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及以上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703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第三代及以上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缆,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套、内护层、总屏蔽层和隔氧层,所述隔氧层内具有缆芯,所述缆芯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分项屏蔽层和绕包层,所述绕包层内具有芯线,所述芯线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绝缘层、内绝缘层和导体。本申请的电缆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以及屏蔽、绝缘、阻燃特性,适应严酷环境下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第三代及以上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缆
本申请涉及电缆专利具体涉及一种第三代及以上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并且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电缆分为不同的种类,要求也不一样,核电站电缆指核电站电缆绝缘及护套所用原料,包括塑料、橡胶等多种品种。并且核电站电缆由于使用环境的严酷,并且涉及重大核电设施,因此对电缆保护的要求特别高,要求具有很好的屏蔽特性以及机械性能,并且电缆在使用时还要防止机械刮碰的破损以及老鼠噬咬的破损,一旦破损可能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第三代及以上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缆。技术方案:一种第三代及以上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缆,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套、内护层、总屏蔽层和隔氧层,所述隔氧层内具有缆芯,所述缆芯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分项屏蔽层和绕包层,所述绕包层内具有芯线,所述芯线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绝缘层、内绝缘层和导体。进一步地,所述导体为镀锡导体,所述内绝缘层为高电性能交联聚乙烯,所述外绝缘层为高阻燃性能交联聚乙烯。进一步地,所述绕包层为无卤高阻带,所述分项屏蔽层为铝塑复合带,所述隔氧层由无卤阻燃材料制成;所述总屏蔽层由镀锡铜丝制成,所述外护套由交联聚乙烯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套和内护层之间具有多个保护单元,多个保护单元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所述内护层的外侧具有多个沿电缆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保护单元的数量等于限位槽的数量且两者一一对应,所述保护单元包括内支撑单元和多个呈一排排列的防咬单元,所述内支撑单元包括弧面状的支撑片以及与支撑片连接的且插入限位槽的限位片,所述支撑片的两侧具有翻折边,所述翻折边和支撑片之间形成沿电缆长度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防咬单元包括弧面状的中间容器、两个弧形杆和两个弧面状的防咬板,中间容器位于两个弧形杆之间,每个弧形杆和中间容器之间连接有管路,所述管路与所述中间容器连通,所述中间容器和所述管路内填充有染料,所述防咬板的两侧具有与所述插槽配合的插板,所述防咬板的外侧具有多个尖刺,所述防咬板的内侧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管路的管路容纳槽,所述防咬板安装在中间容器和弧形杆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单元和限位槽的数量均为3个。也可以设置4个或5个,但是3个最佳,从而对电缆形成整个圆周方向上的保护。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杆和中间容器之间连接有3个管路,所述防咬板的背面具有3个管路容纳槽,每个管路位于一个所述管路容纳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管路为软管。进一步地,所述防咬板由塑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套由聚乙烯挤塑成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电缆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高阻燃、高绝缘,高屏蔽,从而使用严酷环境下的使用,并且具有很好的防噬咬效果,另外一旦发生噬咬在巡查时能够快速巡查出,从而及时进行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电缆第一视角示意图;图2为A区域放大图;图3为电缆第二视角示意图;图4为B区域放大图;图5为电缆第三视角示意图;图6为C区域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标记:1.1导体;1.2内绝缘层;1.3外绝缘层;1.4绕包层;1.5分相屏蔽层;1.6隔氧层;1.7总屏蔽层;1.8内护层;1.9限位槽;2.1支撑片;2.2限位片;2.3翻折边;3防咬板;3.1尖刺;3.2插板;3.3管路容纳槽;4.1弧形杆;4.2管路;4.3中间容器。如图1-6所示,一种核电站严酷环境用电缆,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套、内护层1.8、总屏蔽层1.7和隔氧层1.6,所述隔氧层1.6内具有缆芯,所述缆芯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分项屏蔽层1.5和绕包层1.4,所述绕包层1.4内具有芯线,所述芯线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绝缘层1.3、内绝缘层1.2和导体1.1。各个包层可选的材料为所述导体1.1为镀锡导体,所述内绝缘层1.2为高电性能交联聚乙烯,所述外绝缘层1.3为高阻燃性能交联聚乙烯。所述绕包层1.4为无卤高阻带,所述分项屏蔽层1.5为铝塑复合带,所述隔氧层1.6由无卤阻燃材料制成;所述总屏蔽层1.7由镀锡铜丝制成,所述外护套由交联聚乙烯制成。另外,为了防止噬咬,所述外护套和内护层1.8之间具有多个保护单元,多个保护单元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所述内护层1.8的外侧具有多个沿电缆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保护单元的数量等于限位槽的数量且两者一一对应,所述保护单元包括内支撑单元和多个呈一排排列的防咬单元,所述内支撑单元包括弧面状的支撑片2.1以及与支撑片2.1连接的且插入限位槽的限位片2.2,所述支撑片2.1的两侧具有翻折边2.3,所述翻折边2.3和支撑片2.1之间形成沿电缆长度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防咬单元包括弧面状的中间容器4.3、两个弧形杆4.1和两个弧面状的防咬板3,中间容器4.3位于两个弧形杆4.1之间,每个弧形杆4.1和中间容器4.3之间连接有管路4.2,所述管路4.2与所述中间容器4.3连通,所述中间容器4.3和所述管路4.2内填充有染料,所述防咬板3的两侧具有与所述插槽配合的插板3.2,所述防咬板的外侧具有多个尖刺3.1,所述防咬板3的内侧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管路的管路容纳槽3.3,所述防咬板3安装在中间容器4.3和弧形杆4.1之间。所述保护单元和限位槽的数量均为3个。所述弧形杆和中间容器之间连接有3个管路,所述防咬板的背面具有3个管路容纳槽,每个管路位于一个所述管路容纳槽内,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更多数量的管路。所述管路为软管。所述防咬板由塑料制成。如图所示,本申请的电缆在制作时,将内护层挤塑完毕之后,将保护单元安装在内护层的外侧,最后再在保护单元外侧挤塑外护套,从而实现对电缆的整体上的保护。对于单个保护单元,限位板与限位槽配合,并且由于限位槽和限位板均是径向的,从而避免了电缆被过分弯折,从而对电缆形成保护,另外,防咬板的插板和插槽配合,并且防咬板的背面的管路容纳槽容纳管路,从而将各个防咬单元安装在支撑片处。在使用时,当存在老鼠噬咬,当外护套出现破损后,尖刺部能够阻止老鼠的进一步噬咬,从而对电缆形成保护,另外如果存在老鼠噬咬了中间容器或者管路,中间容器和管路内的染料会外溢至外护套的外侧,从而在维护人员巡查时,很容易发现破损,从而能够实现及时维护。由于中间容器和多个管路几乎覆盖了整个电缆的圆周方向和长度方向,从而对电缆是否被噬咬形成全面的监测,从而方便维护人员的巡查。另外由于内护层的厚度较厚,并且设置了两层屏蔽层以及两层的绝缘层,从而整体的绝缘、屏蔽效果好,对于重点需要保护的区域,使用本申请的电缆能够起到足够的阻燃、屏蔽、耐高低温、绝缘、防噬咬的效果,能够适应严酷环境下的使用。尽管本专利技术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第三代及以上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缆,其特征在于,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套、内护层、总屏蔽层和隔氧层,所述隔氧层内具有缆芯,所述缆芯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分项屏蔽层和绕包层,所述绕包层内具有芯线,所述芯线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绝缘层、内绝缘层和导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第三代及以上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缆,其特征在于,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套、内护层、总屏蔽层和隔氧层,所述隔氧层内具有缆芯,所述缆芯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分项屏蔽层和绕包层,所述绕包层内具有芯线,所述芯线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绝缘层、内绝缘层和导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三代及以上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为镀锡导体,所述内绝缘层为高电性能交联聚乙烯,所述外绝缘层为高阻燃性能交联聚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三代及以上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包层为无卤高阻带,所述分项屏蔽层为铝塑复合带,所述隔氧层由无卤阻燃材料制成;所述总屏蔽层由镀锡铜丝制成,所述外护套由交联聚乙烯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三代及以上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和内护层之间具有多个保护单元,多个保护单元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所述内护层的外侧具有多个沿电缆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保护单元的数量等于限位槽的数量且两者一一对应,所述保护单元包括内支撑单元和多个呈一排排列的防咬单元,所述内支撑单元包括弧面状的支撑片以及与支撑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中林霖冯国五吴维田忠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