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118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及其工作方法,风扇包括底座、多个手持风扇和控制单元,底座具有固定架,多个手持风扇围绕固定架分布,每个手持风扇均与固定架可拆卸地连接,控制单元可分别向多个手持风扇发送控制信号,且控制单元可控制多个手持风扇按照预设送风模式工作。工作方法包括获取控制信号,根据控制信号切换至相对应的预设送风模式,预设送风模式包括全输出送风、顺时针循环送风和逆时针循环送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风扇既能够具有传统风扇的使用性能,并能够接近或达到传统风扇的风力;又使得用户在外出时可将手持风扇从底座上取下并随身携带使用,提高了风扇的使用灵活性,并扩大了风扇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风扇以及该风扇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风扇体积大且重量大,使用时还需要与市电电连接,导致其无法随身携带使用。为此,便携式风扇被研制出来并被推向市场,由于便携式风扇使用方便,使用时无需与市电电连接,且便于携带,使其一推出市场就广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便携式风扇使用时,通常需要用户用手对其进行持握,使得使用时对用户的活动或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为了解决该问题,公告号为CN211692905U的技术专利公开一种便携式风扇,其通过增设座板,使得用户使用时可通过座板对扇罩本体进行支撑,进而使便携式风扇可放置于桌面或其他可承载物体的东西上,以解放用户的双手,使用户可以进行更加自由的活动或工作。又例如公告号为CN212003643U的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风扇,该便携式风扇的支架上连接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可相互展开或相互收拢的支撑腿,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将支撑组件的两个以上的支撑腿设置成展开状态来将便携式风扇平稳放置于桌面或其他可承载物体的东西上,进而解放用户的双手,使用户可以更加自由的活动或工作。但是,现有的便携式风扇存在的不足是:虽然便携式风扇可被放置于桌面或其他可承载物体的东西上以充当传统风扇使用,但其风力通常难以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也无法达到传统风扇的使用性能;此外,由于现有便携式风扇配置的座板通常仅具备支撑功能,使得便携式风扇的整体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便携功能,并可满足用户日常使用需求的风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风扇的工作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其中,包括底座、多个手持风扇和控制单元,底座具有固定架,多个手持风扇围绕固定架分布,每个手持风扇均与固定架可拆卸地连接,控制单元可分别向多个手持风扇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单元可控制多个手持风扇按照预设送风模式工作。由上可见,底座为手持风扇提供安装空间,并使多个手持风扇按照设计装配位置安装至底座的固定架上,以保证风扇出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将多个手持风扇安装至底座上后,可通过控制单元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控制多个手持风扇进行工作,以使风扇具有传统风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且风扇在多个手持风扇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具有足够强的风力输出,进而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而当将手持风扇从底座上取下后,手持风扇可供用户随身携带并可进行独立工作,进而满足用户出行过程中的使用需求。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风扇的结构设计,使得该风扇既能够具有传统风扇的使用性能,并能够接近或达到传统风扇的风力;又使得用户在外出时可将手持风扇从底座上取下并随身携带使用,提高了风扇的使用灵活性,并扩大了风扇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架包括架体和多个第一插座,多个第一插座围绕架体分布,每个第一插座均与架体固定连接,多个第一插座与多个手持风扇一一对应,手持风扇可拆卸地插装在相对应设置的一个第一插座上。由上可见,通过对固定架的结构设计,使得手持风扇可通过固定架上的第一插座与固定架进行快速装配,同时还能够简化手持风扇与固定架的连接结构。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控制单元安装在底座上,多个第一插座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或控制单元安装在多个手持风扇中的一个内,且多个第一插座可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由上可见,将控制单元装于底座上并与多个第一插座电连接,使得控制单元能够通过多个第一插座对多个手持风扇进行有线控制;而将控制单元装于多个手持风扇中的一个内并与多个第一插座电连接,使得设置有控制单元的手持风扇可通过多个第一插座对其余多个手持风扇进行有线控制。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手持风扇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一风扇单元,第一手柄的第一端可拆卸地插装在相对应设置的一个第一插座上并与第一插座电连接,第一风扇单元与第一手柄的第二端铰接并与第一手柄电连接。由上可见,手持风扇可以被设置成整体与底座进行连接,连接时,手持风扇的第一手柄与第一插座进行对接,以快速建立手持风扇与控制单元之间的电连接;而手持风扇的第一风扇单元则可通过自身与第一手柄之间的铰接结构相对第一手柄转动,进而相对底座转动,以调节第一风扇单元的出风角度。进一步的方案是,架体的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多个第一卡槽围绕架体分布,多个第一卡槽与多个第一插座一一对应,第一手柄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卡合部,卡合部可与相对应设置的一个第一卡槽卡合连接;第一插座和/或卡合部可弹性变形;第一风扇单元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绕第一风扇单元的铰接轴线分布,第一手柄的第二端上设置有至少一根定位柱,定位柱的轴线平行于铰接轴线,定位柱可插装至多个定位孔中的一个内。由上可见,在架体上设置第一卡槽以及在第一手柄上设置卡合部,既能够提高手持风扇与架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又能够使得手持风扇与架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简单、方便;将第一插座和/或卡合部设置成可弹性变形则使第一手柄在与第一插座和/或第一卡槽进行对接时更加方便、易操作;而在第一风扇单元设置定位孔以及在第一手柄上设置定位柱则能够避免手持风扇使用过程中第一风扇单元相对第一手柄转动,进而影响手持风扇或风扇的体验效果。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手持风扇包括第二手柄和第二风扇单元,第二风扇单元可拆卸地插装在相对应设置的一个第一插座上并与第一插座电连接,或第二风扇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手柄上并与第二手柄电连接。由上可见,手持风扇可被设置成分体式结构,使得当手持风扇在配合底座进行使用时,仅需将第二风扇单元装配至第一插座上即可,从而既能够更好的减轻风扇的重量,又使得第二风扇单元配合底座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单独对第二手柄进行充电处理,保证当第二风扇单元装配至第二手柄上时,第二手柄能够为第二风扇单元提供充足的电量,并避免第二手柄边放电边充电,对第二手柄内的电池起到保护作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风扇单元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和第一触点组,第一插座内设置有第二触点组,第一插座上设置有第一卡合组件,第二风扇单元安装至第一插座上时,第一触点组与第二触点组电连接,第二卡槽与第一卡合组件卡合连接,第二手柄上成型有第二插座,第二插座内设置有第三触点组,第二手柄上设置有第二卡合组件,第二风扇单元安装至第二插座上时,第一触点组与第三触点组电连接,第二卡槽与第二卡合组件卡合连接。由上可见,上述结构设计使得第二风扇单元能够与第一插座或第二插座进行快速装配,并快速建立第二风扇单元与第一插座或第二插座之间的电连接,进而是第二风扇单元与第一插座或第二插座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简单、方便、快捷。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一按钮,第一弹片安装在第一插座上,第一弹片具有第一扣合部,第一扣合部可与第二卡槽卡合连接,第一按钮安装在第一插座上,第一按钮可迫使第一扣合部脱离与第二卡槽的卡合连接;第二卡合组件包括第二弹片和第二按钮,第二弹片安装在第二插座上,第二弹片具有第二扣合部,第二扣合部可与第二卡槽卡合连接,第二按钮安装在第二插座上,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固定架;/n多个手持风扇,多个所述手持风扇围绕所述固定架分布,每个所述手持风扇均与所述固定架可拆卸地连接;/n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可分别向多个所述手持风扇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单元可控制多个所述手持风扇按照预设送风模式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固定架;
多个手持风扇,多个所述手持风扇围绕所述固定架分布,每个所述手持风扇均与所述固定架可拆卸地连接;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可分别向多个所述手持风扇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单元可控制多个所述手持风扇按照预设送风模式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架包括:
架体;
多个第一插座,多个所述第一插座围绕所述架体分布,每个第一插座均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插座与多个所述手持风扇一一对应,所述手持风扇可拆卸地插装在相对应设置的一个所述第一插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多个所述第一插座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或
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多个所述手持风扇中的一个内,且多个所述第一插座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风扇包括:
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的第一端可拆卸地插装在相对应设置的一个所述第一插座上并与所述第一插座电连接;
第一风扇单元,所述第一风扇单元与所述第一手柄的第二端铰接并与所述第一手柄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体的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多个所述第一卡槽围绕所述架体分布,多个所述第一卡槽与多个所述第一插座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手柄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可与相对应设置的一个所述第一卡槽卡合连接;
所述第一插座和/或所述卡合部可弹性变形;
所述第一风扇单元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绕所述第一风扇单元的铰接轴线分布,所述第一手柄的第二端上设置有至少一根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轴线平行于所述铰接轴线,所述定位柱可插装至多个所述定位孔中的一个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风扇包括:
第二手柄;
第二风扇单元,所述第二风扇单元可拆卸地插装在相对应设置的一个所述第一插座上并与所述第一插座电连接,或所述第二风扇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手柄上并与所述第二手柄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风扇单元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和第一触点组;
所述第一插座内设置有第二触点组,所述第一插座上设置有第一卡合组件,所述第二风扇单元安装至所述第一插座上时,所述第一触点组与所述第二触点组电连接,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卡合组件卡合连接;
所述第二手柄上成型有第二插座,所述第二插座内设置有第三触点组,所述第二手柄上设置有第二卡合组件,所述第二风扇单元安装至所述第二插座上时,所述第一触点组与所述第三触点组电连接,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卡合组件卡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组件包括:
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安装在所述第一插座上,所述第一弹片具有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可与所述第二卡槽卡合连接;
第一按钮,所述第一按钮可迫使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高桐
申请(专利权)人:工奇精密工业澳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澳门;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