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含高浓度乙烯基乙炔富炔碳四的安全管道输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122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含高浓度乙烯基乙炔富炔碳四的安全管道输送方法,首先对高炔烃尾气和非炔碳四尾气分别进行冷却降温,并利用后者对前者进行稀释,之后混合气进入混合气储罐,然后在混合气储罐和输送终端之间设置多个中间输送缓冲单元,采用分段输送的形式对富炔碳四进行安全输送,中间输送缓冲单元包括输送管道、中间缓冲罐、输送泵和冷却换热器,在输送管道的外壁上设有电伴热保温层,且管道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监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富炔碳四的乙烯基乙炔浓度、管线输送压力、输送温度的全面和专业化的管控,能够做到安全、长距离、便捷的管道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含高浓度乙烯基乙炔富炔碳四的安全管道输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富炔碳四运输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富含高浓度乙烯基乙炔富炔碳四的安全管道输送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化工加工的不断深入,对液化气、油田伴生气、炼油装置和乙烯裂解装置等副产的碳四馏分中各组分的合理利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碳四馏分中富含乙烯基乙炔、乙基乙炔等炔烃,这些物质超过一定浓度就极易发生分解爆炸,其中尤以乙烯基乙炔最危险,研究表明,当乙烯基乙炔浓度达到或超过80%时,在140℃开始发生分解放热反应,温度达到165℃时就会爆炸。当前富炔碳四的生产企业如山东滨庆新能源、安徽海德等在转运这些原料时主要通过汽车输送,在装卸车、运输过程中未充分考虑乙烯基乙炔等的安全性要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含高浓度乙烯基乙炔富炔碳四进行安全管道输送的技术。影响富炔碳四转输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其中高浓度的乙烯基乙炔(通常在30%以上),由于其极度不饱和的分子结构,乙烯基乙炔是炔烃当中最不稳定的分子。根据现有研究结果,浓度为40%的液相乙烯基乙炔混合物,当压力小于0.4MPa时处于安全范围,当浓度为30%时,其压力小于0.7MPa时处于安全范围,当乙烯基乙炔浓度在50%以下、气相分压在0.075MPa以下时则可避免爆炸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含高浓度乙烯基乙炔富炔碳四的安全管道输送方法,利用长输管线进行物料转运,且能同时满足全线维持乙烯基乙炔的浓度为10%、气相分压不大于0.075MPa的两大安全技术要求,大大提高了输送安全性。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富含高浓度乙烯基乙炔富炔碳四的安全管道输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高炔烃尾气输入端设置冷却换热器对尾气进行冷却降温,在非炔碳四尾气输入端设置冷却换热器对尾气进行冷却降温,并利用非炔碳四尾气对高炔烃尾气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混合气进入混合气储罐;(2)在步骤(1)所述的混合气储罐和输送终端之间设置多个中间输送缓冲单元,采用分段输送的形式对富炔碳四进行安全输送,来全程控制富炔碳四的输送温度和其中乙烯基乙炔的气相分压;所述中间输送缓冲单元包括输送管道、中间缓冲罐、输送泵和冷却换热器,在所述输送管道的外壁上设有电伴热保温层,且输送管道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温度传感器,后者与电伴热保温层、冷却换热器之间分别设置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冷却后非炔碳四尾气对高炔烃尾气的稀释,既能保证混合气的低温安全状态,还使混合气中乙烯基乙炔保持在安全浓度范围以内;而非炔碳四尾气和高炔烃尾气的稀释配比,则能通过对后者的组分进行监控和分析,进而调整前者的稀释量来实现。由于长距离运输过程中的压降较大,如果利用高扬程输送泵,可能会引起输送过程中管道内气压的变化,易造成乙烯基乙炔的气相分压大于0.075MPa而产生安全隐患。通过设置中间输送缓冲单元,采用分段输送的方式、控制输送泵的出口压力,并与中间缓冲罐相结合,能够充分满足输送过程中乙烯基乙炔气相分压安全性要求。同时,考虑到温度对乙烯基乙炔安全性的影响,需避免阳光直射、输送过程中管线局部温度过高等造成的安全隐患,因此在中间输送缓冲单元中设置冷却换热器,以及在输送管道上设置电伴热保温层和温度传感器。在夏季高温输运期间根据温度变化情况适当调整稀释后的富炔碳四温度,并利用中间输送缓冲单元的冷却换热器对物料进行温度控制;在冬季输运期间,因富炔碳四中含有微量水,为避免管线冻凝,可全线开启电伴热进行温度调整,确保输送过程中物料的温度,从而完全保障富炔碳四的全时间安全输送温度。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1)中所述的高炔烃尾气和非炔碳四尾气的控制温度为5-7℃。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1)中所述的高炔烃尾气被非炔碳四尾气稀释后的浓度为1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2)中所述富炔碳四的全程安全输送控制温度范围为2-15℃。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2)中所述富炔碳四的全程安全输送时乙烯基乙炔的控制气相分压不大于0.075MPa;为保障该要求,所述中间输送缓冲单元中输送泵的出口压力不超过0.6MPa。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富含高浓度乙烯基乙炔富炔碳四的安全管道输送方法,通过对富炔碳四的乙烯基乙炔浓度、管线输送压力、输送温度的全面和专业化的管控,能够做到安全、长距离、便捷的管道输送,避免了装卸车、道路运输等不安全环节,从根本上达成了安全输送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富含高浓度乙烯基乙炔富炔碳四的长距离管道输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富炔碳四的安全管道输送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图中:1-高炔烃尾气输入端、2-非炔碳四尾气输入端、3-冷却换热器、4-混合气储罐、5-输送泵、6-输送管道、7-中间缓冲罐、8-电伴热保温层、9-温度传感器、10-输送终端、A-输送中间缓冲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富含高浓度乙烯基乙炔富炔碳四的安全管道输送方法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富含高浓度乙烯基乙炔富炔碳四的安全管道输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高炔烃尾气输入端设置冷却换热器对尾气进行冷却降温,高炔烃尾气的初始温度为30℃,其中乙烯基乙炔的浓度为31.69%,经冷却液化后温度为6℃;在非炔碳四尾气输入端设置冷却换热器对尾气进行冷却降温,非炔碳四尾气的初始温度为30℃,其中不含乙烯基乙炔,经冷却液化后温度也为6℃;利用非炔碳四尾气对高炔烃尾气进行稀释,混合后乙烯基乙炔的浓度小于10%,温度为6℃,混合气进入混合气储罐;(2)在步骤(1)所述的混合气储罐和输送终端之间设置三个中间输送缓冲单元,采用分段输送的形式对富炔碳四进行安全输送,来全程控制富炔碳四的输送温度和其中乙烯基乙炔的气相分压;所述中间输送缓冲单元包括输送管道、中间缓冲罐、输送泵和冷却换热器,在所述输送管道的外壁上设有电伴热保温层,且输送管道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温度传感器,后者与电伴热保温层、冷却换热器之间分别设置电连接。在该实施例中,控制所述中间输送缓冲单元中所有输送泵的出口压力不超过0.6MPa,由此来满足富炔碳四输送时乙烯基乙炔的控制气相分压不大于0.075MPa。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所述中间输送缓冲单元中的冷却换热器、输送管道上的电伴热保温层对管道中的物料进行保冷或保热,并通过管道沿线的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在线监控,来保证富炔碳四的输送过程中的温度在夏季维持在2-15℃、在冬季维持在5-8℃。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凡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前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含高浓度乙烯基乙炔富炔碳四的安全管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在高炔烃尾气输入端设置冷却换热器对尾气进行冷却降温,在非炔碳四尾气输入端设置冷却换热器对尾气进行冷却降温,并利用非炔碳四尾气对高炔烃尾气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混合气进入混合气储罐;/n(2)在步骤(1)所述的混合气储罐和输送终端之间设置多个中间输送缓冲单元,采用分段输送的形式对富炔碳四进行安全输送,来全程控制富炔碳四的输送温度和其中乙烯基乙炔的气相分压;/n所述中间输送缓冲单元包括输送管道、中间缓冲罐、输送泵和冷却换热器,在所述输送管道的外壁上设有电伴热保温层,且输送管道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温度传感器,后者与电伴热保温层、冷却换热器之间分别设置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含高浓度乙烯基乙炔富炔碳四的安全管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高炔烃尾气输入端设置冷却换热器对尾气进行冷却降温,在非炔碳四尾气输入端设置冷却换热器对尾气进行冷却降温,并利用非炔碳四尾气对高炔烃尾气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混合气进入混合气储罐;
(2)在步骤(1)所述的混合气储罐和输送终端之间设置多个中间输送缓冲单元,采用分段输送的形式对富炔碳四进行安全输送,来全程控制富炔碳四的输送温度和其中乙烯基乙炔的气相分压;
所述中间输送缓冲单元包括输送管道、中间缓冲罐、输送泵和冷却换热器,在所述输送管道的外壁上设有电伴热保温层,且输送管道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温度传感器,后者与电伴热保温层、冷却换热器之间分别设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炔碳四安全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月齐维琪卓俊昌刘杰于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利高新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