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注旋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33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锚注旋钻器。此设备将钻具安装于支撑框上,支撑框以活动状态搭载于车体上,既可在工作时向下旋转、使钻具竖向运动,又可在钻孔完毕后向上旋转,完成搭载。利用车体,不仅便于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而且可将多个预钻孔在直线上进行定位;利用车体后部的接触板,可保证钻孔时具有较大的支撑跨度,保证了稳定性。在构造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支撑框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在第二液压缸的底部具有安装座,在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钻具,在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机,电动机与驱动齿轮相连接,在钻具上固定有被动齿轮,被动齿轮和驱动齿轮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适合进行批量的预钻孔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定位精度。高了作业效率和定位精度。高了作业效率和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注旋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钻锚注
,具体涉及一种锚注旋钻器。

技术介绍

[0002]多年的现场实践与工程试验研究表明,以煤岩体地质力学测试为基础和以锚固注浆为核心的巷道支护成套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煤矿巷道首选的、安全高效的支护技术。对于破碎围岩巷道,单纯采用简单锚杆锚索支护,并不能解决问题,破碎围岩与锚固剂的粘结力小,无法保证锚杆与锚索锚固力,使之力学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在这种条件下,采用注浆加固与锚杆锚索支护相结合的方式是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的有效途径。
[0003]钻锚一体化注浆锚杆主要由钻头、楔体、涨壳、杆体、托盘、螺母等组成。其中杆体为中空高强度的无缝钢管,钢管外表面为全螺纹结构,钻头安装在锚杆的顶端,与楔体相连,尾部安装有一个自锁结构,用来控制楔体与杆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实现正转钻孔,反转预紧锚固的过程。杆体的尾部为左旋的螺纹段,在锚杆尾部依次安装有螺母、托盘封孔胶塞。螺母与锚杆尾部螺纹段之间设置剪切销,保证锚杆与钻机的同步运动,并在反转预紧过程中被螺母剪断,进而快速实现锚杆的预紧安装。现有技术中,一般先执行预钻孔作业,再利用钻机进行安装。预钻孔作业可采用旋钻器完成,普通旋钻器缺少定位机构和行进机构,而且旋钻方向难以保证均一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锚注旋钻器,以解决普通旋钻器缺少定位机构和行进机构、而且旋钻方向难以保证均一稳定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锚注旋钻器,包括车体,大直径轮体,小直径轮体,把手,第一液压缸,接触板,控制箱,支撑框,第一旋转臂,第二旋转臂,第二液压缸,安装座,钻具,被动齿轮,电动机,驱动齿轮;大直径轮体安装于车体前部,小直径轮体安装于车体后部,在车体上焊接有把手,在车体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沿竖向延伸,在第一液压缸的底部具有接触板,接触板水平,在车体上安装有控制箱,第一旋转臂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和车体转动连接,第二旋转臂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和车体转动连接,在支撑框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在第二液压缸的底部具有安装座,在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钻具,在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机,电动机与驱动齿轮相连接,在钻具上固定有被动齿轮,被动齿轮和驱动齿轮相配合。
[0007]作为优选,在支撑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挡板,在所述挡板上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钻具的直径,钻具贯穿所述通孔。
[0008]作为优选,在安装座两侧具有滑块,在支撑框的内边缘具有滑轨,所述滑块内嵌至所述滑轨中。
[0009]作为优选,在车体上端固定连接有托持槽,当支撑框向上旋转至水平状态时,支撑框搭载于所述托持槽中。
[0010]作为优选,在车体的前侧具有减震垫,当支撑框向下旋转至竖直状态时,所述减震垫贴靠至支撑框后侧。
[0011]作为优选,在支撑框的底端具有若干尖端朝下的锥状体。
[0012]作为优选,在车体上设置有驾驶座椅。
[0013]作为优选,在车体上设置有置物槽,在所述置物槽上安装有上盖。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车体用于安装各结构部件,并实现线性移动功能;大直径轮体和小直径轮体为车体的组成部分;把手可供工作人员手扶本专利技术;第一液压缸可驱动接触板落地,从而在本专利技术运行中提供更大的支撑跨度;控制箱可设置必要的控制组件;支撑框用来安装第二液压缸,还可限制安装座的运动路径;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使支撑框能够向上旋转至水平状态或向下旋转至竖直状态,从而在不使用时搭载于车体上或工作时纵向保持在车体前部;第二液压缸用于驱动安装座竖向运动,从而为钻具向下运行提供推动力;安装座用于安装钻具和电动机;电动机通过被动齿轮、驱动齿轮带动钻具转动,对下方起到预钻孔的作用。
[001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锚注旋钻器。此设备将钻具安装于支撑框上,支撑框以活动状态搭载于车体上,既可在工作时向下旋转、使钻具竖向运动,又可在钻孔完毕后向上旋转,完成搭载。利用车体,不仅便于移动本专利技术,而且可将多个预钻孔在直线上进行定位;利用车体后部的接触板,可保证钻孔时具有较大的支撑跨度,保证了稳定性。在构造方面,本专利技术在支撑框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在第二液压缸的底部具有安装座,在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钻具,在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机,电动机与驱动齿轮相连接,在钻具上固定有被动齿轮,被动齿轮和驱动齿轮相配合。本专利技术尤其适合进行批量的预钻孔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的透视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的侧视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的主视图;
[0019]其中:
[0020]1、车体
ꢀꢀꢀꢀꢀꢀꢀꢀꢀꢀ
2、大直径轮体3、小直径轮体
ꢀꢀꢀꢀꢀꢀ
4、把手
[0021]5、第一液压缸6、接触板
ꢀꢀꢀꢀꢀꢀ
7、控制箱
ꢀꢀꢀꢀꢀꢀꢀꢀꢀꢀ
8、支撑框
[0022]9、第一旋转臂10、第二旋转臂11、第二液压缸
ꢀꢀꢀꢀꢀ
12、安装座
[0023]13、钻具
ꢀꢀꢀꢀꢀꢀꢀꢀꢀ
14、被动齿轮15、电动机
ꢀꢀꢀꢀꢀꢀꢀꢀꢀ
16、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5]实施例1
[0026]锚注旋钻器,见图1~3,包括车体1,大直径轮体2,小直径轮体3,把手4,第一液压缸5,接触板6,控制箱7,支撑框8,第一旋转臂9,第二旋转臂10,第二液压缸11,安装座12,钻具13,被动齿轮14,电动机15,驱动齿轮16;大直径轮体2安装于车体1前部,小直径轮体3安装于车体1后部,在车体1上焊接有把手4,在车体1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5,第一液压缸5沿竖向延伸,在第一液压缸5的底部具有接触板6,接触板6水平,在车体1上安装有控制箱7,第一旋转臂9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8和车体1转动连接,第二旋转臂1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8和车体1转动连接,在支撑框8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1,在第二液压缸11的底部具有安装座12,在安装座12上转动连接有钻具13,在安装座12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5,电动机15与驱动齿轮16相连接,在钻具13上固定有被动齿轮14,被动齿轮14和驱动齿轮16相配合。
[0027]本实施例的结构特点如下:车体1用于安装各结构部件,并实现线性移动功能;大直径轮体2和小直径轮体3为车体1的组成部分;把手4可供工作人员手扶本专利技术;第一液压缸5可驱动接触板6落地,从而在本专利技术运行中提供更大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锚注旋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大直径轮体(2),小直径轮体(3),把手(4),第一液压缸(5),接触板(6),控制箱(7),支撑框(8),第一旋转臂(9),第二旋转臂(10),第二液压缸(11),安装座(12),钻具(13),被动齿轮(14),电动机(15),驱动齿轮(16);大直径轮体(2)安装于车体(1)前部,小直径轮体(3)安装于车体(1)后部,在车体(1)上焊接有把手(4),在车体(1)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5),第一液压缸(5)沿竖向延伸,在第一液压缸(5)的底部具有接触板(6),接触板(6)水平,在车体(1)上安装有控制箱(7),第一旋转臂(9)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8)和车体(1)转动连接,第二旋转臂(1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8)和车体(1)转动连接,在支撑框(8)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1),在第二液压缸(11)的底部具有安装座(12),在安装座(12)上转动连接有钻具(13),在安装座(12)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5),电动机(15)与驱动齿轮(16)相连接,在钻具(13)上固定有被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民马冰许松袁腾飞王涛胡瑞金
申请(专利权)人:邹城兖矿泰德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