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04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浮桥对称设置,且所述浮桥一侧依次包括固定栈桥段、过渡跨桥段和可动浮桥段;所述固定栈桥段通过桥墩固定,一端通过桥台与河岸连接;所述过渡跨桥段连接于所述固定栈桥段与所述可动浮桥段之间;所述可动浮桥段的端部设置端部固定架,并在端部与所述过渡跨桥段衔接,并通过锚固组件固定,并通过驱动装置开启或闭合所述可动浮桥段;且相对设置的可动浮桥段之间设有中间跳板,所述中间跳板转动连接于任意一个所述可动浮桥段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行和维护成本低、适应性较强,且能满足通航水域的多次开启或者闭合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水平开启的浮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运浮桥
,尤其涉及一种可水平开启的浮桥。
技术介绍
浮桥,即用船体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主要用于常规人行或应急抢险。常规的浮桥为固定式浮桥,阻断了河道通航。当船舶需要通航时,对固定式浮桥反复进行拆装,费时费力。并且该固定式浮桥多为复合材料作成的浮体结构,虽然耐腐蚀性好、价格便宜,但是自重轻,稳定性差,不利于在水文条件较差的工况环境下使用。应急浮桥,虽然架设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但是在需要通航的水域难以满足定期、多次开启的要求。为此,本专利技术亟需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且能方便开启的浮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水平开启的浮桥,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拆装不便,难以满足通航水域定期多次开启的要求,工况环境适应性差的缺陷,实现结构简单、运行和维护成本低、适应性较强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浮桥的组成结构对称设置,且所述浮桥一侧的组成结构依次包括固定栈桥段、过渡跨桥段和可动浮桥段;其中,所述固定栈桥段通过桥墩固定,一端通过桥台与河岸连接;其中,所述过渡跨桥段连接于所述固定栈桥段与所述可动浮桥段之间;所述可动浮桥段的端部设置端部固定架,并在端部与所述过渡跨桥段衔接,通过锚固组件固定,并通过驱动装置开启或闭合所述可动浮桥段;而且相对设置的可动浮桥段之间设有中间跳板,所述中间跳板转动连接于任意一个所述可动浮桥段上。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可动浮桥段与所述过渡跨桥段之间设有浮平台,所述端部固定架连接于所述浮平台的两侧;其中,所述浮平台底部设有若干个浮箱,所述可动浮桥段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浮平台,所述过渡跨桥段搭接于所述浮平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端部固定架为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多个管桩。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浮平台可沿所述端部固定架的轴向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浮桥段相对的端面上均设置有缓冲垫;且所述可动浮桥段的底部设有浮箱或船舶。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中间跳板一端与卷扬机相接,所述卷扬机固定于所述可动浮桥段上。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中间跳板通过销轴与所述可动浮桥段连接,并通过钢丝绳与所述卷扬机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锚固组件包括锚碇和锚缆,所述锚缆一端固定于所述锚碇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可动浮桥段上。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驱动装置为外挂动力马达或独立设置的专用船舶。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外挂动力马达或专用船舶均位于所述可动浮桥段的自由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可开启浮桥,能够使用较小的驱动力实现较宽的开启口,以使吨位较大的大型船舶通过;同时结构简单、建造速度快、运行和维护成本低,适应性较强。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的可开启浮桥开启时,通过动力系统在垂直水平面的方向拉起浮体,需要克服浮体自身的重力,以及浮体的浮力,进而需要较大的驱动力,以使驱动装置的设计要求较高;同时,对浮体(也即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动浮桥段)的长度有限制,因为浮体长度越长开启成本较高,因此无法满足较长长度的浮体开启。相比而言,本专利技术由于可动浮桥段是浮在水面上,水平开启时仅需提供水平方向的驱动力即可,无需克服可动浮桥段自身的重力和浮力,进而所需要的驱动力较小,驱动装置的设计因此较为简单,布设安装较为方便。主要是能实现较长长度的可动浮桥段的开启,确保浮桥开启的开口较宽,以便于吨位较大的大型船舶通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的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固定栈桥段;20:过渡跨桥段;30:可动浮桥段;40:中间跳板;50:桥台;60:锚固组件;61:锚碇;62:锚缆;70:端部固定架;80:驱动装置;90:浮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描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未对本专利技术构成任何限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多用于应急抢险,以及人行、公路、铁路使用。浮桥架设在内河、湖泊和近海的工况环境中。在本专利技术中,浮桥的组成结构对称设置,浮桥的一侧的组成结构依次包括固定栈桥段10、过渡跨桥段20和可动浮桥段30;浮桥中具体的固定栈桥段10、过渡跨桥段20和可动浮桥段30等结构的长度无需完全对称,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即可。其中,固定栈桥段10通过桥墩固定在水平面上,且一端通过桥台50衔接固定于岸边,固定栈桥段10的底面始终高于水平面,用于吃水浅的内河口,通过固定栈桥段10使浮桥伸出河岸/海岸,满足浮桥对吃水深度的要求。其中,过渡跨桥段20连接于固定栈桥段10和可动浮桥段30之间,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涨潮时海平面上升,落潮时海平面下降导致的固定栈桥段10与可动浮桥段30之间的高度差过大,进而导致整个浮桥的坡度变化明显。另外,可动浮桥段30通过端部固定架70与过渡跨桥段20衔接,且可动浮桥段30通过锚固组件60固定,并通过驱动装置80控制可动浮桥段30的开启和闭合,实现浮桥在水平面上的水平开启。具体的,可动浮桥段与过渡跨桥段之间设有浮平台90,端部固定架连接于浮平台90的两侧;其中,浮平台90底部设有若干个浮箱,可动浮桥段一端转动连接于浮平台90上,具体是可以通过绳索将可动浮桥段连接于浮平台90上,以使可动浮桥段绕浮平台90转动;过渡跨桥段搭接于浮平台90上,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过渡跨桥段与浮平台90之间的连接。也可以将浮平台90理解为可动浮桥段里面的一部分,相当于可动浮桥段包括浮平台90和可动浮桥体(图中未标号),浮平台90主要起连接作用,可动浮桥体用于打开或者闭合,进而实现浮桥的水平开启。除此而外,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可动浮桥段30之间设有中间跳板40,中间跳板40转动连接在其中任意一个可动浮桥段30上,能够实现相对设置的两个可动浮桥段30的自动分离。可以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桥的组成结构对称设置,且所述浮桥一侧的组成结构依次包括固定栈桥段、过渡跨桥段和可动浮桥段;/n其中,所述固定栈桥段通过桥墩固定,一端通过桥台与河岸连接;/n其中,所述过渡跨桥段连接于所述固定栈桥段与所述可动浮桥段之间;所述可动浮桥段的端部设置端部固定架,并在端部与所述过渡跨桥段衔接,通过锚固组件固定,并通过驱动装置开启或闭合所述可动浮桥段;/n而且相对设置的可动浮桥段之间设有中间跳板,所述中间跳板转动连接于任意一个所述可动浮桥段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桥的组成结构对称设置,且所述浮桥一侧的组成结构依次包括固定栈桥段、过渡跨桥段和可动浮桥段;
其中,所述固定栈桥段通过桥墩固定,一端通过桥台与河岸连接;
其中,所述过渡跨桥段连接于所述固定栈桥段与所述可动浮桥段之间;所述可动浮桥段的端部设置端部固定架,并在端部与所述过渡跨桥段衔接,通过锚固组件固定,并通过驱动装置开启或闭合所述可动浮桥段;
而且相对设置的可动浮桥段之间设有中间跳板,所述中间跳板转动连接于任意一个所述可动浮桥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浮桥段与所述过渡跨桥段之间设有浮平台,所述端部固定架连接于所述浮平台的两侧;
其中,所述浮平台底部设有若干个浮箱,所述可动浮桥段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浮平台,所述过渡跨桥段搭接于所述浮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固定架为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多个管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水平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运动张凯曲春升刘波李铭俞欣胡云天王新磊王雨至符超然孙海云余天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