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引水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21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引水接头,包括提引水接头本体,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顶部开设有主接水道,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块,所述进水块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水道,所述第一进水道底部开设有第二进水道,所述第二进水道底部开设有第三进水道,所述第三进水道与主接水道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设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和第三进水道,同时配合主接水道以及单向阀和次接水道,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大大缓解水压,延长了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寿命,通过开设空腔,同时增设缓冲棒以及缓冲弹簧,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减震能力大大加强,通过增设多个防滑凸纹,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以及运输时不易打滑,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引水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引水接头。
技术介绍
接头,是用来连接水管的一种部件,水管接头按使用方式可分为:外螺纹端接式水管接头、卡套式水管接头、自固式水管接头,外螺纹端接式水管接头用锌合金材料压铸而成,表面镀锌、磨沙、或镀铬;结构紧密,无气孔,强度高。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大多数接头在水压过高时会出现破损,导致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提引水接头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引水接头,通过增设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和第三进水道,同时配合主接水道以及单向阀和次接水道,使得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大大缓解水压,延长了本专利技术使用寿命,通过开设空腔,同时增设缓冲棒以及缓冲弹簧,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减震能力大大加强,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引水接头,包括提引水接头本体,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顶部开设有主接水道,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块,所述进水块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水道,所述第一进水道底部开设有第二进水道,所述第二进水道底部开设有第三进水道,所述第三进水道与主接水道相连通,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块,所述出水块靠近提引水接头本体一侧开设有出水道,所述出水道与主接水道相连通,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顶部开设有次接水道,所述次接水道设置为L形,所述次接水道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次接水道环形阵列分布于主接水道外侧,所述次接水道顶部与第三进水道相连通,所述次接水道底部与主接水道相连通,所述次接水道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出水道远离主接水道一侧开设有密封槽。优选的,所述进水块和出水块与提引水接头本体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橡胶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空腔环形阵列分布于主接水道外侧。优选的,多个所述空腔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棒,所述缓冲棒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缓冲棒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优选的,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凸纹,所述防滑凸纹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防滑凸纹等距均匀分布于提引水接头本体外侧,多个所述防滑凸纹均由橡胶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和第三进水道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形,所述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和第三进水道截面半径依次减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增设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和第三进水道,同时配合主接水道以及单向阀和次接水道,使得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大大缓解水压,延长了本专利技术使用寿命,通过开设空腔,同时增设缓冲棒以及缓冲弹簧,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减震能力大大加强,通过增设多个防滑凸纹,使得本专利技术在使用以及运输时不易打滑,方便实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提引水接头本体;2、主接水道;3、进水块;4、第一进水道;5、第二进水道;6、第三进水道;7、出水块;8、出水道;9、次接水道;10、单向阀;11、密封圈;12、空腔;13、缓冲棒;14、缓冲弹簧;15、密封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提引水接头,包括提引水接头本体1,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1顶部开设有主接水道2,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块3,所述进水块3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水道4,所述第一进水道4底部开设有第二进水道5,所述第二进水道5底部开设有第三进水道6,所述第三进水道6与主接水道2相连通,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块7,所述出水块7靠近提引水接头本体1一侧开设有出水道8,所述出水道8与主接水道2相连通,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1顶部开设有次接水道9,所述次接水道9设置为L形,所述次接水道9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次接水道9环形阵列分布于主接水道2外侧,所述次接水道9顶部与第三进水道6相连通,所述次接水道9底部与主接水道2相连通,所述次接水道9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0,所述出水道8远离主接水道2一侧开设有密封槽15,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水从进水块3流入,依次经过第一进水道4、第二进水道5和第三进水道6,再流入提引水接头本体1的主接水道2内,再由出水块7的出水道8流出,在水流量较大时,水从第三进水道6流至主接水道2,同时通过多个单向阀10流入次接水道9,进行分流减压,再由出水道8流出,通过增设第一进水道4、第二进水道5和第三进水道6,同时配合主接水道2以及单向阀10和次接水道9,使得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大大缓解水压,延长了本专利技术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块3和出水块7与提引水接头本体1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由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12,所述空腔12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空腔12环形阵列分布于主接水道2外侧。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空腔12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棒13,所述缓冲棒13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缓冲棒13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14,通过开设空腔12,同时增设缓冲棒13以及缓冲弹簧14,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减震能力大大加强。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1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凸纹,所述防滑凸纹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防滑凸纹等距均匀分布于提引水接头本体1外侧,多个所述防滑凸纹均由橡胶材料制成,通过增设多个防滑凸纹,使得本专利技术在使用以及运输时不易打滑,方便实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进水道4、第二进水道5和第三进水道6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形,所述第一进水道4、第二进水道5和第三进水道6截面半径依次减小。本实用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水从进水块3流入,依次经过第一进水道4、第二进水道5和第三进水道6,再流入提引水接头本体1的主接水道2内,再由出水块7的出水道8流出,在水流量较大时,水从第三进水道6流至主接水道2,同时通过多个单向阀10流入次接水道9,进行分流减压,再由出水道8流出。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引水接头,包括提引水接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1)顶部开设有主接水道(2),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块(3),所述进水块(3)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水道(4),所述第一进水道(4)底部开设有第二进水道(5),所述第二进水道(5)底部开设有第三进水道(6),所述第三进水道(6)与主接水道(2)相连通,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块(7),所述出水块(7)靠近提引水接头本体(1)一侧开设有出水道(8),所述出水道(8)与主接水道(2)相连通,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1)顶部开设有次接水道(9),所述次接水道(9)设置为L形,所述次接水道(9)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次接水道(9)环形阵列分布于主接水道(2)外侧,所述次接水道(9)顶部与第三进水道(6)相连通,所述次接水道(9)底部与主接水道(2)相连通,所述次接水道(9)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0),所述出水道(8)远离主接水道(2)一侧开设有密封槽(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引水接头,包括提引水接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1)顶部开设有主接水道(2),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块(3),所述进水块(3)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水道(4),所述第一进水道(4)底部开设有第二进水道(5),所述第二进水道(5)底部开设有第三进水道(6),所述第三进水道(6)与主接水道(2)相连通,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块(7),所述出水块(7)靠近提引水接头本体(1)一侧开设有出水道(8),所述出水道(8)与主接水道(2)相连通,所述提引水接头本体(1)顶部开设有次接水道(9),所述次接水道(9)设置为L形,所述次接水道(9)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次接水道(9)环形阵列分布于主接水道(2)外侧,所述次接水道(9)顶部与第三进水道(6)相连通,所述次接水道(9)底部与主接水道(2)相连通,所述次接水道(9)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0),所述出水道(8)远离主接水道(2)一侧开设有密封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引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块(3)和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庆超杨勇吕聪慧王建王保勤张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邹城兖矿泰德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