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透光率的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02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透光率的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三维间隔型织物,用作人造革材料的缓冲层,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织物层和支撑层,支撑层由连接丝线形成,连接丝线包括位于两个织物层之间的支撑线部和织入织物层的连接线部,织物层由织物丝线织成并至少由织物丝线形成多个网孔,织物丝线和连接丝线均为透明或半透明单丝,网孔的最大跨度尺寸与织物丝线的直径之比为8‑32,且网孔的尺寸大于10目,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7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高透光率的三维间隔型织物既能够保证三维间隔型织物的弹性,又能够提高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透光率,以使其透光率大于或等于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高透光率的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透光率的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技术介绍
人造革是一种外观、手感似皮革并可代替其使用的塑料制品,具有柔软、耐磨等特点,可广泛用于箱包、汽车内饰等。为满足弹性需求,例如当其应用于汽车座椅等汽车内饰时,通常要在人造革的内侧设置海绵或三维间隔型织物。三维间隔型织物是一种立体织物,其由两个织物层以及由间隔纱形成在两个织物层之间的支撑层组成,三维间隔型织物具有抗压弹性、透气性、吸湿、导湿性以及结构整体性和可成型性等优点。随着人们对于汽车内饰质量及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升,人造革产品不再是单纯的包覆性材料,越来越多的功能希望被引入到人造革开发过程中,例如使人造革能具备一定的透光能力从而可借助于背景光源来改善车内氛围。然而,由于现有三维间隔型织物和海绵一样透光率很低,使得上述希望的场景难以实现,或者只能取消三维间隔型织物或海绵,从而以牺牲弹性、降低触感的方式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透光率的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以实现通过汽车内饰来改善车内氛围的场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高透光率的三维间隔型织物,用作人造革材料的缓冲层,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织物层,还包括连接两个织物层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由连接丝线形成,所述连接丝线包括位于两个所述织物层之间的支撑线部和分别织入两个所述织物层的连接线部,每个所述织物层由织物丝线织成并至少由所述织物丝线形成多个网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丝线和所述连接丝线均为透明或半透明单丝,所述网孔的最大跨度尺寸与所述织物丝线的直径之比为8-32,且所述网孔的尺寸大于10目,所述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70%。优选地,所述织物丝线和所述连接丝线的直径均为0.05至0.15mm。优选地,所述织物丝线和所述连接丝线的透光率均为50%至70%。优选地,所述多个网孔由所述织物丝线和所述连接线部共同形成,所述网孔为多边形孔,所述多边形的各条边中,所述织物丝线和所述连接线部的根数之和不超过7。优选地,所述网孔为四边形孔,其中相邻两条边的织物丝线的根数为1,另两条边的织物丝线的根数不超过3。优选地,所述四边形的边长为0.9至1.1mm。优选地,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1至3mm。优选地,所述织物丝线和所述连接丝线均为未着色丝线。优选地,所述支撑线部呈I型设置。优选地,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与所述支撑线部的直径之比为6至5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人造革,包括贴附在一起的单革和如上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包括如上所述的人造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高透光率的三维间隔型织物中,织物丝线和连接丝线均采用透明或半透明单丝,且网孔的最大跨度尺寸与织物丝线的直径之比为8-32,网孔的尺寸大于10目,如此,既能够保证三维间隔型织物的弹性,又能够提高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透光率,以使其透光率大于或等于70%。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维间隔型织物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三维间隔型织物的织物层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人造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织物层;110、网孔;200、支撑层;210、连接丝线;211、支撑线部;300、织物丝线;10、三维间隔型织物;20、聚合物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专利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申请中所述的透光率(Transmittance)的测试方法为:ASTME1348。基于实现汽车内饰中人造革表面能够透出背景光源的光从而改善车内氛围的需求,本申请期望通过提高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透光率来提供助力。针对现有三维间隔型织物存在的透光性差的问题,若要提高透光率,可以设置尽可能小的网孔密度,以及尽可能大的网孔面积,从而更有利于更多的光通过,但申请人发现,网孔密度过小会严重影响三维间隔型织物的支撑能力和弹性,若要保证三维间隔型织物的支撑能力和弹性,则势必要增加织物丝线的粗度,这样在光源照射下非常容易在人造革表面呈现出网孔的轮廓,影响美观性。另外,在实现透光率提高的同时,还必须要兼顾弹性和支撑能力,以便保持汽车内饰应有的舒适性等要求。基于此,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高透光率的三维间隔型织物,用作人造革材料的缓冲层,既可以是用作人造革的基布以对人造革的其他各层形成支撑使得人造革满足强度要求,又可以是与人造革的基布粘接。该三维间隔型织物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织物层100以及连接两个织物层100的支撑层200,支撑层200由连接丝线210形成,连接丝线210包括位于两个织物层100之间的支撑线部211和分别织入两个织物层100的连接线部(图中未示出),每个织物层100由织物丝线300织成并至少由织物丝线300形成多个网孔110。其中,织物丝线300和连接丝线210均为透明或半透明的单丝,首先,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丝线,例如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这种透明材料制成,优选使得织物丝线300和连接丝线210的透光率达到50%至70%,进而提高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透光性,另外,织物丝线300和连接丝线210均采用单丝,相较于多股丝线拧成一束后再进行编织,采用单丝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高透光性,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在织物表面呈现网孔110的轮廓。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半透明指的是允许光线通过但不一定符合斯奈尔定律,即半透明介质允许光的传输,而透明介质不仅允许光的传输,而且允许图像形成。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对网孔110的最大跨度尺寸与织物丝线300的直径之比进行了限定,其中,该比值过大将难以保证支撑能力和弹性,且在光源的照射下容易在织物表面透出网孔的轮廓,而比值过小则会造成严重挡光,本申请中,网孔110的最大跨度尺寸与织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透光率的三维间隔型织物,用作人造革材料的缓冲层,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织物层,还包括连接两个织物层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由连接丝线形成,所述连接丝线包括位于两个所述织物层之间的支撑线部和分别织入两个所述织物层的连接线部,每个所述织物层由织物丝线织成并至少由所述织物丝线形成多个网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丝线和所述连接丝线均为透明或半透明单丝,所述网孔的最大跨度尺寸与所述织物丝线的直径之比为8-32,且所述网孔的尺寸大于10目,所述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7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透光率的三维间隔型织物,用作人造革材料的缓冲层,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织物层,还包括连接两个织物层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由连接丝线形成,所述连接丝线包括位于两个所述织物层之间的支撑线部和分别织入两个所述织物层的连接线部,每个所述织物层由织物丝线织成并至少由所述织物丝线形成多个网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丝线和所述连接丝线均为透明或半透明单丝,所述网孔的最大跨度尺寸与所述织物丝线的直径之比为8-32,且所述网孔的尺寸大于10目,所述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丝线和所述连接丝线的直径均为0.05至0.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丝线和所述连接丝线的透光率均为50%至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网孔由所述织物丝线和所述连接线部共同形成,所述网孔为多边形孔,所述多边形的各条边中,所述织物丝线和所述连接线部的根数之和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冬青宋伟锋
申请(专利权)人:加通汽车内饰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