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蕨类植物富集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099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风化壳稀土富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蕨类植物富集风化壳稀土元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土壤预处理;2)种植蕨类植物:在风化壳上种植蕨类植物;所述蕨类植物包括乌毛蕨、芒萁、蹄盖蕨、鳞毛蕨、铁角蕨、里白、鳞始蕨、狗脊蕨、乌蕨、扇叶铁线蕨、金毛狗、鳞盖蕨以及双盖蕨的一种或以上;采用不同蕨类植物在风化壳不同结构层上的不同种植方式,利用蕨类植物吸附土壤中的稀土元素,不仅能够实现稀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且在风化壳土壤中种植蕨类植物能够起到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此外,相比于现有的稀土开采技术,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实现稀土污染地生态治理和稀土资源化提供了经济有效的解决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蕨类植物富集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化壳稀土富集的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蕨类植物富集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方法。
技术介绍
稀土元素(rareearthelements,REEs)是镧系包括钪、钇在内的17个元素的统称,可分为轻稀土、中稀土和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特殊的光、电、磁等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和轻工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工业价值,被称为“工业味精”。因此,对于矿产稀土的开采是资源利用的非常关键的一步。稀土矿产资源中,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我国最早(20世纪60年代末)发现的一类独特而又普遍存在的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七省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最为重要的特点是主要以水合离子态吸附于黏土矿物中,该类矿床主要产于各种类型的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的开采方法经历池浸、堆浸和原地浸出工艺,目前主流的开采方法为原地浸出工艺。原地浸出工艺的具体做法是直接在矿山顶打孔,使用硫酸铵、氯化铵等铵盐或者其它盐溶液作为浸取液注入矿山,来浸取交换离子态稀土,山脚挖出接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蕨类植物富集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土壤预处理;/n2)种植蕨类植物:在风化壳上种植蕨类植物;/n所述蕨类植物包括乌毛蕨、芒萁、蹄盖蕨、鳞毛蕨、铁角蕨、里白、鳞始蕨、狗脊蕨、乌蕨、扇叶铁线蕨、金毛狗、鳞盖蕨以及双盖蕨的一种或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蕨类植物富集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土壤预处理;
2)种植蕨类植物:在风化壳上种植蕨类植物;
所述蕨类植物包括乌毛蕨、芒萁、蹄盖蕨、鳞毛蕨、铁角蕨、里白、鳞始蕨、狗脊蕨、乌蕨、扇叶铁线蕨、金毛狗、鳞盖蕨以及双盖蕨的一种或以上。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蕨类植物富集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风化壳的垂直方向可分为表土层、全风化层和半风化层。


3.由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蕨类植物富集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表土层种植乌毛蕨、双盖蕨、鳞盖蕨、乌蕨、扇叶铁线蕨的一种或以上,种植密度为1~50棵/m2。


4.由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蕨类植物富集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全风化层种植乌毛蕨、芒萁、蹄盖蕨、鳞毛蕨、铁角蕨、里白、鳞始蕨、狗脊蕨的一种或以上,种植密度为1~60棵/m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园园王高锋朱建喜何宏平孙铭琦陈情泽邢介奇梁晓亮马灵涯魏景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