Prob
AF为房颤概率,所述房颤概率是基于第一或第二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利用logistics回归算法得到。



一种更新数据采样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获取在第四时间内的用户的采样数据和运动数据,并基于所述采样数据和运动数据得到第三采样间隔;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三采样间隔发送给可穿戴设备,以使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三采样间隔在第五时间内获取用户的采样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第五时间内用户的运动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五时间内的用户的采样数据和运动数据得到第四采样间隔;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四采样间隔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设备,以使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四采样间隔在第六时间内获取用户新的采样数据。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数据包括PPG数据。


一种根据采样间隔采集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可穿戴设备获取第一时间内用户的采样数据,并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宝杨斌张杰黄曦彭家辉陈宜欣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