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裂隙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115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钻孔裂隙可视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钻孔裂隙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对研究区域的钻孔基本图并进行统一坐标化处理,通过对钻场的基本信息离散化得到包括空间坐标信息和非空间信息的空间数据体,并对采集的实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空间数据体中的空间坐标信息、实测数据按空间位置拆分,并进行网格划分;对裂隙数据进行判断后,按照网格划分进行数据填充和赋值并进行拼接,对实测数据进行修正得到最终裂隙模型实现可视化,根据所得对裂隙的具体信息进行计算,得到裂隙的长度、宽度、倾角、占比率等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实现不同布置钻孔下不同裂隙的可视化处理,克服了裂隙发育程度不清楚、分布位置不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孔裂隙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钻孔裂隙可视化
,具体涉及一种钻孔裂隙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瓦斯抽采是治理和利用煤矿瓦斯的根本措施和主要途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瓦斯抽采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主要为孔壁稳定性差,孔周裂隙的发育导致钻孔周边裂隙漏气,而封孔段内部裂隙的发育往往会促进瓦斯的抽采。早在70年代初对于三维地质体建模技术的研究开始在国外崭露头角。在利用多源数据构建三维模型上,学者们通过对多源数据特性的挖掘,如有的学者利用潜在数据场,地震图像与面数据,钻孔数据并结合由地质专家解译获取的平面地质数据等不同数据源构建三维模型;有的学者考虑整体的水文地质环境,整合钻孔数据、地质剖面数据以及电阻率探测数据构建三维模型;还有一些学者利用传统测井数据并结合岩心数据以及影像数据构建三维模型,为解决面向数字矿山建设中,包括统一数据模型结构、统一坐标系统和处理模型接边不一致三个问题在内的建模数据一体化问题,提出高分辨率矿山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以上研究已经研究了钻孔孔周裂隙的发育规律和三维地质体的建模可视化,但是裂隙在岩体中的分布情况、裂隙可视化却没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是裂隙的发育程度并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裂隙在岩体中的不同的分布状态对煤岩体的力学性能有着不同的会影响,对于抽采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钻孔裂隙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克服裂隙发育程度不清楚、分布位置不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钻孔裂隙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研究区域的地层综合柱状图,完善研究区域的地层信息,建立研究区域地层图;S2、通过研究区域工作面的基本数据信息、研究区域的钻孔布置和钻孔工程信息,得到钻场的基本信息;S3、根据研究区域地层图和钻场的基本信息确定研究区域的几何尺寸和其空间位置信息,得到研究区域的钻孔基本图;S4、对得到的钻孔基本图进行统一坐标化处理,其相对坐标以钻孔圆心为原点建立;S5、将钻孔基本图中的钻场的基本信息沿三维坐标系中的一个坐标轴进行离散化得到由离散点组成的包括空间坐标信息和非空间信息的空间数据体,并对采集的实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S6、通过步骤S5空间坐标信息中的钻孔工程信息中包含的钻孔所经过地层信息所描述的地层在钻孔纵向上的分布,确定研究区域内地层分布及其之间的空间关系;S7、将所得空间数据体中的空间坐标信息、实测数据按空间位置沿离散化时所选的坐标轴进行拆分,并对拆分的每个单元体进行编号,采用ansys中的四边形网格划分规则,对每个单元体进行网格划分;对离散化时所选的坐标轴刨面的实测数据制定统一的标准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数据;S8、将实测数据中无数据为空点的地方,识别为裂隙,然后对为空点处进行标记,并对钻孔周围的贯通裂隙进行判定;S9、将空间数据体中的空间坐标信息、实测数据按步骤S7中网格划分的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数据填充和赋值,得到不同的赋值之后的截面,对不同的赋值之后的截面,按照离散化时所选的坐标轴方向进行拼接;S10、将实测数据沿z轴刨面的数据、沿y轴刨面的数据与沿x轴刨面的数据进行做差比对,当差为0时,即此处数据无问题,当差不为0时,采用线性拟合的方式和形态学算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修正得到最终裂隙模型,对最终裂隙模型中的不同的赋值通过不同颜色表示,实现可视化;S11、在最终裂隙模型中,计算的裂隙的裂隙宽度、裂隙长度、裂隙的最大扩展半径、裂隙倾角、裂隙的面积占比率、裂隙的体积占比率;S12、对钻孔孔壁的完整度、裂隙的丰度进行评价。作为限定,步骤S1中,研究区域的地层信息包括地层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几何信息包括边界、钻孔孔壁、钻孔倾角、钻孔长度;所述边界为研究区域的最大范围;属性信息包括地层岩性、厚度、颜色。作为第二种限定,步骤S2中,研究区域工作面的基本数据信息包括生产的阶段,年限,井下压力信息;钻孔工程信息包括施工时所得到地面高程、钻孔编号、钻孔深度、钻孔长度、钻孔直径、钻孔倾角、钻孔所经过地层信息。作为第三种限定,步骤S5中,所述实测数据是通过微震监测、超声波或钻孔窥视采集得到的数据;对实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过程为:将实测数据进行统一坐标化处理,将地理坐标转化为直角坐标。作为第四种限定,步骤S8中,在实测数据中某一空点周围一定范围内无空点时,则断定这一空点的数据为正常空隙,而非裂隙;钻孔周围的贯通裂隙判定的规则为:其中,k为阀值系数,aij表示判定点的位置坐标,ai-1,j表示判定点周围坐标小于此点坐标的最近点坐标,ai+1,j表示判定点周围坐标大于此点坐标的最近点坐标。作为第五种限定,步骤S9中,赋值的规则由赋值函数f(y)表示:其中:当f(y)=0时表示此处有裂隙,无稳定结构;当f(y)=1时,表示此处为钻孔孔壁完整结构。作为第六种限定,步骤S11中,裂隙宽度沿x轴、y轴、z轴三个方向的计算公式为:dx=|(xi,yi,zi)-(xi+1,yi,zi)|;dy=|(xi,yi,zi)-(xi,yi+1,zi)|;dz=|(xi,yi,zi)-(xi,yi,zi+1)|;其中:(xi,yi,zi)、(xi+1,yi,zi)、(xi,yi+1,zi)、(xi,yi,zi+1)表示裂隙边界的位置坐标;裂隙的最大扩展半径的计算公式为:其中,(xj,yi,zj)表示y坐标为yi时裂隙数据最边界坐标,(0,yi,0)表示y坐标为yi时的坐标中心坐标;裂隙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x1,y1,z1)-(x2,y2,z2)||;其中,(x1,y1,z1)表示裂隙数据中坐标最小点坐标,(x2,y2,z2)表示裂隙数据中坐标最大点坐标;裂隙的面积占比率计算公式为:其中,S裂隙表示裂隙在钻孔孔壁上所占面积,S表示钻孔孔壁的截面面积;裂隙的体积占比率计算公式为:其中,V裂隙表示裂隙所占体积,V表示研究区域的总体积。作为第七种限定,步骤S11中,计算裂隙倾角时,首先对整个裂隙平面进行拟合,找到拟合程度最高的两个平面,然后再按两平面的夹角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裂隙倾角。作为第八种限定,步骤S12中,钻孔孔壁的完整度通过岩体完整性指数RMDI进行评价:其中,f(y)表示赋值函数;当RMDI≥RMDImax,钻孔孔壁不完整;当钻孔孔壁较差;当钻孔孔壁中等;当钻孔孔壁良好当钻孔孔壁完整;其中,RMDImax表示岩体完整性指数的最大值;裂隙的丰度的评价指标为:其中,P表示研究区域裂隙的丰度。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孔裂隙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通过研究区域的地层综合柱状图,完善研究区域的地层信息,建立研究区域地层图;/nS2、通过研究区域工作面的基本数据信息、研究区域的钻孔布置和钻孔工程信息,得到钻场的基本信息;/nS3、根据研究区域地层图和钻场的基本信息确定研究区域的几何尺寸和其空间位置信息,得到研究区域的钻孔基本图;/nS4、对得到的钻孔基本图进行统一坐标化处理,其相对坐标以钻孔圆心为原点建立;/nS5、将钻孔基本图中的钻场的基本信息沿三维坐标系中的一个坐标轴进行离散化得到由离散点组成的包括空间坐标信息和非空间信息的空间数据体,并对采集的实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nS6、通过步骤S5空间坐标信息中的钻孔工程信息中包含的钻孔所经过地层信息所描述的地层在钻孔纵向上的分布,确定研究区域内地层分布及其之间的空间关系;/nS7、将所得空间数据体中的空间坐标信息、实测数据按空间位置沿离散化时所选的坐标轴进行拆分,并对拆分的每个单元体进行编号,采用ansys中的四边形网格划分规则,对每个单元体进行网格划分;/n对离散化时所选的坐标轴刨面的实测数据制定统一的标准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数据;/nS8、将实测数据中无数据为空点的地方,识别为裂隙,然后对为空点处进行标记,并对钻孔周围的贯通裂隙进行判定;/nS9、将空间数据体中的空间坐标信息、实测数据按步骤S7中网格划分的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数据填充和赋值,得到不同的赋值之后的截面,对不同的赋值之后的截面,按照离散化时所选的坐标轴方向进行拼接;/nS10、将实测数据沿z轴刨面的数据、沿y轴刨面的数据与沿x轴刨面的数据进行做差比对,当差为0时,即此处数据无问题,当差不为0时,采用线性拟合的方式和形态学算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修正得到最终裂隙模型,对最终裂隙模型中的不同的赋值通过不同颜色表示,实现可视化;/nS11、在最终裂隙模型中,计算的裂隙的裂隙宽度、裂隙长度、裂隙的最大扩展半径、裂隙倾角、裂隙的面积占比率、裂隙的体积占比率;/nS12、对钻孔孔壁的完整度、裂隙的丰度进行评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孔裂隙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研究区域的地层综合柱状图,完善研究区域的地层信息,建立研究区域地层图;
S2、通过研究区域工作面的基本数据信息、研究区域的钻孔布置和钻孔工程信息,得到钻场的基本信息;
S3、根据研究区域地层图和钻场的基本信息确定研究区域的几何尺寸和其空间位置信息,得到研究区域的钻孔基本图;
S4、对得到的钻孔基本图进行统一坐标化处理,其相对坐标以钻孔圆心为原点建立;
S5、将钻孔基本图中的钻场的基本信息沿三维坐标系中的一个坐标轴进行离散化得到由离散点组成的包括空间坐标信息和非空间信息的空间数据体,并对采集的实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S6、通过步骤S5空间坐标信息中的钻孔工程信息中包含的钻孔所经过地层信息所描述的地层在钻孔纵向上的分布,确定研究区域内地层分布及其之间的空间关系;
S7、将所得空间数据体中的空间坐标信息、实测数据按空间位置沿离散化时所选的坐标轴进行拆分,并对拆分的每个单元体进行编号,采用ansys中的四边形网格划分规则,对每个单元体进行网格划分;
对离散化时所选的坐标轴刨面的实测数据制定统一的标准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数据;
S8、将实测数据中无数据为空点的地方,识别为裂隙,然后对为空点处进行标记,并对钻孔周围的贯通裂隙进行判定;
S9、将空间数据体中的空间坐标信息、实测数据按步骤S7中网格划分的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数据填充和赋值,得到不同的赋值之后的截面,对不同的赋值之后的截面,按照离散化时所选的坐标轴方向进行拼接;
S10、将实测数据沿z轴刨面的数据、沿y轴刨面的数据与沿x轴刨面的数据进行做差比对,当差为0时,即此处数据无问题,当差不为0时,采用线性拟合的方式和形态学算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修正得到最终裂隙模型,对最终裂隙模型中的不同的赋值通过不同颜色表示,实现可视化;
S11、在最终裂隙模型中,计算的裂隙的裂隙宽度、裂隙长度、裂隙的最大扩展半径、裂隙倾角、裂隙的面积占比率、裂隙的体积占比率;
S12、对钻孔孔壁的完整度、裂隙的丰度进行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裂隙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研究区域的地层信息包括地层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
几何信息包括边界、钻孔孔壁、钻孔倾角、钻孔长度;所述边界为研究区域的最大范围;
属性信息包括地层岩性、厚度、颜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裂隙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研究区域工作面的基本数据信息包括生产的阶段,年限,井下压力信息;
钻孔工程信息包括施工时所得到地面高程、钻孔编号、钻孔深度、钻孔长度、钻孔直径、钻孔倾角、钻孔所经过地层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裂隙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实测数据是通过微震监测、超声波或钻孔窥视采集得到的数据;
对实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过程为:将实测数据进行统一坐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军张硕潘红宇张磊宋爽高璐刘楠秦斌峰贺绥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