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致源专利>正文

一种无缝线路智能化施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138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缝线路智能化施工的方法,通过软件系统全面自动采集已铺轨有关参数、现铺轨及下节单元轨设计技术数据,计算机分析得出最佳锁定轨温,并根据现场采集得到作业轨温,计算钢轨最优的拉伸量,用以指导无缝线路施工及实现远程监控;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软件系统;S2.液压钢轨拉伸设备改造;S3.设计控制系统;S4.设计智能云拉伸动态监控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目前人工现场计算时主要考虑的是设计锁定轨温、难以面面俱到的问题;实现钢轨拉伸量和压力表双控,能及时发现单元轨节长度错误等问题,确保作业质量;数据传输可及时传送至后台,实现远程监控进度和质量,防止人为篡改数据,避免人工测量、记录、输入拉伸值等造成的隐患被掩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缝线路智能化施工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缝线路施工方法
,具体是指一种无缝线路智能化施工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有如下要求:必须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左右股钢轨锁定轨温相差不得大于5℃,相邻单元节钢轨锁定轨温相差不得大于5℃,同一区间最大最小锁定轨温相差不得大于10℃。对收集到近几年开通5条线路锁定轨温资料,发现均存在锁定轨温不符合验收标准的情况,且有部分线路存在不符合设计锁定轨温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一是待铺轨锁定轨温由人工确定,确定待铺轨最佳锁定轨温时考虑了上节相邻及对侧钢轨实际锁定轨温、待铺轨设计锁定轨温,对下节相邻轨的设计轨温、本区间已锁定最高、最低锁定轨温考虑较少;二是实际拉伸量与计算拉伸量相差较小时,不另行计算,臆测锁定,易出现待铺轨锁定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下限值;三是相邻轨节、对侧轨节锁定轨温因抄送错误影响待铺轨锁定轨温的确定;四是现场数据人工错误录入电脑,可能人为造成锁定轨温不符合要求。因只进行拉伸量单一指标的控制,当单元轨节钢轨长度出错时,将导致锁定轨温严重不合格,加大日常维修工作量,甚至直接威胁到行车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缝线路智能化施工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缝线路智能化施工的方法:通过软件系统全面自动采集已铺轨有关参数、现铺轨及下节单元轨设计技术数据,计算机分析得出最佳锁定轨温即拉伸量,根据现场采集得到作业轨温,计算钢轨最佳的拉伸量,实现无缝线路拉伸施工自动化和远程监控;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所述软件系统;a.设计所述软件系统所用的基础表格;b.设计所述软件系统的操作界面,所述操作界面包括主操作界面、调整设计锁定轨温界面、更改操作错误界面;c.设计主控程序;d.设计计算程序;e.设计辅助程序;S2.液压钢轨拉伸设备改造:在现有液压钢轨拉伸设备上加装智能测量油缸伸长量及传输设备,用于校核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值偏差是否在±3%范围内,实现以伸长量控制为主,以应力控制为辅的双向控制;S3.设计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含电气系统和所述软件系统,所述电气系统采用既有成熟技术;S4.设计智能云拉伸动态监控系统,使数据传输可及时传送至后台,在线监控现场钢轨拉伸运行状态,在线调取拉伸量、作业轨温、锁定轨温数据、报表,施工完后进行数据锁定,防止人为篡改数据。作为改进,所述基础表格通过如下方法设计:新建1个名为“最佳锁定轨温确定”的Excel文件,在其内制作一个如下表格:表1无缝线施工表格格式其中,序号“1”所在表格的第4行,从第4行起,每一列均为未合并的单元格,如“设计锁定轨温/℃”栏内下方的数据“32(+5,-3)”所在的单元格为F4,VBA程序中用Cells(4,6)表示,4表示所在行,6表示所在列,即F4=Cells(4,6)=32(+5,-3),所述表1中只需事先输入第4行1列的序号、2列的起点里程、14列的区间名称及6列整列的设计锁定轨温,其它数据在无缝线路施工时由人工从所述操作界面输入或由程序自动录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由计算机采集齐所有数据,得出最佳锁定轨温,避免了目前人工现场计算时主要考虑的是设计锁定轨温、难以面面俱到的问题;目前只记录钢轨拉伸量这单一指标,无法进行双控,单元轨节长度出错的隐患无法发现,本专利技术方法能自动进行拉伸量、和压力表进行双控,能及时发现单元轨节长度错误等问题;人工测量、记录、输入拉伸值等数据的隐患被掩盖;数据传输可及时传送至后台,实现远程监控进度和质量,防止人为篡改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主操作界面。图2为调整优化设计锁定轨温值界面。图3为更改操作错误界面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无缝线路智能化施工的方法,通过软件系统全面自动采集已铺轨有关参数、现铺轨及下节单元轨设计技术数据,计算机分析得出最佳锁定轨温即拉伸量,根据现场采集得到作业轨温,计算钢轨最佳的拉伸量,实现无缝线路拉伸施工自动化和远程监控;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软件系统;a.设计软件系统所用的基础表格;b.设计软件系统的操作界面,操作界面包括主操作界面、调整设计锁定轨温界面、更改操作错误界面;c.设计主控程序;d.设计计算程序;e.设计辅助程序;S2.液压钢轨拉伸设备改造:在现有液压钢轨拉伸设备上加装智能测量油缸伸长量及传输设备,用于校核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值偏差是否在±3%范围内,实现以伸长量控制为主,以应力控制为辅的双向控制;S3.设计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含电气系统和软件系统,电气系统采用既有成熟技术;S4.设计智能云拉伸动态监控系统,使数据传输可及时传送至后台,在线监控现场钢轨拉伸运行状态,在线调取拉伸量、作业轨温、锁定轨温数据、报表,施工完后进行数据锁定,防止人为篡改数据。基础表格通过如下方法设计:新建1个名为“最佳锁定轨温确定”的Excel文件,在其内制作一个如下表格,无缝线路施工表格格式,程序在此表格基础上展开设计:表1无缝线施工表格格式其中,序号“1”所在表格的第4行,从第4行起,每一列均为未合并的单元格,如“设计锁定轨温/℃”栏内下方的数据“32(+5,-3)”所在的单元格为F4,VBA程序中用Cells(4,6)表示,4表示所在行,6表示所在列,即F4=Cells(4,6)=32(+5,-3),表1中只需事先输入第4行1列的序号、2列的起点里程、14列的区间名称及6列整列的设计锁定轨温,其它数据在无缝线路施工时由人工从操作界面输入或由程序自动录入。设计操作界面的目的是便于人机对话,其主要的功能:一是显示程序分析出的结果,指导技术人员完成下一步的操作;二是为防止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复杂而损坏表1中的有效数据,程序对第6列至12列的数据进行保护,需修改时,可通过操作界面来实现;三是方便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调整设计锁定轨温值。主操作界面用于显示已铺轨节的相关信息,输入待铺轨的终点里程、作业轨温、实际拉伸量、修改区间名称、锁定日期及显示程序计算分析出的待铺轨相关结果等。主操作界面,见图1。图1中除终点里程、左、右股的作业轨温需人工输入外,其余数据由计算机自动采集或计算分析得出(区间名称有变化时,需人工修改)。当作业完后,锁定轨温符合要求时,主操作界面的实际锁定轨温会显示为红字,且通过预设定的程序实现语音报警。通过设计主控程序,使主控程序具有如下功能:自动定位到待铺轨处,采集其序号、起点里程、行别、设计锁定轨温及调整值、区间名称、上节相邻轨、对侧轨的实际锁定轨温、区间内最高、最低实际锁定轨温等基础信息并赋值给主操作界面;解锁“最佳锁定轨温确定”文件,使程序运行的数据可向写入文件;程序运行结束后锁定文件;安放确定待铺轨最佳锁定轨温等程序并给其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缝线路智能化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软件系统全面自动采集已铺轨有关参数、现铺轨及下节单元轨设计技术数据,计算机分析得出最佳锁定轨温即拉伸量,根据现场采集得到作业轨温,计算钢轨最佳的拉伸量,实现无缝线路拉伸施工自动化和远程监控;/n包括以下步骤:/nS1.设计所述软件系统;/na.设计所述软件系统所用的基础表格;/nb.设计所述软件系统的操作界面,所述操作界面包括主操作界面、调整设计锁定轨温界面、更改操作错误界面;/nc.设计主控程序;/nd.设计计算程序;/ne.设计辅助程序;/nS2.液压钢轨拉伸设备改造:在现有液压钢轨拉伸设备上加装智能测量油缸伸长量及传输设备,用于校核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值偏差是否在±3%范围内,实现以伸长量控制为主,以应力控制为辅的双向控制;/nS3.设计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含电气系统和所述软件系统,所述电气系统采用既有成熟技术;/nS4.设计智能云拉伸动态监控系统,使数据传输可及时传送至后台,在线监控现场钢轨拉伸运行状态,在线调取拉伸量、作业轨温、锁定轨温数据、报表,施工完后进行数据锁定,防止人为篡改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线路智能化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软件系统全面自动采集已铺轨有关参数、现铺轨及下节单元轨设计技术数据,计算机分析得出最佳锁定轨温即拉伸量,根据现场采集得到作业轨温,计算钢轨最佳的拉伸量,实现无缝线路拉伸施工自动化和远程监控;
包括以下步骤:
S1.设计所述软件系统;
a.设计所述软件系统所用的基础表格;
b.设计所述软件系统的操作界面,所述操作界面包括主操作界面、调整设计锁定轨温界面、更改操作错误界面;
c.设计主控程序;
d.设计计算程序;
e.设计辅助程序;
S2.液压钢轨拉伸设备改造:在现有液压钢轨拉伸设备上加装智能测量油缸伸长量及传输设备,用于校核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值偏差是否在±3%范围内,实现以伸长量控制为主,以应力控制为辅的双向控制;
S3.设计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含电气系统和所述软件系统,所述电气系统采用既有成熟技术;
S4.设计智能云拉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胜李跃军梁致源
申请(专利权)人:梁致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