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室、电子设备、蒸汽室用金属片以及蒸汽室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126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蒸汽室的液流路部具有第1主流槽、第2主流槽以及第3主流槽。在第1主流槽与第2主流槽之间设有第1凸部列,该第1凸部列包括隔着第1连通槽而排列的多个第1凸部。在第2主流槽与第3主流槽之间设有第2凸部列,该第2凸部列包括隔着第2连通槽而排列的多个第2凸部。第2主流槽包括第1连通槽的至少一部分与第2凸部对置的第1交叉部和第2连通槽的至少一部分与第1凸部对置的第2交叉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室、电子设备、蒸汽室用金属片以及蒸汽室的制造方法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02月23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8/006758、国家申请号为201880013745.8、专利技术名称为“蒸汽室、电子设备、蒸汽室用金属片以及蒸汽室的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密封有工作液的密封空间的蒸汽室(vaporchamber)、电子设备、蒸汽室用金属片以及蒸汽室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便携终端、平板终端这样的移动终端等中使用的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发光二极管(LED)、功率半导体等伴随发热的器件被热导管等散热用构件冷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5)。近年来,为了移动终端等的薄型化,还要求散热用构件的薄型化,正在进行与热导管相比能够实现薄型化的蒸汽室的开发。在蒸汽室内封入了工作液,该工作液吸收器件的热并向外部释放出,由此进行器件的冷却。更具体而言,蒸汽室内的工作液在接近器件的部分(蒸发部)从器件受热并蒸发而成为蒸汽,之后蒸汽向远离蒸发部的位置移动而被冷却,冷凝而成为液状。在蒸汽室内设置有作为毛细管构造(吸液芯)的液流路部,成为液状的工作液通过该液流路部向蒸发部输送,再次在蒸发部受热而蒸发。这样,工作液一边反复进行相变化、即蒸发和冷凝,一边在蒸汽室内回流,由此使器件的热移动,提高散热效率。然而,液流路部具有多个在第1方向上延伸的槽。工作液收到毛细管作用而得到朝向蒸发部的推进力,在槽内朝向蒸发部通过。此外,为了使工作液在相邻的槽之间往来,设置有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延伸的其他槽。这样,在液流路部中多个槽形成为格子状,工作液均匀地遍布液流路部内。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5969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8888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17702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50682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6-2056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格子状地形成多个槽的情况下,会因从外部气体受到的压力而产生问题。即,蒸汽室由两个金属片构成,上述槽形成于至少一方的金属片。由此,金属片中的形成有槽的部分,金属材料的厚度变小。由于液流路部内的空间被减压,因此,金属片受到从外部气体向内侧凹陷的方向的压力。因此,金属片有可能沿着槽向内侧凹陷。尤其是,如上所述,在实现蒸汽室的薄型化的情况下,金属片的厚度变小,容易凹陷。在相互正交的槽彼此相交的交叉部中,当金属片沿着第2方向的槽凹陷时,该凹陷可形成为横切沿着第1方向的槽。在这种情况下,沿着第1方向的槽的流路截面积变小,工作液的流路电阻可能增大。因此,液状的工作液向蒸发部的输送功能降低,向蒸发部的工作液的供给量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来自蒸发部的热的输送量降低、热输送效率降低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这样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液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并提高液状的工作液的输送功能、提高热输送效率的蒸汽室、电子设备、蒸汽室用金属片以及蒸汽室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蒸汽室,被封入了工作液,具备:第1金属片;第2金属片,设置于所述第1金属片上;以及密封空间,设置在所述第1金属片与所述第2金属片之间,具有所述工作液的蒸汽通过的蒸汽流路部和液状的所述工作液通过的液流路部,所述液流路部设置于所述第1金属片的所述第2金属片一侧的面上,所述液流路部具有分别向第1方向延伸且液状的所述工作液通过的第1主流槽、第2主流槽以及第3主流槽,所述第1主流槽、所述第2主流槽以及所述第3主流槽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依次配置,在所述第1主流槽与所述第2主流槽之间,设置有包括隔着第1连通槽而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1凸部的第1凸部列,在所述第2主流槽与所述第3主流槽之间,设置有包括隔着第2连通槽而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2凸部的第2凸部列,所述第1连通槽将所述第1主流槽与所述第2主流槽连通,所述第2连通槽将所述第2主流槽与所述第3主流槽连通,所述第2主流槽包括:第1交叉部,所述第1连通槽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2凸部对置;以及第2交叉部,所述第2连通槽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1凸部对置。另外,在上述的蒸汽室中,也可以设为,所述第2主流槽的所述第1交叉部与所述第2交叉部彼此相邻。此外,在上述的蒸汽室中,也可以设为,所述第2主流槽包括多个所述第1交叉部和多个所述第2交叉部,所述第2主流槽的所述第1交叉部与所述第2交叉部交替地配置。此外,在上述的蒸汽室中,也可以设为,所述液流路部还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的液状的所述工作液通过的第4主流槽,所述第4主流槽相对于所述第3主流槽配置在所述第2主流槽侧的相反侧,在所述第3主流槽与所述第4主流槽之间设置有包括隔着第3连通槽而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3凸部的第3凸部列,所述第3连通槽将所述第3主流槽与所述第4主流槽连通,所述第3主流槽包括:第1交叉部,所述第2连通槽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3凸部对置;以及第2交叉部,所述第3连通槽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2凸部对置。此外,在上述的蒸汽室中,也可以设为,所述第3主流槽的所述第1交叉部和所述第2交叉部彼此相邻。此外,在上述的蒸汽室中,也可以设为,所述第3主流槽包括多个所述第1交叉部和多个所述第2交叉部,所述第3主流槽的所述第1交叉部与所述第2交叉部交替地配置。此外,在上述的蒸汽室中,也可以设为,所述第2金属片具有与所述第1金属片的所述第2金属片一侧的面抵接、并且覆盖所述第2主流槽的平坦状的抵接面。此外,在上述的蒸汽室中,也可以设为,所述第2主流槽的宽度比所述第1凸部的宽度以及所述第2凸部的宽度大。此外,在上述的蒸汽室中,也可以设为,所述第1连通槽的宽度比所述第1主流槽的宽度以及所述第2主流槽的宽度大,所述第2连通槽的宽度比所述第2主流槽的宽度以及所述第3主流槽的宽度大。所述第1连通槽的深度比所述第1主流槽的深度以及所述第2主流槽的深度深,所述第2连通槽的深度比所述第2主流槽的深度以及所述第3主流槽的深度深。此外,在上述的蒸汽室中,也可以设为,所述第2主流槽的所述第1交叉部的深度以及所述第2交叉部的深度比所述第2主流槽中彼此相邻的所述第1凸部与所述第2凸部之间的部分的深度深。此外,在上述的蒸汽室中,也可以设为,所述第2主流槽的所述第1交叉部的深度以及所述第2交叉部的深度比所述第1连通槽的深度以及所述第2连通槽的深度深。此外,在上述的蒸汽室中,也可以设为,所述第1凸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1方向上的两端部的一对第1凸部端部和设置于一对所述第1凸部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室,被封入了工作液,具备:/n第1金属片;/n第2金属片,设置于所述第1金属片上;/n蒸汽流路部,所述工作液的蒸汽通过该蒸汽流路部;和/n液流路部,液状的所述工作液通过该液流路部,/n所述液流路部设置于所述第1金属片的所述第2金属片一侧的面上,/n所述液流路部具有:/n包括隔着第1连通槽而在第1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1凸部的第1凸部列;/n向所述第1方向延伸且液状的所述工作液通过的主流槽;以及/n包括隔着第2连通槽而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2凸部的第2凸部列,/n所述第1凸部列、所述主流槽以及所述第2凸部列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依次配置,/n所述第1连通槽以及所述第2连通槽与所述主流槽连通,/n所述主流槽包括第2交叉部,在该第2交叉部中,所述第2连通槽与所述第1凸部对置,/n所述第1凸部的壁,在与所述第2交叉部对置的部分,在俯视下朝向所述第1凸部的内部凹陷。/n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24 JP 2017-033622;20171110 JP 2017-217633;201.一种蒸汽室,被封入了工作液,具备:
第1金属片;
第2金属片,设置于所述第1金属片上;
蒸汽流路部,所述工作液的蒸汽通过该蒸汽流路部;和
液流路部,液状的所述工作液通过该液流路部,
所述液流路部设置于所述第1金属片的所述第2金属片一侧的面上,
所述液流路部具有:
包括隔着第1连通槽而在第1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1凸部的第1凸部列;
向所述第1方向延伸且液状的所述工作液通过的主流槽;以及
包括隔着第2连通槽而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2凸部的第2凸部列,
所述第1凸部列、所述主流槽以及所述第2凸部列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依次配置,
所述第1连通槽以及所述第2连通槽与所述主流槽连通,
所述主流槽包括第2交叉部,在该第2交叉部中,所述第2连通槽与所述第1凸部对置,
所述第1凸部的壁,在与所述第2交叉部对置的部分,在俯视下朝向所述第1凸部的内部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室,其中,
所述主流槽包括第1交叉部,在该第1交叉部中,所述第1连通槽与所述第2凸部对置,
所述第2凸部的壁,在与所述第1交叉部对置的部分,在俯视下朝向所述第2凸部的内部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室,其中,
所述主流槽的所述第1交叉部与所述第2交叉部彼此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室,其中,
所述主流槽包括多个所述第1交叉部和多个所述第2交叉部,
所述主流槽的所述第1交叉部与所述第2交叉部交替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室,其中,
在所述液流路部的各凸部的角部设置有带有圆角的弯曲部。


6.一种蒸汽室,被封入了工作液,具备:
第1金属片;
第2金属片,设置于所述第1金属片上;以及
蒸汽流路部,所述工作液的蒸汽通过该蒸汽流路部;和
液流路部,液状的所述工作液通过该液流路部,
所述液流路部设置于所述第1金属片的所述第2金属片一侧的面上,
所述液流路部具有分别向第1方向延伸且液状的所述工作液通过的多个主流槽,
所述第2金属片具有从所述第2金属片的所述第1金属片侧的面分别向所述第1金属片的所述主流槽突出的多个主流槽凸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室,其中,
所述主流槽凸部的横截面形成为弯曲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蒸汽室,其中,
在彼此相邻的一对所述主流槽之间,设置有包括隔着连通槽而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液流路凸部的凸部列,
所述连通槽将对应的一对所述主流槽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室,其中,
所述第2金属片具有从所述第2金属片的所述第1金属片侧的面分别向所述第1金属片的所述连通槽突出的多个连通槽凸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室,其中,
在所述液流路凸部的角部设置有带有圆角的弯曲部。


11.一种蒸汽室,被封入了工作液,具备:
第1金属片;
第2金属片,设置于所述第1金属片上;以及
蒸汽流路部,所述工作液的蒸汽通过该蒸汽流路部;和
液流路部,液状的所述工作液通过该液流路部,
所述液流路部设置于所述第1金属片的所述第2金属片一侧的面上,
所述液流路部具有分别向第1方向延伸且液状的所述工作液通过的多个主流槽,
在彼此相邻的一对所述主流槽之间,设置有包括隔着连通槽而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液流路凸部的凸部列,
所述连通槽将对应的一对所述主流槽连通,
所述第2金属片具有从所述第2金属片的所述第1金属片侧的面分别向所述第1金属片的所述连通槽突出的多个连通槽凸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蒸汽室,其中,
所述连通槽凸部的横截面形成为弯曲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蒸汽室,其中,
在所述液流路凸部的角部设置有带有圆角的弯曲部。


14.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外壳;
器件,被收容于所述外壳内;以及
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室,与所述器件热接触。


15.一种蒸汽室用金属片,用于蒸汽室,该蒸汽室被封入了工作液,且具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伸一郎平田贤郎太田贵之桥本大蔵竹松清隆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